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作者:
邵毅平 著
定价:
20.00元
页数:
211页
ISBN:
978-7-309-05965-6/I.428
字数:
140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8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智慧中国文学》“四季”套书一套四种,从“智慧”角度诠释中国古典文学四大文体,具有作者独特的视角、文笔与写法,既富深湛的思致和学理,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本书是其中的第二种“夏卷”,主要诠释中国古典小说中所呈现的智慧,从“人性的枷锁”、“存在的荒谬”、“愿望的喜剧”、“心理的黑洞”“好人的报酬”、“恩仇的世界”、“犯规的乐趣”、“他人的地狱”、“人际的宿命”、“男人的困惑”、“情欲的深度”、“作者与读者”等十二个方面,探讨中国古典小说如何洞达人性,以及在其古老外衣下那无与伦比的现代性。
       本书初版在大陆曾热销而又绝版,在台湾先后由多家出版社出版,并常销十余年。现由作者精心修订重版,纳入本套书中,是为定本。

作者简介


       邵毅平 江苏无锡人, 1957年生于上海。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中国古代文学、东亚文学关系。著有《中国诗歌:智慧的水珠》(又名《诗歌:智慧的水珠》)、《洞达人性的智慧》(又名《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传统中国商人的文学呈现》、《论衡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论集》、《中日文学关系论集》、《无穷花盛开的江山:韩国纪游》、《黄海余晖:中华文化在朝鲜半岛及韩国》、《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又名《韩国的智慧:地缘文化的命运与挑战》)、《胡言词典》、《诗骚一百句》等十余种。译有《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等多种。为复旦版《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新著》作者之一。
      

书摘


       目 录
      
       初版前言
      
       第一章 人性的枷锁
       所未臻者爱而已
       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奈何婚眇妪之陋女
       堪恨妇人多水性
       潘金莲唱曲
      
       第二章 存在的荒谬
       前程如黑漆,暗中摸不出
       我们何尝听见些儿
       我爷设这一计大妙
       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
       荣华难以久恃
      
       第三章 愿望的喜剧
       乃连下二十滴
       奇特的命运
       丹炼不成也罢了
      
       第四章 心理的黑洞
       男孩为什么要保卫母亲的贞操
       一个与成人世界相对立的孩子世界
       强者之孽
       从来廉吏最难为,不似贪官病可医
       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第五章 好人的报酬
       君岂有意于今日之事乎
       孝义名高身并荣
       又不邀己之誉以讨上台的奖赏
       省城官声好到那步田地
      
       第六章 恩仇的世界
       我的文名也够了
       感恩是一种负担
       这叫做知恩报恩
       因果报应:人际关系的“能量守恒定律”
      
       第七章 犯规的乐趣
       为了伸张正义,就可以接受误判吗
       看你之面,一板也不曾责他
       鲁智深吃狗肉
       只因贪吝惹非殃
      
       第八章 他人的地狱
       造物者偏要颠倒英雄
       怨毒之于人深矣
       小隙谁知奇祸连
       且教他吃我一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第九章 人际的宿命
       父母的悲哀
       子女的悲哀
       夫妇的悲哀
       朋友的悲哀
       为什么杜十娘有了百宝箱还要自沉
      
       第十章 男人的困惑
       妖气入肌,添得百倍精神
       小儿放纸炮,又爱又怕
       亲妻忍得弃贫儒
       功名是大事,表子是末节
      
       第十一章 情欲的深度
       妲己回首戏刽子
       这段姻缘,还落在他家手里
       孤孀不是好守的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第十二章 作者与读者
       滕大尹与陈太守
       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坏蛋呢
       困惑于本能与道德的张力之间
       善恶分明的小说的人性基础
      
       代结语
      
       重版后记

书评       

旁观者的旁观者——读邵毅平《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蒋逸征

       导师大人(邵毅平)前阵子问了我一个问题:《赵氏孤儿》里为何从不见母亲形象?我答:不是满门抄斩了么……那么就是死掉了……
       当然,导师大人给的肯定不会是这样一个答案。
       由此,联想到当年上课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导师大人问我们杜十娘为何要自沉?这样的问题似乎是多余,一般总会想到李甲负心,然后就不会再往下多想一层。而导师的分析却不是那样粗率简单。杜十娘赖以立身的是自己看男人的眼光,那点自信自尊自负。现在自己识错了人,所以最恨自己。恨自己无所遁,只好杀死自己。
       所以,他问你问题,必然是非标准答案的。
       联想到当年我读《清平山堂话本》第一个故事《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时,一度很不理解,为啥一个如此清高的女子被设计强暴后反而对设计者就看顺眼了呢?后来导师大人就在课堂上给我们解释了一番“杀威风”的道理。虽然当时不甚理解,但后来看到艳照门张柏芝照片曝光后的“杀威风”说,就终于明白了。
       就回想起以前和周峨师姐一起跟着导师,在古代文学教研室里逐字逐句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笔记就做书上,回头来看,真是非常有趣,甚至比读的当时都有意思。我还记得当时我顺嘴就把“手拈梅花”读成“手拈棉花”,大家都笑晕过去了。
       导师大人的旧作《洞达人性的智慧》,原是“中国的智慧”丛书第二辑中的一本。我手头的这本,是1992年8月浙江人民出版社的初版本,簇新。十六年过去了,这本非常有意思的中国古代小说漫谈,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重版了,更名为《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十六年的岁月,中国人的阅读已经由当年狂热渴求知识,转而成为轻浅个性阅读。文学热似乎已经过去,这本书却能穿越种种冷热,生存下来,自有它本身超越时代局限的几大吸引人处。
       从古至今,人人爱看故事,这本书的故事性极强。
       从今溯古,人人会着迷于心理分析,这本书对难以觉察的人性抽丝剥茧。
       故事好看,而每一段故事作者想告诉你的东西,却用了侦探小说的笔法,剥竹笋般,最后亮出把剑来,冷不丁刺中你心里没做好准备的那块柔软之处。
       在这本书的开头,导师大人引出大冈升平在《武藏野夫人》里对教书先生的批评:“这位在课堂上讲授文学的教书先生,作为他所讲授的文学的俘虏,实际上是永远置身于人生之外的。”
       他这本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书,不做考据,也不想迂回,更抛弃了通常的时代、地域背景分析等等繁复铺垫,而是直面赤裸裸的人性,目的就是为了不做古代小说的俘虏。
       人性、人道主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尤其盛行。九十年代复旦版的《中国文学史》,便以人性为线索贯穿各个时代。导师当时也参加了写作,写的是《诗经》及汉代文学部分。
       人性这个东西可说得太多。看现在“百家讲坛”上,动不动就有个人上台开讲《红楼梦》人性,开讲《聊斋》故事,陈词滥调或哗众取宠,都是哄骗人的。导师大人不会那么轻浮,也不会那样随大流。他极其讲究角度。别人说烂了的情节,这里不会出现。
       中国古代小说里的人性分析也有很多,作者独独愿意谈论普通人不注意的“看不到的那点”。不是翻案,而是真正不受作者表述和时代观念影响,去发现看似不经意的一笔背后隐藏的深意。
       本书里谈及的小说,以明清时期的短篇白话小说为主,如“三言二拍”,兼及其他。这些故事对今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能在本书中品出滋味来,实属难得。
       普通人读小说,尤其是中国古代小说,多半看的是故事,等待着情节发展。小说作者把自己当旁观者,多作第三方叙事。而导师大人更是做了旁观者的旁观者。
       本书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不搞是非对错的说教,没有理论框架的束缚,连常见的术语都看不到,纯发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每节以一小段故事情节,来阐述一个习焉不察的问题。
       例如,第六章《恩仇的世界》里,讲到一个夫妻俩欲杀大恩人的故事,普通人只会谴责他们“忘恩负义”,导师大人却很能体谅这些小人物的心理,引狄德罗的话说:感恩是一种负担,而一切负担就是为了要被摆脱而造出来的。所以“知恩报恩”与“忘恩负义”,实际心理起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够摆脱“感恩”的负担。
       由此立刻就联想到,为何我从来都极度讨厌那首叫做《感恩的心》的歌曲。尤其讨厌在这次大地震时,跑到那里营救援助的人,竟然死命地教当地小孩子唱《感恩的心》。时时刻刻提醒地震孤儿们要感恩,是极端不人道的,会加重他们的心理阴影,一辈子都无法释怀。
       同样,第八章《他人的地狱》里,说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是公众舆论的特性。它忽而主持公道,忽而滥杀无辜,具有可怕的力量,也具有盲目的性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对,唯公众舆论马首是瞻,制造公众舆论永远正确的神话也可疑。
       在今天这个社会,公众舆论在网络这个媒体上的力量日益凸显。作为平民的我,其实是很兴奋的。但很明显,网络上的极端暴民行为也正在“正义”、“爱国”的幌子下日益泛滥。
       余英时有《〈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一文,本书里也提到了《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却是以“成人世界”与“孩子世界”来区分的。周峨师姐当年说导师的著作里最喜《洞达人性的智慧》,对他以“童年神话”来分析那个“孩子世界”尤为叹服。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旁人一般都同情她的寄人篱下,她的自怨自艾。但在导师眼中,看到的却是她对刘姥姥的无情讥讽。林黛玉有高人一等的贵族小姐心态,那么当她遇到更有势力的“风刀霜剑”时,也不能怨别人相逼。
       司法的公正性与人情的合理性,也是导师大人颇为关注的一对矛盾。评判一段公案,人都是有好恶,有倾向性的。法律与正义不可等价,人人都说要公正,但私底下谁都希望对他人公正,自己是特权。古典小说对反派人物下场的处理,往往不合法,“自以为是”。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在纠纷中获胜,这便是道德先行。如果我们为了伸张正义可以欢迎《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机中机贾秀才报怨》里县官的误判,那么就没有理由对《错斩崔宁》里县官的误判愤愤不平。
       一个人物是否让人喜欢,已经由作者下笔之前自行判定了。对小说家写作时的道德评判标准,导师大人也颇多微词。价值观的颠倒,倾向上的暧昧,作为旁观者的小说作者心里有着不那么好意思说出口的隐隐快感。本书最末一章是《作者与读者》,在揭露“旁观者”的矛盾心态时,可以深切感受到导师大人的洞明,以及这种洞明背后的冷静而悲悯的情怀。
       我经常被导师大人的言论气死,恐怕也和他过于冷静和洞明有关。
       我比较喜爱这样的“大家小说”,学术漫笔。这本书,难得的是见才性,却未得意忘形。
       导师大人是经过严格的论文训练的,后来又翻译过许多日本、韩国的学术论著,所以多数论著都写得四平八稳,纵有千般灵性,也似悉数湮没在理法里,严谨有余,却很难有跳脱潇洒之时。
       这本漫谈,却没有他一贯的大量引证、注释来打搅,意在闪烁思想火花而非考据铺陈。
       直接吃到肉,故而柔度最好。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