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
作者:
朱荫贵 戴鞍钢 主编
定价:
38.00元
页数:
740页
ISBN:
7-309-04999-3/K.186
字数:
665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6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和筹备,论文集《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促使这本论文集诞生的动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2005年是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为庆祝和纪念这所名校的百年诞辰,作为历史系来说,从历史的角度,汇聚能够反映当今最新学术动态的研究成果作为纪念品,应该是最好的纪念方式之一。这个出发点,是这本论文集得以筹备和问世的主要原因。
       其次,百年名校伴随着百年风雨。而构成这百年风雨的舞台,则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因此,从社会经济变迁的角度,将多层次、多角度、广视野、大范围对近代中国不同侧面和层次进行专题探讨的学术成果汇聚一册,使我们更清楚这所百年名校在百年历史中,经历了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环境,在什么样的舞台上作出自己的世纪演出,其中的意义,自是不言而喻。也因此,当我们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的时候,同样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响应和支持,也才有了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论文集。
       本论文集共有论文29篇和会议综述1篇。按内容大致分为七大类,即近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近代中国工业研究、近代上海研究、现代化研究、抗战时期后方经济研究、中外经济比较研究和会议综述。
       总体言之,收集在这本集子中的文章,大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范围广。这里说的范围广,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论文作者的来源广。响应并支持汇编这本论文集的作者,包括日本、澳大利亚、美国、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学者,且都是近年来活跃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第一线的学者。二是论文的选题广。这从内容分为七大类包括多种领域和专题中可以得到反映。
       二、 收集在这本论文集中的论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涉及的研究和领域许多是以往很少关注甚至被忽视的课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有多种。但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这本论文集中,出现了不少新的选题的研究,典型的如《20世纪的中国化学工业——永利化工、天原电化及其时代》、《20世纪初的东亚市场和中国制糖业》、《中国城市的公共生活与节日庆典——清末民初成都的街道、邻里和社区自治》、《兴亚院与战时日本的中国调查》等,都是学术界过去很少关注甚至是无人研究的领域。
       三、 汇聚在这本论文集中的论文,都是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都是尚未发表过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论文集的问世,某种程度上是当前社会经济领域中研究成果的最新反映。
       以上所举,仅是这本论文集的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作为编者,我们在衷心感谢各位作者对纪念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活动大力支持的同时,也完全相信,这本论文集的问世,必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者谨识
      
      

作者简介


       朱荫贵,1982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2003年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轮船航运史、股份制企业史、金融证券史等。
      
       戴鞍钢,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后留系任教,后在职攻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
      

书摘


       目录
      
       前言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
      
       制度与增长:近代上海与江浙地区工业化的数量及历史验证 〔日〕马德斌著 袁为鹏译
       附属与自主之间:日本殖民时期台商的台日经贸活动 林满红
       兴亚院与战时日本的中国调查 〔日〕久保亨著 张美珍译
       论浙江士绅与浙路废约 易惠莉
       日本对华投资的区位研究(1894—1931年) 赵 津 卢 娜
       中国经济萧条与日本(1930 —1935年) 李宇平
       近代辽宁的城镇发展模式与特征 张利民
       试论1950年代大陆土地改革中的政府作用 武 力
       再论国民政府1935年的币制改革 〔日〕城山智子
       近代中山地区移民与家乡建设 〔澳〕黎志刚
       中国城市的公共生活与节日庆典——清末民初成都的街道、邻里和社区自治 〔美〕王 笛
      
       【近代中国工业研究】
      
       战前中国东北的钢铁业 陈慈玉
       20世纪的中国化学工业——永利化工、天原电化及其时代 〔日〕田岛俊雄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白银时代”的组织调整 陈争平
       中国近代国有或政府控制企业的产权和治理结构 杜恂诚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厂法》的颁行及其社会反响 张忠民
       中国近代企业“股本社会化”的推行——对天津东亚毛呢纺织公司的个案考察 宋美云
       20世纪初的东亚市场和中国制糖业 〔韩〕姜 亚
      
       【近代上海研究】
      
       民国时期上海市民文化素质论略——以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中心 樊卫国
       专业与政治:上海会计师公会与国民政府的互动(1927—1931年) 林美莉
       论近代上海城市的创新机制 李一翔
       迈进新式银行业——1930年代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分行网络形成初论 李培德
       移民社会与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的近代化(1908—1937年) 陈文彬
      
       【现代化研究】
      
       中国本土式现代化道路研究 林 刚
       近代中国工业化初期的三股推力——基于近代缫丝工业的考察 王 翔
       近代新式交通运输业与中国的现代化——以铁路轮船为中心的考察 朱荫贵
      
       【抗战时期后方经济研究】
      
       抗战时期后方的金融、财政及其投资 虞和平
       抗战时期中国西部工业的转机和困顿 戴鞍钢
      
       【中外经济比较研究】
      
       消费需求变动与近代日本经济增长 张东刚
      
       【会议综述】
      
       追踪学科热点,拓展研究领域,在创新中推进企业史研究的发展——“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企业发展”研讨会综述 陆兴龙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