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人文知识辅导与训练
作者:
何时瑜 林葵 主编
定价:
25.00元
页数:
285页
ISBN:
7-309-05080-0/H.999
字数:
449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6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 言
      
       根据2004年2月最新颁布的《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的要求,2005年起英语专业学生八级考试试题中增加了人文知识一项内容,以反映英语专业大学教育对英语知识之外的社会文化知识的要求。此新增部分题型的题量不多,共10题,每题一分,总分为10分。但是这部分涉及面比较广,要求考生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 1)基本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现状、文化传统等; 2)初步具备英语文学知识; 3)初步具备英语语言学知识。 为了帮助广大英语专业学生全面而有针对性地复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高效地掌握人文知识这一部分,系统地备考这一新增题型,并顺利地通过考试,我们特编写了此书。
       本书的特点是: 1)在系统、全面地归纳知识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做到帮助考生点面结合,进行复习。2)每部分中的各章节后均附有练习题及答案,既可以帮助考生巩固对各章知识点的掌握,又可以起到检查复习效果的作用;第一部分“英美文学”中各章节的练习题除了附有答案之外,个别的习题还附有提示,考生可在做完练习题后,参照答案和提示,分析自己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3)全书每部分的各章中,知识点的介绍以中文为主,专有名词和有关专业术语的英文名称则一律用括号的形式附在后面,既节省了考生的时间,又避免考生在备考时出现用中英两种语言思维、互相转换而产生脱节现象。 4)各部分有关主要参考书采用国内英语界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广为使用的教材,以及许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考研招生中采用较为广泛的参考书。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 Ⅰ. 英美文学; Ⅱ. 语言学;Ⅲ. 英语国家概况。
       第一部分按年代、分时期和派别,分别对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史上各主要作家的作品和风格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知识点介绍未详尽之处配有注释。第二部分系统地阐述了语言和语言学领域中各部门的基础理论,突出介绍各理论的要点及相关定义,并举例说明。第三部分介绍了各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状况及现状和文化传统等。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编者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确定本书的难度以及练习的选择。各方面的要求尽可能与考试大纲相一致。
       2. 力求突出人文知识考核的客观性,注重内容编排上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在各部分的知识点介绍中尽量体现出客观性的原则,并系统地、有条理地为考生梳理知识结构,做到纲举目张,了然于胸。
       3. 重点强调各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和运用,并提供大量的实例和练习题。实例和练习基于知识点的讲解,并且紧扣知识点,起到举一反三、帮助理解和消化知识点的作用。
       从本书覆盖内容来看,并鉴于上述知识性、条理性,及点面结合、讲练结合的优势,本书也是广大英语专业考研学子理想的备考案头书。该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一些高等院校部分教师以及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萨晓丽讲师对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并精心编写了美国文学部分,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6年5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 录
      
       第一部分 英美文学(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第一章 英国文学(English Literature)
       第一节 上古及中世纪英国文学(Old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The Renaissance Period)
       第三节 新古典主义时期(The Neoclassical Period)
       第四节 浪漫主义时期(The Romantic Period)
       第五节 维多利亚时期(The Victorian Period)
       第六节 现代时期(The Modern Period)
      
       第二章 美国文学(American Literature)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文学(Literature of Colonial America)
       第二节 独立革命到南北战争时期(Literature Between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and the Civil War)
       第三节 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Literature Between the Civil War and World War Ⅰ)
       第四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Literature Between World War Ⅰ and World War Ⅱ )
       第五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Literature After World War Ⅱ)
      
       第二部分 语言学(Linguistics)
      
       第一章 导言(Introduction)
       第一节 什么是语言学(What Is Linguistics)
       第二节 什么是语言(What Is Language)
      
       第二章 音位学(Phonology)
       第一节 语言的声音媒介(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第二节 语音学(Phonetics)
       第三节 音位学(Phonology)
      
       第三章 形态学(Morphology)
       第一节 词素——意义的最小单位(Morphemes — The Minimal Units of Meaning)
       第二节 派生语素和屈折语素(Derivational Morphemes and Inflectional Morphemes)
       第三节 构词的形态规则(Morphological Rules of Word Formation)
       第四节 复合词(Compounds)
      
       第四章 句法(Syntax)
       第一节 语类(Wordˉlevel Categories)
       第二节 短语结构规则(Phrase Structure Rule)
       第三节 短语成分(Phrase Element)
       第四节 句子(S规则)(Sentence)
       第五节 转换(Transformation)
      
       第五章 语义学(Semantics)
       第一节 什么是语义(What Is Semantics)
       第二节 语义研究的一些派别观点(Some Views on Semantic Analysis)
       第三节 汇语词义(Lexical Meaning)
       第四节 句子间的语义关系(Semantic Relations Among Sentences)
       第五节 意义分析(Meaning Analysis)
      
       第六章 语用学(Pragmatics)
       第一节 什么是语用学(What Is Pragmatics)
       第二节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第三节 会话原则(Principle of Conversation)
      
       第七章 语言变化(Language Change)
       第一节 语音变化(Sound Change)
       第二节 形态变化和句法变化(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 Change)
       第三节 词汇变化(Vocabulary Change)
       第四节 词语演化趋势(Some Recent Trends)
       第五节 语言变化的原因(Causes of Language Change)
      
       第八章 语言与社会(Language and Society)
       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The Scope of Sociolinguistics)
       第二节 语言的变体(Varieties of Language)
       第三节 标准方言(Standard Dialect)
       第四节 洋泾浜语/皮钦语与克里奥语/混合语(Pidgin and Creole)
       第五节 双语现象和双语制(Bilingualism and Diglossia)
      
       第九章 语言与文化(Language and Culture)
       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第二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第三节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ˉWhorf Hypothesis)
       第四节 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Linguistic Evid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第五节 文化教学的意义(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第六节 文化的重叠与扩散(Cultural Overlap and Diffusion)
       第七节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第十章 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一节 儿童语言习得理论(Chil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第二节 儿童语言发展中的认知因素(Cognitive Factors in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
       第三节 语言环境与临界期假说(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第四节 儿童语言发展的几个阶段(Stages in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
       第五节 语言发展异常(Atypical Development)
      
       第十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一节 第一语言习得与二语习得的联系(The Connection Between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二节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第三节 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
       第四节 中介语言(Interlanguage)
       第五节 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s)
      
       第十二章 语言和大脑(Language and Brain)
       第一节 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
       第二节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
      
       第三部分 英语国家概况(Background of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第一章 英国概况(Background of Britain)
       第一节 综述(Introduction)
       第二节 简史(History)
       第三节 文教与大众传媒(Education and Mass Media)
       第四节 经济(Economy)
       第五节 社会生活(Social Life)
       第六节 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
       第七节 国际关系(Britain and the World)
      
       第二章 美国概况 (Background of the United States)
       第一节 综述 (Introduction)
       第二节 文教与大众传媒(Education and Mass Media)
       第三节 经济 (Economy)
       第四节 社会生活(Social Life)
       第五节 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
       第六节 国际关系(American and the World)
      
       第三章 加拿大概况(Background of Canada)
       第一节 综述(Introduction)
       第二节 简史(History)
       第三节 文教与大众传媒(Education and Mass Media)
       第四节 社会生活(Social Life)
       第五节 经济(Economy)
       第六节 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
      
       第四章 澳大利亚概况(Background of Australia)
       第一节 综述(Introduction)
       第二节 经济(Economy)
       第三节 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
       第四节 社会与文化(Society and Culture)
      
       第五章 新西兰概况(Background of New Zealand)
       第一节 综述(Introduction)
       第二节 文教与大众传媒(Education and Mass Media)
       第三节 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
       第四节 经济(Economy)
       第五节 外交(Foreign Affairs)
      
       第六章 爱尔兰概况 (Background of Republic of Ireland,Eire)
       第一节 综述(Introduction)
       第二节 简史(History)
       第三节 文教与大众传媒(Education and Mass Media)
       第四节 经济(Economy)
       第五节 社会生活(Social Life)
       第六节 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
       第七节 外交(Foreign Affairs)
      
       参考书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