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科海沉浮指南
作者:
P.J.费贝尔曼 著
定价:
10.00元
页数:
122页
ISBN:
7-309-05084-3/G.650
字数:
65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6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不论你的研究生教育、智力和技术才能如何,你的科研职业还不能令人放心。永久性的职位是不多的,而正规的研究生教育很少讲科学生存技巧,这方面好的咨询师又很难找到。这本独特的书讲解了你达到一个完善的长期研究生涯之前,所要面对的事情。本书集中在重要的生存技巧上,提出了把你自己打造成一名科学家的理性方法。它就这样一些方面提供了可靠的忠告:选择论文或博士后导师;在科研实验室、政府实验室和工业研究所之间挑选研究职位;为聘用面试做准备;确定研究项目,等等。此书帮助你做效果很好的口头报告,使人对你的刊物论文发生兴趣,使你申请经费获得成功。每一位站在科学职业门槛上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作者简介


       P. J. 费贝尔曼 固体物理学家。1967年获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博士学位。先后在法国萨克莱国家原子核研究中心和美国伊利诺大学厄尔巴那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其后有三年时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任物理学助理教授。1974年后在桑地亚国家实验室,成为技术部门的杰出成员。1989年荣获美国物理学会为表面科学的杰出研究人员设立的戴维逊-革末尔奖。
      

书摘


       中文版前言
      
       2005年12月,我的同事得到一本美国出版的薄薄的小书《A Ph.D. is not enough!》。他让我看看是否值得翻译成中文出版。他告诉我,有许多在美国的博士生和博士后说,如果他们早一点看到这本书,很多事情就会照它去做了。
       这本书并不厚,很快就能看完。它写得实在,言辞诙谐,读来轻松有趣。正如我的朋友所言,这本书对于那些志在从事学术研究的青年人来说,的确是会有吸引力的。
       本书作者是一位美国教授,它所阐述的情况当然主要针对的是美国的教育和职业体制,和我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另外,作者的观点中还掺杂着一些功利主义的成分,这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很难免的,但对科学的纯洁性会带来负面影响。不过书中关于如何选择课题、选择导师、撰写学术论文、准备学术报告、申请研究基金等等的叙说,对于初涉科学领域的年轻学者确实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为此我们请复旦大学物理系钱佑华教授将它译成中文,除了内容忠于原著外,在语言上也尽可能保持原书幽默风趣的格调。希望这本书的翻译出版能给正在和准备攻读研究生的青年学子以启迪,帮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和事业旅途上走得更好。相信这本书对于许多年轻的研究生导师们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复旦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迅
       2006年3月
      
      
      
       目录
      
      
       序 这本书是讲什么的
      
       致谢
      
       第1章 你在这幅画中看到自己吗?
       一组非故事性的短文,展示年轻科学家在自己的研究生涯中过着不必要的苦恼生活,或在打造自己时遭遇挫折的一些情形。
       科学家是干什么的?——技术取向还是课题取向?
       时间就是一切
       了解你自己:一个甜蜜的职位会变酸
       博士技师
       同室操戈
       取悦父母:究竟为谁而活?
       找一个咨询师
      
       第2章 重要抉择:论文导师和博士后岗位
       要考虑什么:年轻导师与资深导师孰佳,超级明星抑或熟练短工,小型研究组与“科研工厂”的比较,了解和关注你做博士后的利益。
       一位杰出科学家做论文导师
       博士后职位的挑选
      
       第3章 做学术报告
       做有准备的报告,使人们想聘用和留用你,也使你所展示的信息易于吸收
       科学家充当演出主持人
       前言
       讲坛技巧
       不要试图考验他们的耐性
       技术方面
       小结
       补充读物
      
       第4章 写论文:要么发表要么完蛋
       撰写好的论文为什么重要,什么时候写,怎样把读者吸引住,如何使你的成果吸引眼球。
       时机掌握
       撰写无可挑剔的论文
       活泼流畅的论文
       论文评审人
       补充读物
      
       第5章 从初出茅庐到终身职位:选择职业道路
       科研院所、工业和政府实验室就业优点的实事求是的比较。
       学术职位的得与失
       工业与政府研究岗位
       钱
       补充读物
      
       第6章 应聘面试
       在你求职面试之旅中会遇到什么,哪些问题应作好回答的准备。
       浅尝辄止者戒
       用人单位的观点
       记住,你是怎样到达卡内基音乐厅的
       回应职务聘请
      
       第7章 弄经费
       好的经费申请书中应写些什么,怎样写,何时写。
       你的申请书应该写什么
      
       第8章 制定研究方案
       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所处的人生阶段,调整你的研究工作,例如,当你得到两年期的博士后岗位时,为什么不宜动手做五年期计划的工作。
       时间就是一切
       技术导向与课题导向的比较
       策略考虑
       为自己树名
       有风险的职业
      
       跋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不是惨痛的经验)
       一名行为主义者向职业成功的攀登。
      
       欢迎读者的建议

书评       

有了博士学位够不够?

梁玲
在我看来,这并不只是一本写给博士的书。对于我们许多正在求学和即将走出校门,踏上职业岗位上的人来说,这本书的意义都是具有某种普遍性的。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知识社会,整个社会对知识的尊重愈来愈强烈。实际上,不仅对于博士,对于那些硕士和大学本科毕业生而言,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脱颖而出,以及有效选择个人的职业生涯之路,这些都是摆在年轻人面前的一道难题。美国著名的固体物理学家弗贝尔曼曾经出版一本薄薄的小书,叫做《A Ph.D. is not enough!》,中文意思是《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社会科层制体系十分完善。作为学历教育程度颇高的发达国家之一,美国的高学历人才同样面临着职业选择和学术研究方向的选定,面对这些棘手的人生道路问题,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许多经验之谈和务实之道,读来颇令人感慨,同时亦让人深思。显然这不只是一本小册子,而是一份沉甸甸的人生指南。虽然美国与中国的国情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弗贝尔曼先生给出的许多思想、道理和解“题”路径,对于今天的许多“学历求职者”来说,仍不失借鉴意义和教育价值。如今这本小书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著名物理学家王迅先生向众多学子推荐此书,并欣然为该书作序,希望广大学子能从该书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从许多学子走入大学殿堂的那一刻起,我们首先应当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你的人生道路作何取向。也许这个问题对初入大学的同学来讲可能早了点,但弗贝尔曼先生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我们学习各种知识无非两种价值取向,一是技术取向,二是课题取向。这两种不同的取向决定了我们今后不同的职业之路。技术取向更倾向于实用特性,而课题取向很可能把你培养为科研教学人员。因此对于每个接受学历教育的人来说,把握好这两种取向,并适时地做出调整和及时的权衡取舍,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在做出选择之前,我们需要扪心自问:1.你是否充分了解你自己;2.价值观上必须说服自己,比如当别人说你是硕士技师或博士技师时你会怎样想;3.能否理性面对环境的“责问”。比如在取悦父母前,你要首先问自己“究竟为谁而活?”
       当我们一旦做出了选择,我们一定要切记,随着时间的消逝,我们重走回头路的几率将越来越小。“时间就是一切”,这是作者给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忠告。无论是技术取向还是课题取向,时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要充分地利用好你的时间,时间是最宝贵的人生成本,是决定人生效率和成败的关键。作者坦言,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看到最多的,也最令人痛心的是那些重走回头路的人的坎坷经历和酸楚感受。在我们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们浪费时间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大学生在求职的一刻才反思“自己在大学时代都学了些什么”,人不能总是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境地才感悟时间成本的代价,这种对人生成本的浪费特别值得我们警醒。另一方面,“时间就是一切”,还隐藏着另外一个重要的含义,那就是一旦你选择了,就千万别后悔。作者认为人生没有多少后悔药可吃,重要的是向前看,在既定选择的道路上一往直前,不做出成绩誓不罢休,这应该是我们对待人生事业、科研工作和职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态度。
       当我们即将走出校园的时候,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弗贝尔曼坚持认为,现代科层知识体系的社会,决定了学历就业者必须具备一种素质――即学会包装、主动推销自己。作者在自己的执教生涯中看到了太多的学富五车的翩翩学子,无论是知识和技能都非常优秀,但却由于“秀内慧中”而失去人生发展的良机。“是金子总要发光的”,这句名言实际上只说对了一半,当金子永远埋在土里,永远不被人挖掘的时候,金子永远不可能发光,而只有沉沦于地下的命运。我们古代中国也有一句教育士子的话,叫做“才美不外现”。但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一切产品全部市场化的今天,人才的含金量、人才的质量本身也是一种产品,也需要通过营销的手段推介给客户,起码要让客户知道其“成色”。这一点对于许多高学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弗贝尔曼认为,当我们社会的管理阶层为许多不学无术的浑厄之人所充斥的时候,高质量的人才必须通过自我包装和自我营销,走向社会,走向大众,用实力占据社会位置的重要角色。这也是增强整个社会竞争力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基于这种认识,在这本小册子,弗贝尔曼给予莘莘学子许多实用性、技术性的方法和手段,希望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弗贝尔曼认为大学必须向社会提供有用和有益的人才,这是大学的社会责任所在,如果我们把学生培养成死抠书本、不善表达,不能有效融入社会的“单面人”,那就是大学教育的耻辱和失败。于是弗贝尔曼告诉年轻人:“怎样准备写学术报告”;“写论文:要么发表要么完蛋”;“浅尝辄止者戒”;“用人单位的观点”;“怎样争取科研经费”等等。显然,弗贝尔曼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对学术、社会、人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解读和深入探索。
       走笔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这本书中“博士学位”已经抽象化为一个特指的符号,我们可以把此理解为普遍意义上的学历就业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真的值得许多年轻人好好看一看。今天,大学毕业生跪求工作岗位的新闻不绝于耳,而某些女大学生忙着把写真集做成简历取悦用人单位的事更是蔚然成风,在这样的背景下,认真读一下《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或许会有不小的启发和帮助。
      
       附院士推荐
      
       2005年12月,我的同事从美国带回一本薄薄的小书《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他叫我看看是否值得介绍到大陆出版,他还告诉我,如果我以前看到过这本书,也许我的人生就会不同。
       这使我十分惊诧,好在这本书不厚,很快我就看完了,并且也喜欢上它。因为这本书言简意赅地把国内培养博士生过程中一直疏忽了但是却十分重要的谋生手段的问题提了出来,并且就如何寻找博士后岗位、如何做学术报告、如何写阶段性期刊论文、如何写基金申请报告、如何确定终身职位、如何面试等等研究生将会遇到的种种问题,都作了十分贴切的传授。
       尽管作者的叙述中不免带有部分功利思想、反映某些竞争手段,但是对于准备寻找博士后岗位的博士们和准备报考硕博研究生的朋友们,这本书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在校就读和面临择业的各类学生来讲,读读这本书,恐怕也会使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和事业旅途走得更好。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