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
作者:
孙中欣 张莉莉 主编
定价:
50.00元
页数:
480页
ISBN:
978-7-309-05769-0/C.96
字数:
630千字
开本:
小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7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为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女性主义或妇女研究课程及妇女或女性问题培训项目的双语教材,全面论述了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包括访谈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质性研究、民族志研究、跨文化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旨在为读者提供性别问题研究中各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并着重于社会学的女性主义研究及其在研究实践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的分析,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女性主义研究方法。
       本书用作高等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妇女问题研究者参考。
      

作者简介

书摘


       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在国际上成为一个学术领域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进入21世纪,这个学术领域不仅在英语世界发展势头不减,也在亚洲、非洲、拉美、欧洲非英语国家迅速发展。各个传统学科领域中都有与妇女和社会性别相关的专门刊物,更有许多跨学科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刊物。高校从本科专业到硕士博士点不断增长,为这个新兴学科培养专门人才。蓬勃发展的社会性别学学术理论和方法已融入国际人文社科学界主流,其标志性核心概念“社会性别”(gender)已成为各个传统学科领域中一个常识性的概念和分析范畴,在研究和教学中被频繁地使用,也被不断地丰富发展。
       由于妇女与社会性别学是女权主义者开创的学科,又由于中国从20世纪中叶以后对女权主义的历史和现状缺乏了解,所以造成了中国学界对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在国际学界蓬勃发展状况的陌生和对这个新兴学术领域丰富内容的隔膜。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学界主流依然很不了解何为“社会性别”,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尚未成为一个被认可的学科领域。
       为了推动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在中国的发展,缩小中国学界与国际学界的差距,200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华女子学院三方联合举办了中国首届妇女学研究生班,面向全国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2006年,密歇根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博士生班,继续进行以系统学习社会性别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师资和科研人员的培训。为了便于更大范围内的师资培训、高校相关课程发展和有兴趣的读者自学,我们从这两个研究生班的多门课程中精选阅读材料,编撰一套“社会性别学丛书”。《女性主义研究方法》为该“丛书”的第一册。因所选各篇原作均为英文,本册编译为双语教材,以便于读者掌握英语核心词汇,提高与国际学界的交流能力。
       在此对参与了此书的选材、翻译、编撰、联系版权等工作的众多中美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女性主义学术的发展是一项集体的事业,只有更多学者的共同参与,妇女与社会性别学才可能在中国有长足的发展。作为一种参与行动,我们也希望读者能对这套丛书的每一册提出反馈意见。敬请通过以下网址转达您的意见和要求:
       http://www.chinagender.org
      
       王 政
       2006年6月于密歇根大学
      
      
       前 言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始开设妇女和性别研究课程,妇女研究的实践成果也日益丰富。与此相对应,对于女性主义理论和方法论的知识需求也日益增长。本书的宗旨是为国内妇女和性别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学生提供女性主义研究方法的知识。
       本书各章探讨社会科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方法,以及女性主义研究者在实际研究活动中面临的种种挑战。这些章节还将关注实证材料的获取、个体经验的运用、研究对象的选择、结果的可推广性等问题。比如个体的经验是否能作为实证材料,女性主义研究是不是必须以女性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能否推广到其他情境或另外的群体。
       本书第一章选取了Harding在她1987年的著作《女性主义与方法论》(Feminism and Methodology,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中的导言,该章探讨了女性主义方法论最基本的议题。从第2章到第9章,分别具体介绍了8种研究方法,包括访谈研究、调查法(问卷法)、实验研究、评价研究、质性研究、民族志研究、跨文化研究和行动研究。本书的最后一章(第10章)提供了运用女性主义方法进行研究的一个例子。
       从研究的数据特点来看,这些研究类型可归为定性、定量两大类。访谈研究、质性研究、民族志研究、跨文化研究、行动研究(从方法论层次上看)属于定性研究范围;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评价研究可大致认为是定量研究。实际操作上很多研究可能既需要获得定性材料,也需要收集定量数据。从数据分析来看,我们也会看到在研究当中,有些定性的数据也可以作定量分析,而定量的数据也可以作定性分析。所以定量和定性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
       本书涉及多种研究方法。具体选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取决于我们所设计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比如:如果想了解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访谈或调查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需采用实验法;评价一个项目,可开展评价研究;如果想记录并解释妇女的生活,可选择质性研究或民族志研究;对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妇女的状况,可开展跨文化研究;想落实一项有益于妇女的新方案,需采用行动研究。研究者应首先搞清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然后针对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应该说明的是,对于不少研究者来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不是只采用一种研究方法,而是两种或多种研究方法并用的。在第10章所附录的研究案例是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对一个受暴妇女庇护所的研究。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表明它对方法的运用是完美的,而是希望通过对前面多种女性主义方法知识的学习,来对这个举例有能力进行批判性审视,看哪些地方作者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有待改进。读者在自己的教学和研究过程当中,也还应该可以举出大量本土研究的例子。本书希望通过各章的阅读、思考和学习,可以深入探讨女性主义对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方法论)和社会科学研究策略(方法)的质疑与挑战,从而帮助学习者找到适合自己研究需要的研究策略,设计出符合研究规范并体现女性主义研究特点的研究计划,并能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当中体现女性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考虑。
       本书是以英文和中文翻译双语出版的。本书的读者对象可以是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妇女和性别研究的研究者,也可以是对研究方法感兴趣的读者群,还可以是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本书也可以用作“女性主义研究方法”相关课程的双语教材。我们所选用的文章是概述女性主义某一特定方法的文章,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用国内本土利用该方法的具体研究实例来作更具体的讲解。本书的主编以及主要的翻译人员分别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Carol Boyd教授是密歇根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the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Women and Gender)的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的张莉莉教授在妇女研究的实践以及教授研究方法课程的经验丰富。我也曾在复旦大学连续两次开设“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课程。
       我们三人合作本书的机缘来自两年前中华女子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密歇根大学三校合作举办首届妇女学研究生班。当时我和张莉莉教授担任了CarolBoyd教授“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课程的中方合作教授。今年暑假,在复旦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国首届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博士生班上,我有幸继续担任Carol Boyd教授“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课程的中方合作教授。两次参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班的课程,都让我们从Carol Boyd教授精彩的授课中受益良多。Carol Boyd教授是这门课程的总设计师,她首先为这门课程选定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因为篇幅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保留全部的阅读资料,所以我和张莉莉教授只是结合国内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反馈,作了筛选和重新组织章节的工作,另外也担任了重新翻译校对的工作。
       对于社会学科的任何学科来说,研究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读者和我们一样能从阅读本书各章节的过程当中受益。
      
       孙中欣
       2006年8月于复旦大学
      
      
      
       目 录
      
       第1章 INTRODUCTION(概述)
       Introduction:Is There a Fem inistM ethod?(概述:有没有一种女性主义研究方法?)
       Harding,Sandra.(1987).Feminism and Methodology.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第2章 INTERVIEW RESEARCH(访谈研究)
       Feminist Interview Research(女性主义访谈研究)
       Reinharz,Shulamit.(1992).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apter2.
      
       第3章 SURVEY RESEARCH(调查研究)
       Feminist Survey Research and Other Statistical Research Formats(女性主义调查法及其他统计研究的模式)
       Reinharz,Shulamit.(1992).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apter4.
      
       第4章 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实验研究)
       Feminist Experimental Research(女性主义实验研究)
       Reinharz,Shulamit.(1992).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apter5.
      
       第5章 EVALUATION RESEARCH(评价研究)
       Evaluation Research(评价研究)
       Dane,Francis C.(1992).Research Methods.Pacific Grove,CA:
       Br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Chapter17.
      
       第6章 QUALITATIVE RESEARCH(质性研究)
       Feminisms and Model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女性主义与质性研究模式)
       Olesen,Virginia.(1994).Feminisms and Model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In Denzin and Lincoln(ed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pp.158-174.
      
       第7章 ETHNOGRAPHY(民族志研究)
       Feminist Ethnography(女性主义民族志研究)
       Reinharz,Shulamit.(1992).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apter3.
      
       第8章 CROSS-CULTURAL RESEARCH(跨文化研究)
       Feminist Cross-Cultural Research(女性主义跨文化研究)
       Reinharz,Shulamit.(1992).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apter6.
      
       第9章 ACTION RESEARCH(行动研究)
       Feminist Action Research(女性主义行动研究)
       Reinharz,Shulamit.(1992).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apter10.
      
       第10章 APPENDIX(附录——研究举例)
       Transcending Bureaucracy:Feminist Politics at a Shelter for BatteredW om en(超越科层制——受暴妇女庇护所中的女性主义政治)Rodriguez,Noelie Maria(1988).Gender and Society,2(2),pp.214-227.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