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现代中国的大众书写——都市报的生成、发展与转折
作者:
孙玮 著
定价:
18.00元
页数:
280页
ISBN:
7-309-05130-0/G.656
字数:
220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6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都市报被认为是“我国综合性日报中的一个新的报种”。都市报在当下中国形成的宏大局面,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所规定了的。都市报也因此成为现代中国不可或缺的一个镜像。
       都市报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渐成业界和学界炙手可热的主题。这些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新闻传播业界内的操作性研究,揭示了都市报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生产的基本规则和程序;其二,人文、社科的批判性研究,指出了这种新闻生产对于中国社会及其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
       本书的立场、框架以及理论工具的使用,是建立在对于上述两种研究倾向的反思基础上的,试图整合媒介的操作性研究与人文、社科研究,探寻媒介研究的新型路径。
       本书因此采用了都市报与现代性、公共性、“生活政治”、消费文化之关系的框架。在作者看来,这些主题正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下中国最为重要的命题,也是都市报短暂而炫目的发展史最有力的支撑。都市报和现代中国在这些纬度中彼.此深深地互相嵌入、不可分割。“都市报现象”,因此不仅仅是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运作成果,而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大众书写”。
       这种不同于传统的报纸研究的视角、理论、方法构成了本书的特色与新意。
      

作者简介

书摘


       总 序
      
       李良荣
      
       传媒正无所不在地浸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军事的方方面面,浸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家庭的每时每刻,而且其影响力越来越大。
       那么,传媒是什么?不同的视野给予不同的回答。
       传媒属于上层建筑,尤其在政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传统的观点。
       传媒属于信息产业,这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的共识。传媒所传播的信息,是人们决策的前提。而传媒业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光数码电视一项,在中国未来20年内就有1千亿元人民币的潜在价值。
       传媒属于文化,而且居于文化的核心地位。传媒是大众文化的创造者,是主流价值观的支撑。
       传媒集舆论为大成,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舆论对政治、社会的影响力早被人们熟知,而近年来,舆论战已成为当代军事谋略研究的热点。
       传媒是社会的守望者,它不时地发现社会前进中的浅滩暗礁、痈疽疾患,及时地发出警告,推动社会健康地发展。在当代社会,特别是世界处于信息自由流通的“地球村”时代,传媒一旦“失语”,不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将会带来令人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甚至是灾难。
       正是基于传媒强大而广泛、持久的影响力,传媒正吸引着多学科的学者加入传媒研究队伍。人们从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军事学等等不同视角切入传媒研究,像多棱镜一样让传媒呈现出多彩的地位、使命、作用、效果,让人们对传媒有更透彻的了解,从而不断开拓传媒的社会价值。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传媒研究相比,我国对传媒的研究显得单一、单薄。尽管20多年来,我国已出版数千种新闻传播学的著作以及难以尽数的论文,但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局限在传媒内部的运作上,或者说,我们还仅仅局限于从新闻传媒学的视角来研究传媒。
       开阔传媒探索的视野,开拓传媒研究的领域,是适应、促进我国传媒业大发展的急需。
       本丛书《新世纪传媒大视野》就是对传媒研究、探索、评判的最新尝试。它显示了我国传媒研究者从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国际政治学等多种视角考量传媒的崭新成果。这批著作中所展示的许多见解、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也令人鼓舞,展现出多学科研究传媒的广阔前景。我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
       可以说,《新世纪传媒大视野》丛书的出版将标志着中国传媒研究的新起点,将会吸引、鼓舞更多的社会科学研究者投身传媒研究和评判,也会引导传媒从业者开阔他们的传播视野,激励他们应有的崇高使命感。
       复旦大学出版社是出版中国新闻传播学教材、著作的重镇,《新世纪传媒大视野》的策划、出版再次显示出该社领导和编辑的开拓精神,显示出他们独具慧眼的过见卓识。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现代性的延续: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
      
       第一节 现代性中的报纸以及大众传媒
       一、现代性的展开与大众传媒的生长
       二、大众传媒呈现的现代性
       第二节 都市报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都市报的产生与中国现代性的延续
       二、都市报中的中国现代性
      
       第三节 都市报现代性的意义和评价
       一、中国大众传媒与现代性的特殊关系
       二、都市报现代性启蒙的意义
      
       第二章 批判、整合,或是操纵:都市报的公共性
      
       第一节 报纸公共性的起源、特征和意义
       一、报纸公共性的历史起源
       二、报纸公共性的意义及功能
       三、报纸公共性的嬗变
      
       第二节 都市报的公共性实质与表现
       一、都市报公共性产生的背景
       二、都市报公共性的获得
       三、都市报公共性的变异
      
       第三节 都市报公共性的前景
       一、都市报的分化
       二、都市报公共性的提升
      
       第三章 日常生活的政治:都市报的政治作为
      
       第一节 新闻传媒与当代民主政治
       一、新闻传媒与政治之关联
       二、新闻传媒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都市报的政治作为:如何可能
       一、作为大众文化的通俗报纸的政治作为
       二、都市报的政治作为的背景
       三、都市报政治作为的可能
       四、都市报的生活形态政治
      
       第三节 都市报的政治作为:怎样展开
       一、都市报与“生活政治”的实施
       二、都市报政治作为的特殊表现
      
       第四节 都市报的政治作为:有何缺失
       一、报业整体结构中的缺失
       二、都市报的政治作为的失误
       三、都市报政治作为缺失的后果
      
       第四章 文化意义的建构和消费:作为消费文化的都市报
      
       第一节 都市报与现代中国的消费社会
       一、中国消费社会的出现及其意义
       二、都市报与大众消费话语
       三、都市报消费话语的历史意义及其未来发展
      
       第二节 都市报与当代中国的消费文化
       一、大众传媒与消费文化
       二、都市报与消费文化的复杂关联
      
       第三节 都市报对于中国消费文化的建构
       一、都市报确立了消费的中国现代性话语
       二、都市报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植入中国消费文化
       三、都市报实施了消费者的自我与社会认同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