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中国图书发行史
作者:
高信成 著
定价:
45.00元
页数:
452页
ISBN:
ISBN7-309-04792-3/K.169
字数:
413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5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作为新闻出版专业的基础教材,本书以浓缩的笔墨对中国图书的出版发行史略做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和描述。全书共分三编,自西汉初年到新中国成立,跨时两干余载,逐一记述各个时期各类书肆、书坊、书店的发生、发展、繁荣、衰落的境况,并具体介绍了相关出版物在发行方法和发行网点上的特点及其效果,从而揭示出不同历史时期图书发行工作的地位、功能和规律。本书内容翔实,材料丰富,文字浅易,较适合全国中等、高等院校出版专业的教学所需,亦可供广大从事图书出版与发行工作的从业人员们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高信成,大学毕业,原上海新华书店职工中专副校长、上海新华书店发行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新闻出版署中专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从事书店工作三十八年,1990年退休。先后发表了《关于图书事业发行史的研究》、《商务印书馆发行队伍培训之回顾》、《我国宋代的图书发行事业》、《中国图书发行宣传的产生与发展》等论文、专著若干种。

书摘


       目录
      
       绪论关于中国图书发行史的一些思考 姚福申
      
       第一编 中国古代图书发行史
      
       概述
      
       第一章 两汉时期的图书发行
       第一节 早期的书籍传播和流通
       第二节 书肆的诞生
       第三节 东汉时期的图书发行
       第四节 图书发行产生于汉代的历史原因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书发行业
       第一节 纸书的出现
       第二节 抄书的风行与佣书业的发展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书发行业
      
       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图书发行业
       第一节 抄本书的盛行
       第二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唐代的图书发行业
       第三节 五代时官府、私人刻售书籍的出现
      
       第四章 宋代的图书发行业
       第一节 官营图书发行业的发展
       第二节 坊肆售书业的新发展
       第三节 宋代书籍的盛销北方、海外
       第四节 辽金西夏的图书发行业
       第五节 宋代图书发行业兴盛的原因
      
       第五章 元代的图书发行业
       第一节 官府刻印书籍颇具规模
       第二节 书坊营业相当繁荣
       第三节 印刷技术上的突出成就
      
       第六章 明代的图书发行业
       第一节 官刻之风极盛
       第二节 书坊数量激增
       第三节 图书贩运业的兴盛
       第四节 书坊销售形式众多
       第五节 出版发行出现专业分工
       第六节 明代图书发行业繁荣的原因
      
       第七章 清代的图书发行业
       第一节 官府刻印书籍空前盛行
       第二节 书肆业的繁荣
       第三节 书坊街和书摊区
       第四节 民营书坊发行方法的新改进
       第五节 租书业的兴起
       第六节 清代的书禁
      
       第二编 中国近代图书发行史
      
       概述
      
       第一章 太平天国革命书籍的宣传
       第一节 太平天国刊行革命书籍经过
       第二节 太平天国印书的流通去向
       第三节 重视书籍印行工作的历史经验
      
       第二章 清末封建官营书局的图书发行工作
       第一节 各省官书局的建立与发展概况
       第二节 官书局的发行工作
       第三节 官书局的历史作用
      
       第三章 近代外国在华出版机构的发行工作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出版机构发行工作简况
       第二节 基督教传教士在华推销《圣经》的活动
       第三节 近代外资出版机构发行工作的历史功过
      
       第四章 维新派的图书宣传活动
       第一节 维新派的宣传组织活动
       第二节 维新派创办的书局
       第三节 维新运动后中国出版发行业的新面貌
      
       第五章 辛亥革命派的图书宣传活动
       第一节 辛亥革命派图书宣传活动概况
       第二节 清政府对革命书刊宣传的镇压
       第三节 辛亥革命图书宣传的历史经验
      
       第六章 近代中国民营书业的发行工作
       第一节 近代前期民营书业的发行工作
       第二节 近代后期民营书业的发行工作
       第三节 近代中国民营图书发行业的特点
      
       第三编 中国现代图书发行史
      
       概述
      
       第一章 五四运动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图书发行业(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出版发行业的兴起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夕的革命书店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革命书店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图书发行业
       第四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出版发行活动
       第五节 专制统治下的图书查禁与反查禁斗争
      
       第二章 五四运动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图书发行业(下)
       ——国民党政府官营书业的建立与民营图书发行业的发展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官营出版发行机构的建立
       第二节 中小型民营书店大批涌现
       第三节 大型综合性新书店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节 民营图书发行业的特点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图书发行业
       第一节 官营和民营的图书发行业
       第二节 生活、读书、新知书店
       第三节 国民党的文化统治及出版界的反迫害斗争
       第四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图书发行业
       第五节 日伪占领区图书发行战线的斗争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书发行业
       第一节 新华书店在斗争中成长
       第二节 生活、读书、新知三书店在国统区的艰苦斗争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民营图书发行业
       第四节 反迫害斗争与国民党官办书店的没落
       第五节 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的召开
      
       后记
      
      

书评       

廿年心血铸今朝——写在《中国图书发行史》出版之际

宋文涛

       这是我从职编辑以来感触颇深的一本书。较之其他手编之作,它可能不是最杰出的,可有关它的“身世”——亦即它的由来及其作者的故事,在我看来,却毋宁是最为动人的,因为在它身上,倾注着一位恂恂长者二十余年来的切切之念,凝结了他近乎半生的心血。作为责任编辑,将这部《中国图书发行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背后的故事介绍给读者——或许是基于一种“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的文化习惯,然在聆听了这个尚不完整的故事后,又有谁不对这位笃志不辍的老人肃然起敬呢?
       作者高信成先生于1990年退休以前,一直从事书店工作,前后累计三十八年。三十八年中,其大部时间又是在上海市店机关度过,主要是进行职工培训与教育,从五十年代的业余学校干事到教导主任,再到后来的上海新华书店发行学校副校长、职工中专副校长,高信成在书店教育的工作岗位上勤恳耕耘了三十年。另有八年,他先后参加了区店的各项业务工作,身历足涉,遍及图书发行各个环节。业务实践加深了他对书店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更为其日后的编撰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大约在1975年8月,上海新华书店的老干部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内容是关于解放区革命书店工作的,高信成也应邀参加,并对会谈发言作了详细记录。这次座谈大概对他的影响很大,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此与店史“结了缘”,自那以后,高信成便开始留心收集新华书店的店史资料,无论是原始文献还是转引材料,每逢辄收。1987年,他为新成立不久的上海新华书店职工中专学校八六级学生开设图书发行史一门课,因是时尚无相应教材,教学的契机促使着他在授课的同时,一面着手编写讲义,至此,十余年来收集的资料遂派上用场而方显其功。
       从该书后记不难看到,为写好这本书,作者曾数易其稿,修改五度,前后约略二十载。据作者自己所述,他的第一个本子是在“边讲课,边收集资料,从无到有,半年内赶写出来的,共六万字”。因不甚满意,“后来又作过两次修改,成为三稿,共十七万字,从两汉写到新中国成立”,面貌已见完整,原计划送至总店,作为新华书店系统各校的统编教材使用,后因内容框架与总店要求不合(总店要求写至十一届三中全会)而只得临时撤回。退休之后,高信成本拟进一步修订三稿,却因受聘参编《黄浦区志》《上海市出版志》而其志未遂,直至1998年冬,他始得辞去市出版局、区方志办的延聘而重新整理此稿。四稿修改幅度较大,篇幅足足逾出三稿一倍,计三十五万余字,历时五年。2004年夏,在获悉复旦大学出版社决计出版此书后,欣喜之余的他抱病最后一次对书稿进行了全面的删润修订,并于当年年底杀青。
       从一稿到五稿,作者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据其家人介绍,为筹备此书,高信成将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搜集资料上,常常为之废寝忘食,不俟终日。退休以后,在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极度不好的情形下,他依旧像年轻人一样跑图书馆,查资料,作卡片。尤其在改定四稿期间,高信成更是整个身心沉浸其中,他往往在图书馆一呆一整天,饿了就靠随身带的两个馒头充饥,有时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这些从古籍、旧书、当时报刊等一线数据库斩获的一手资料大大丰富了高信成的文献量,拓展了他的研究视野,同时也不断点燃起他对于中国图书发行事业的激情和热望。就在潜心写作《发行史》的同时,他先后发表了一批相关论文,意在就写作中遇到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出见解,寻求商榷,如《关于中国图书事业发行史的研究》《我国宋代的图书发行事业》《商务印书馆发行队伍培训之回顾》等,即是对《中国图书发行史》所欲研究的对象、目的、分期、性质、规律和方法,结合具体史料而进行的理论撮述和个案分析。在廓清旧疑的基础上,他再重行剪裁提炼,将新成果如实反映到书稿中。
       这部《中国图书发行史》本意是作为中专教材而编写的,然从现有的规模和内容看,其水准已远远越出原来的预期,而得以跻身大学教材和个人著述之林。晚年的写作对高信成来说,不啻是一桩充满寄托和追思的名山事业。如今,这桩事业已名至实归,这部厚重的著作见证了老人一生用力的意义所在,它最终指向一种精神的超越。至于本书的胜处,且不说它贯古通今,体大虑周,单以其宏富翔实的资料言,以后有研究中国图书发行史者,恐怕未必能绕开此书而不以之为资鉴的。这些朴素扎实的文字和数据,常常使我们想起一位清癯的老人在图书馆,在浩如烟海的旧书故刊中爬梳资料的情景。如果说史料是史著的生命,那么,对这部以史料见长的《发行史》而言,倾注在史料中的则是作者的生命。这让我想起了陈寅恪先生,在他的史学论著中,我们往往能透过史料和文字感受到作者灌注于其中的强大的生命力。诚然,这二者间应有所分别,前者指搜集材料之功,后者是就驾驭材料而言,然在精神上他们却有着某种暗合,即都是一种心力的强大投注和生命的巨大付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中国图书发行史》和陈寅恪的众多名作一样,是一部令人尊敬的著作。
       我和高信成先生只见过三回面,两次是在他家里。高先生的家坐落在福州路上,较之比邻而接的繁华街市,高家格外显得素朴宁静。高先生的哲嗣高烽和高先生一样,也是一个煦煦而温的读书人,喜聚书,好谈学问,记得我们谈天的那个客厅,四壁惟摆放书橱,橱内藏书甚富,容有两三万册,多按门类学科分列,可谓其书满家。相形之下,其他布设反见寥落。可以想见,这个与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家庭,读书、著书、藏书大抵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罢。如果说中国图书的发展历程是一条河,千百年来,这条河所以能绵延不绝,历千祀而不涸,那么在我看来,重要一点即是因其间有不少像高信成、高烽这样普通而澹定的读书之人在,因了他们的虔敬和弘毅,中国书业方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的辉光。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日期:2006.01.06 版次:7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