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高等教育管理引论
作者:
熊庆年 编著
定价:
30.00元
页数:
274页
ISBN:
978-7-309-05472-9/G.690
字数:
328千字
开本:
小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7年7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以多学科的视野,系统介绍和阐述了高等教育宏观管理、高等学校管理各个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并结合现实的案例展开分析,力图引导读者作价值的评价与批判和高等教育管理应然与实然的思考。本书具有入门的引导性和探索的学术性,适合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专业课教材,也适合大学教育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作为阅读材料,还可供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作为参考。
      
      

作者简介

书摘


      
      
       编辑出版说明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将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正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与巨大挑战。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学的整体水平,必须加强研究生的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把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放到突出位置上;必须建立适应新的教学和科研要求的有复旦特色的研究生教学用书。“21世纪复旦大学研究生教学用书”正是为适应这一新形势而编辑出版的。“21世纪复旦大学研究生教学用书”分文科、理科和医科3大类,主要出版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的教材,同时酌情出版一些使用面广、质量较高的选修课及博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教材。这些教材除可作为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教学用书外,还可供有关学者和人员参考。
       收入“21世纪复旦大学研究生教学用书”的教材,大多是作者在编写成讲义后,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反复修改后才定稿的。这些作者大多治学严谨,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也比较显著。由于我们对编辑工作尚缺乏经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以便我们在将来再版时加以更正和提高。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目 录
      
       绪 论
       第一节 何谓“高等教育管理”
       第二节 是学科,还是领域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理论工具
       第四节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五节 逻辑结构与学习门径
      
       第一章 范式的转换
       第一节 权力的合法性
       第二节 规范性价值
       第三节 模式的演变
       第四节 艰难的抉择
      
       第二章 国家控制
       第一节 利益攸关
       第二节 两种观念
       第三节 控制系统
       第四节 控制的途径
       第五节 控制的任务
       第六节 控制的限度
      
       第三章 执政党领导
       第一节 权力的性质
       第二节 权力的功能
       第三节 权力的行使
      
       第四章 政府行政
       第一节 角色定位
       第二节 行政系统
       第三节 运行机制
       第四节 行政手段
       第五节 权力边界
      
       第五章 公共政策
       第一节 地位与功能
       第二节 价值尺度
       第三节 政策过程
       第四节 政策体系
       第五节 政策困境
      
       第六章 社会治理
       第一节 客观基础
       第二节 治理理论
       第三节 组织形态
       第四节 功能释放
       第五节 走向共治
      
       第七章 大学的组织
       第一节 存在基础
       第二节 组织形态
       第三节 权力资源
       第四节 治理结构
       第五节 运行机制
      
       第八章 战略管理
       第一节 意义
       第二节 前提条件
       第三节 基本环节
       第四节 模式选择
      
       第九章 学术管理
       第一节 地位与性质
       第二节 核心理念
       第三节 学科建设
       第四节 研究组织
       第五节 制度规范
       第六节 知识管理
      
       第十章 教学管理
       第一节 育人为本
       第二节 培养目标
       第三节 课程建设
       第四节 制度规范
       第五节 质量管理
      
       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
       第一节 资源的战略性
       第二节 权利与权限
       第三节 稳态与开放
       第四节 结构与效率
       第五节 绩效与激励
      
       第十二章 学生事务
       第一节 敏感地带
       第二节 义蕴所系
       第三节 自我管理
       第四节 权利保障
      
       第十三章 经营管理
       第一节 经营的理念
       第二节 市场的开拓
       第三节 成本的控制
       第四节 正确的策略
      
       第十四章 校园生态
       第一节 观念嬗变
       第二节 空间生态
       第三节 绿色生态
       第四节 虚拟生态
       第五节 文化生态
      
       余 论
       第一节 矛盾与规律
       第二节 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 保守与创新
       第四节 领导的品质
      
       后 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