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社会资本技术扩散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
李志青 著
定价:
15.00元
页数:
252页
ISBN:
ISBN7-309-04780-X/F.1071
字数:
198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5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 言
      
       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对于各国而言,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自然资源消耗水平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吸收具有低消耗生产技术的能力。因为,只有当采取那些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服务要求较低的新技术来取代自然资源密集型的旧技术成为可能时,经济结构的转换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同时那些旨在消除自然资源市场价格扭曲现象进而保护环境的政策才有可能、或者更有可能真正的发挥作用。
       因此,具备低消耗、高产出特性的新技术的扩散将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上扮演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主要的可持续增长宏观模型尽管已经认识到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却都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一方面,大多数模型都是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的给定因素进行处理;另一方面,那些试图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研究却又往往将技术扩散过程排除在外。而就最近的一些技术扩散模型而言,它们更多将重点放在技术扩散的供给过程上,也就是“干中学”和不确定性水平(成本收益的不确定性)的降低上,却很少关注技术扩散的需求过程,特别是忽略了在需求过程中,技术的潜在应用者通过社会互动获取的信息数量和质量对技术扩散的作用。而经验研究已经表明在发展中国家,解释新技术采用概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潜在采用者社会网络的规模(Boahene et al .,1999),这一研究意味着嵌入于社会互动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促使新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扩散的根本性动力,同时也是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因而,体现为“决定社会互动过程的社会网络、规范和制度”的社会资本和技术扩散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人力资本、生产资本和自然资本相协调的过程,而且更是技术扩散内生化的动态变化过程,在此,它还间接地受到经济个体间互动关系的影响。本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强调社会资本因素的技术扩散内生化的可持续增长模型,并提出了影响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框架。
       受到社会资本影响的技术扩散过程对可持续发展有着内生性的决定作用,本书在此观点基础上逐章展开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
       (1) 社会资本自身的决定机制;
       (2) 社会资本对于技术扩散的影响机制;
       (3) 技术扩散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
       第一篇总论包括两个部分: 引言部分对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意义以及全书的结构安排做出简单介绍,第二章开始讨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测度和决定因素,以从中引出技术扩散的因素;第二篇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由三个部分构成: 分别为第三章引入社会资本,对社会资本进行理论综述和解释,让读者可以对这个概念进行全面地了解,从而为理解它与技术扩散之间的关系做准备。第四章是对传统的行为选择理论进行互动化的改造,为处于互动环境中的技术选择行为及其扩散提供初步的理论模型。第五章则对第三章的功能性延续,讨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中指出社会资本与微宏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第三篇社会资本、技术扩散与可持续发展包含三章内容: 分别为第六章展开对技术扩散决定机制的研究,创新性的将社会资本应用于技术扩散过程的分析,并进一步地分析了几种互动模型对于技术扩散的影响。第七章构建受到社会资本影响的技术扩散内生化的可持续增长模型,其中的重点在于技术选择过程的分析上。第八章是在第七章的宏观经济模型基础上提出应用性的政策分析框架,指出在外部性的作用下,我们需要进行技术激励。
      
       李志青
       2005年4月于复旦
      

作者简介

书摘


       目 录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基本分析框架
       1.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方法
       1.2.2 具体概念的界定
       1.2.3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1.3.1 本书的体系结构
       1.3.2 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 定义、测度和决定因素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实现条件
       2.2.1 可持续发展: 涵义之争
       2.2.2 可持续性的衡量标准: 测度指标
       2.2.3 忽略的问题
      
       第三节 总财富的计量
       2.3.1 世界总生产函数
       2.3.2 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计量
       2.3.3 自然资本的计量
       2.3.4 绿色国民经济账户
      
       第四节 自然资本消耗率的决定因素
       2.4.1 库茨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本损耗率
       2.4.2 生产技术、社会资本和消耗率
      
       第五节 结论
      
       第二篇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
      
       第三章 社会资本: 理论的综述和解释
      
       第一节 引言
       3.1.1 社会资本——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的学术潮流
       3.1.2 社会资本发展观——根植于个体互动关系的社会经济发展
       3.1.3 社会资本与中国发展研究
       3.1.4 并不陌生的社会资本:“诚信”中国
       3.1.5 社会资本研究的反思
       3.1.6 本章结构
      
       第二节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
       3.2.1 社会资本概念的始作俑者: 莱达·汉尼芬
       3.2.2 现代意义的扩展: 雅各布斯、布迪厄和卢里
       3.2.3 社会资本概念的当代规范: 科尔曼、普特南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3.3.1 社会资本: 争鸣的范式
       3.3.2 不同学科对于社会资本概念的解释
       3.3.3 社会资本: 本书的概念界定
      
       第四节 社会资本的理论渊源
       3.4.1 早期思想渊源
       3.4.2 社会学渊源
       3.4.3 经济学渊源
      
       第五节 社会资本: 经济个体的网络化互动
      
       第六节 社会资本的测度
       3.6.1 社会资本测度方法的回顾
       3.6.2 社会调查的主题
       3.6.3 社会资本测度的总体框架
      
       第七节 结论
      
       第四章 行为选择的互动分析——一种将社会互动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方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互动分析的理论框架
       4.2.1 对经济学个体主义研究传统的质疑
       4.2.2 互动分析的逻辑基础
       4.2.3 互动分析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互动分析的二元选择模型
       4.3.1 二元选择的互动化
       4.3.2 模型基本假设
       4.3.3 二元选择的概率分布
       4.3.4 最优二元选择
      
       第四节 对均衡条件的进一步讨论
       4.4.1 不同条件下的均衡解
       4.4.2 初步的结论
      
       第五节 行为选择的深入分析: 互动条件下的行为扩散——以行为的空间扩散为例
       4.5.1 空间互动的基本含义
       4.5.2 空间互动均衡的实现
       4.5.3 讨论空间互动均衡实现形式的意义
      
       第六节 结论
       数学附录
       附录A 从 εi的二重指数分布推导 ε1-ε2 的逻辑分布
       附录B 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的求解
      
       第五章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社会资本与经济产出: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5.2.1 文献回顾
       5.2.2 社会资本与市场失灵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与微观经济发展
       5.3.1 社会资本提高企业和组织的生产效率
       5.3.2 社会资本有利于工作机会的寻找
       5.3.3 社会资本有利于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
      
       第四节 社会资本与宏观经济发展
       5.4.1 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 不同观点
       5.4.2 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 经验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篇 社会资本、技术扩散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互动、社会资本和技术扩散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技术扩散过程
       6.2.1 传染模型
       6.2.2 概率模型
       6.2.3 演进模型
       6.2.4 社会互动方法
      
       第三节 社会资本和技术扩散
       6.3.1 社会资本和技术扩散: 加纳杂交可可豆的例子
       6.3.2 本书研究中的社会资本
      
       第四节 互动分析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6.4.1 潜在博弈、吉伯斯态和社会效率
       6.4.2 多重均衡与网络关系强度
       6.4.3 非遍历增长
      
       第五节 网络类型和技术扩散
       6.5.1 模型的基本假定条件
       6.5.2 社会溢出与最优选择
       6.5.3 统计过程与最优选择
      
       第六节 结论
      
       第七章 技术扩散、增长和环境的一个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技术变迁的应用模型
       7.2.1 两种模型传统
       7.2.2 近期的研究
      
       第三节 异质性互动个体的新技术扩散模型
       7.3.1 技术选择
       7.3.2 社会互动与合作
       7.3.3 社会互动和知识溢出
       7.3.4 对经济变动的预期
       7.3.5 技术扩散模型的结论
      
       第四节 宏观经济模型
       7.4.1 基本等式
       7.4.2 生产和自然资本的变化
       7.4.3 工资的变化
       7.4.4 化石类燃料的变化
       7.4.5 新技术采用成本的变化
       7.4.6 政策变量和总储蓄
      
       第五节 结论
      
       第八章 技术扩散内生化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框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促进可持续增长: 一个跨期最优化问题
       8.2.1 跨期最优化的公式表达
       8.2.2 跨期最优化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三节 如何跨期消费自然资源
       8.3.1 对自然资源最优消耗率的讨论
       8.3.2 技术与自然资源的消耗
      
       第四节 环境政策
       8.4.1 利用市场的政策
       8.4.2 创造市场的政策
       8.4.3 环境管制
       8.4.4 信息和公共参与
      
       第五节 新技术的扩散
       8.5.1 影响发明和创新的政策
       8.5.2 技术扩散政策
      
       第六节 投资于人力和生产资本: 财政和金融政策的作用
       8.6.1 储蓄的转移和变动
       8.6.2 一个模拟分析
       8.6.3 宏观政策反思
      
       第七节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