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
作者:
杨击 著
定价:
15.00元
页数:
206页
ISBN:
7-309-05082-7/G.649
字数:
186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6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把英国传播理论放到英国思想文化传统的源流中进行考察,以英国文化研究(Britishcultural studies)作为枢纽,从文化观念、批判方向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入手,剖析了当代英国传播研究特有的理论面貌和书写风格的前因后果,并对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詹姆斯·库兰、格雷厄姆·莫多克、约翰·费斯克,伊恩·昂、丹尼斯·麦奎尔、格里格·费罗、大卫·莫利等十数位对英国传播理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及其研究做了详略不等的评述。
       本书试图在理论梳理的过程中把握历史、理论和政治之间的紧张度,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亦不乏阅读兴味。

作者简介


       杨击,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传播学评论》副主编,《新闻大学》责任编辑。
       主要学术兴趣:媒介与文化研究(Media&Cultural Studies)。
       主要关注界面:媒介体制、新闻话语、电影电视叙事等。
       译有《大众媒介与社会》 (Mass Mediaand Societ,第三版,华夏出版社),撰有《理解霍尔》、《雷蒙·威廉斯与英国文化研究》等论文。
      

书摘


       序一
      
       张国良
      
       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经过20多年的辛勤建设,中国的传播学科已初具规模,成绩斐然。
       杨击博士的这部专著(也是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问世,恰好折射出几个侧面,可以印证上述事实:
       一、从研究取向看,我们不再过于向美国的经验学派倾斜,而渐趋平衡,对美国以外的区域和流派,特别是以欧洲为代表的批判学派,也给予了应有的重视。
       二、从研究水准看,往昔常见的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介绍或译述文字,目前正越来越多地被较为系统、深入的论著所代替。
       三、从研究队伍看,学历层次迅速提升,与此相关联,年龄构成则下降了,事实上,中青年的硕士、博士,已占多数。同样可喜的是,这批新生力量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较为多样,适应了深化、优化研究的需要——仅以杨击为例,他的本科、硕士教育就分别来自新闻、文化专业,并从事了多年的电视编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媒介实践经验。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中国的传播学界正在稳步地走向世界、走向前沿、走向成熟。
       关于这部书稿本身的内容及其价值,理应由各位读者评判,我就不“越俎代庖”了,在此仅发表几点个人的感想,以供参考。其一,英国先哲的思想,在人类智慧宝库中的地位历来显赫,无可撼动。就传播领域而言,从密尔顿、洛克、密尔,到威廉斯、霍尔、麦奎尔,可谓源远流长、群星璀璨,但我们对这一宝贵资源的理解和使用,仍远称不上充分,在此意义上,杨击的劳作可说是一个良好开端;其二,英国传媒——以路透社、《泰晤士报》、BBC等为代表的实践,也富有特色,尚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包括其在世界中的位置究竟如何?其与传播思想的互动关系究竟如何?其三,英国的“他山之石”,对于当前中国的传播学和传播业的意义究竟何在?显然,此类课题更切近现实,因而更可能引起学界和业界乃至政界的共同兴趣。
       总之,我期待并相信,杨击博士和更多的同人,将合力把相关研究持续开展下去,不断为中国的传播学术殿堂增光添彩。
      
       2004年12月27日于沪上明珠苑
      
      
       序二
      
       黄旦
      
       记得到上海滩后参加的第一场博士论文答辩,其答辩者中就有杨击。所以,他现在要出版的这本书——当时的博士论文,我早就先睹为快。
       平心而论,英国的大众传播理论研究,绝不是一件轻松活。看起来这只是一种梳理,可是要知人论世,通过自己的理解,把千头万绪的资料一一归并指画,既显示其内在理路,又需展示原貌而不致曲解走形,谈何容易。更不必说这方面的资料以及研究,国内本来就很稀少。英国的传播理论交杂于其文化研究中,如果我没记错,国内对于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视和比较有影响的介绍,大致是在2000年之后,杨击动手研究的时间当与之同步甚至更早一点,由此不仅可资借鉴利用的东西很少,甚至基本是从最基础做起,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做论文期间,杨击专门去英国呆了4个月,耗费大量时间和心血收集并研读资料。正是有了这样的努力和艰辛,才有了这本书的质量保证。在物欲横流、学界时有躁动不安的今天,能有此种静心坚持的毅力,实在不易,尤其是作为一个年轻学人。该书结构并不复杂。第一部分从英国的文化研究传统入手,于宏观层面展现社会与媒介张力中的英国传播理论,揭示其内在独特的社会认识、基本前提和根本立场。第二部分则在媒介生产、文本和受众三者的关系架构中,集中考察几个主要的研究及其理论观点。这样的理路是否最合适,已超出了我的评判能力,想必读者自有眼光。我在此想说的是,在没有任何现成参照的情况下,杨击能够按照自己对英国大众传播理论的理解,并按其精神逻辑较清晰地一一展开,就足以显示他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基础。迄今为止,中国所谓的传播学,从研究视野到理论武器,基本上搬自美国的大众传播研究,大致就是拉斯威尔所创,经施拉姆体系化了的“5W”框架内的东西。稍微瞄一下目前诸种名目不一、内里大同小异的教材,对此就有深刻印象。的确,我国的传播学者们对法兰克福学派也是早有耳闻,可说来惭愧,不必说有分量的研究,哪怕是一个较为深入和完整的介绍,也是难得一见,倒是其他学科的学者,比如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为我们提供了众多不可缺少的知识和材料。至于英国的文化研究和传播思想,所知之少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武断点说,中国大部分传播学者能说出点一二的,恐怕也就是费斯克。这里绝对没有任何轻蔑之意,只是对现状的一个如实描述。其实,这种知识和研究的浅薄,也包括我本人在内。正是因此,我对杨击这本书的出版,更是感到由衷的高兴,并且相信它对于弥补我们的不足,乃至开阔原有的知识和眼界,都会起到应有的作用。似乎是与在西北工作过有关,杨击的书也比较大气,
       但若严格要求,细密就略嫌不够,尤其是治学中必不可少的那种细品慢嚼、沉吟思索。比如他在该书的导言中说,至今没有一套现成的英国式传播理论可供我们观照、阐释,所以其切入点只能是英国文化的思想传统,这当然是完全正确的。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很想知道他自己分析叙述的逻辑起点,而不只是给我们一个较为笼统的所谓英国传播理论的总体特征,即“对媒介厕身其中的社会应该如何总是有一种不安的考量”。否则,全书的思路也许会更顺畅,展开的脉络可能更清晰,分析的深度说不定也因此而大大加强。
       杨击对于理论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不喜欢做“快枪手”。虽然慢工之下未必就是细活,但以慢工为前提,就有出“细活”的可能。我不怀疑他的学术潜力,欠的只是火候。如果他能一如既往、全神贯注地按照自己的路子努力走下去,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奉献出更为精雕细刻之作,相信应该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2004年12月于上海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文化观念的嬗变展开了英国传统的传播理念
       第一节 雷蒙·威廉斯对文化-文明传统的解读
       第二节 用利维斯的方法反对利维斯主义
       第三节 雷蒙·威廉斯对英国文化研究和传播理论的贡献
      
       第二章 批判方向的转变发展了英国的媒介文化批评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遗产
       第二节 从审美到政治:当代批判理论转向的唯一契机
      
       第三章 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开创了新的传播研究范式
       第一节 霍尔对美国实证主义传播理论的批判
       第二节 霍尔的媒介功能观:意识形态的角斗场
       第三节 英国文化研究对传播理论的贡献
      
       第二部分
      
       第四章 媒介生产
       第一节 从“出版自由”到“公共事业广播”理念
       一、对出版自由的反思与再评估
       二、对争取出版自由历史的替代性解读
       三、公共事业广播(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第二节 文化工业:媒介生产的制度分析
       一、媒介工业的基本特征
       二、媒介工业体制私有化的后果
       三、对重建公共事业传播体制的展望
      
       第五章 媒介文本(有意义的话语)
       第一节 内容分析方法的不足
       第二节 电台广播的符号特征
       第三节 电视符码的形态特征
       第四节 意识形态的工作机制:以英国媒介中的种族主义为例
      
       第六章 接受分析
       第一节 从“效果”到“使用”:早期英国传播理论中的接受分析
       第二节 莫利的受众研究:从实验室到家庭
       第三节 伊恩·昂的《观看〈达拉斯〉》:在快乐中解读
       第四节 约翰·费斯克:两种经济与符号民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