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诗歌:智慧的水珠
作者:
邵毅平 著
定价:
22.00元
页数:
290页
ISBN:
978-7-309-05964-9/I.427
字数:
188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8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智慧中国文学》“四季”套书一套四种,从“智慧”角度诠释中国古典文学四大文体,具有作者独特的视角、文笔与写法,既富深湛的思致和学理,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本书是其中的第一种“春卷”,主要诠释中国古典小说中所呈现的智慧,中国古典诗歌中所呈现的智慧,分为“诗艺篇”、“时间篇”、“空间篇”、“自然与超自然篇”等四编。就诗歌形式而言,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在抒情、意象、诗律等方面所呈现的智慧;就诗歌内容而言,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在时间观、季节观、人生观、历史观、政治观、乡土观、爱情观、生活观、自然观、超自然观等方面所呈现的智慧。
       本书初版在大陆曾热销而又绝版,在台湾先后由多家出版社出版,并常销十余年。现由作者精心修订重版,纳入本套书中,是为定本。
      

作者简介


       邵毅平 江苏无锡人, 1957年生于上海。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中国古代文学、东亚文学关系。著有《中国诗歌:智慧的水珠》(又名《诗歌:智慧的水珠》)、《洞达人性的智慧》(又名《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传统中国商人的文学呈现》、《论衡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论集》、《中日文学关系论集》、《无穷花盛开的江山:韩国纪游》、《黄海余晖:中华文化在朝鲜半岛及韩国》、《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又名《韩国的智慧:地缘文化的命运与挑战》)、《胡言词典》、《诗骚一百句》等十余种。译有《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等多种。为复旦版《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新著》作者之一。

书摘

目 录
      
       初版前言
      
       诗艺篇
      
       第一章 抒情的智慧
       抑制对神的关心而只凝视人间的文学
       它常常是由偶然的事件所激起的
       只有短诗给他留下最明确的印象
       含蓄是我们从东方学来的重要东西之一
       一种中国智慧的芳香
       他们的诗歌往往给人以普遍的与非个人的印象
       仿作是中国一切艺术的富有魅力的特色之一
      
       第二章 意象的智慧
       夕阳无限好
       柳色黄金嫩
       夜半钟声到客船
       楼船夜雪瓜洲渡
       朝辞白帝彩云间
       象征是中国古诗的生命
       奈寒惟有东篱菊
      
       第三章 诗律的智慧
       诗型
       平仄
       对偶
       句法
      
       时间篇
      
       第四章 时间观的智慧
       人生忽如寄
       花开堪折直须折
       暮去朝来颜色故
       明年花开复谁在
       此生此夜不长好
       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五章 季节观的智慧
       人生几何春已夏
       满地芦花和我老
       人生看得几清明
      
       第六章 人生观的智慧
       荣名以为宝
       服食求神仙
       思为双飞燕
       先据要路津
       为乐当及时
       纵浪大化中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第七章 历史观的智慧
       无情最是台城柳
       旧时王谢堂前燕
       商女不知亡国恨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空间篇
      
       第八章 政治观的智慧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将功成万骨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振衣千仞冈
       适彼乐土
      
       第九章 乡土观的智慧
       远行不如归
       每逢佳节倍思亲
       日暮乡关何处是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近乡情更怯
       却望并州是故乡
       不知何处是他乡
      
       第十章 爱情观的智慧
       他生未卜此生休
       同来望月人何处
       春蚕到死丝方尽
       有情安可别
       卧看牵牛织女星
      
       第十一章 生活观的智慧
       悠然见南山
       夜雨剪春韭
       拄杖无时夜叩门
       春眠不觉晓
       劝君更尽一杯酒
      
       自然与超自然篇
      
       第十二章 自然观的智慧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景物如初情自老
       已是黄昏独自愁
       芳草离离悔倚阑
       疑此江头有佳句
       古人今人若流水
       心与广川闲
       落叶哀蝉曲
      
       第十三章 超自然观的智慧
       天若有情天亦老
       嫦娥应悔偷灵药
       几回天上葬神仙
       诗成泣鬼神
       魂魄不曾来入梦
       家祭无忘告乃翁
      
       重版后记
      

书评       

向着智慧游去——读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

白国信

       文明在时间的长河中滚滚向前流去,只要我们纵身跳进这条河流,向上游回溯——向着古老的记忆、向着最初的方向、向着内心的世界、向安静的曾经——我们定会在许多时刻与披褐怀玉的智慧不期而遇:他正微笑着注视着你,原来他一直都守望在那里。
      
       在炎热烦闷的夏季,读这样一本书,跟随作者乘坐诗歌的帆船去追述、去体味一个活泼泼的古人内心世界——有关抒情、有关意象、有关诗律、有关时间、有关季节、有关人生、有关历史、有关政治、有关乡土、有关爱情、有关生活、有关自然、有关超自然——凉爽的长风迎面吹来,四溅的水花晶莹剔透,真是清净而舒畅、惬意而甘爽。
       读诗,尤其是读古诗,我们往往被朦朦胧胧的形式美、语言美、情感美所吸引、所打动。诗易于感知、难以言说,而作者却把藏在诗中的许许多多智慧水珠挑拣出来,并把这些珠子串起来挂在你面前,闪烁出绚丽迷人的光芒。跟随作者不紧不慢的步伐,把脑中那些熟悉的妙语一再重温,把原本散落的句子串成一线,把零乱的思绪整理成篇,真是一次愉快的远足。
       诗的魅力在哪里?为什么千百年前,那些过着与现代生活不同的先祖们留下的诗句到如今仍一次又一次地撼动着我们的内心?“暮去朝来颜色故,秋月春风等闲度”、“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依旧是我们心头说不出的惆怅;“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仍然是我们在都市街头的迷茫。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头认识生命的虚妄与死亡的必然,“每个人并不是历时地,而是同时地,面对这一主题”。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当我们渐渐意识到生命无解的悲哀之时,这些古诗不仅供我们反复咀嚼品味着孤独,也能给我们温暖的力量来减轻无助的感觉。这强烈的共鸣感让古诗的“悲剧性魅力”一次又一次地被激活,然后释放。作者细细剖析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爱与忧伤:“时间带走了人的盛年、少壮与荣耀,而带来了衰老、白发和衰败”,“中国人内心深处对时间、对世界有着的不信任之感”。这种不信任感正是清醒而聪慧的民族与生俱来的悲观,而在坎坷征途中,切不可忘记还有“何当共剪西窗竹,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乐观与希望。
       季节的魅力在哪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鸟啼山客犹眠”一幅幅赏心悦目的春景;“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身在钢筋水泥中我们体会更深;“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多么空灵静谧的意境!古诗的世界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世界,我们的先辈们用极其敏感的诗眼体察着周遭冷暖,聆听季节更迭的自然的话语。“从平行的角度来看待季节与人生时”,诗人们“为季节变化所象征的人生变化而感到悲哀”;“而当从对照的角度来看待季节与人生时,他们又为季节的循环不已与人生的一去不复的对比而感到悲哀”。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才真正能够感知古诗世界中那么多的伤春悲秋——“人生几度花如月,月色花香处处同”、“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爱情的魅力在哪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字字珠玑,这是千百年来从未改变的情感呼喊、炽热火焰,和动人誓言。不过,古代描写爱情的诗句更多还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婉转含蓄。正如作者所言,“明确的语言与直露的陈说,有时未必能表达情感的微妙幽隐之处”,诗人们选择各种意象去表达那超乎言语的情感,竟将爱情的眉梢勾勒得如此真切!这微妙的方式其实是渐渐被今天的人们所遗忘的东方智慧。
       生活的魅力在哪里?在那夏天热到40度而没有空调的时代?——李白吟诵着“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嘴角露出畅快的微笑。那个时候路途漫漫,相聚不易——高启欢欣地看着两岸风光,轻轻唱着“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古时随季而动,需得在田野苦苦劳作才有收获——陶渊明伸一伸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们过着非功利的生活方式,他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难怪作者禁不住感叹:古人“对生活充满了睿智的看法”,拥有“颇富魅力的生活态度”。
       ……
       作者把你心中原本模糊感知点明了,把你原本明了的点连成了线,把原本散落的线绘成了美丽的风景。这里的智慧并不是要教导你做些什么,他只是告诉你曾经有一群人以这样的眼睛看世界、用这样的方式思考、拿这样的态度生活。知识与智慧本是相依相随,同气连枝。而我们却身处一个知识膨胀乃至爆炸、智慧被挤压得无处逢生的年代,这也许是西方现代文明的荒谬性之一。在支离破碎的“后现代”重识古老智慧的模样,这也是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读诗,把中国古诗连成一片来读,把中国古诗放在整个东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背景中来解读其中的智慧,颇有当年读钱锺书的乐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者宽广的比较视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聪颖的洞见,然而一旦涉及东西方比较的话题,把两种文学(文化)放到比较的位置去,却也总避免不了“大而化之”的比较、笼统的概括、个人化的阐释,稍不留意就唐突地给中西文化扣上了大帽子。书中的某些观点也免不了有失偏颇,然瑕不掩瑜,这书究竟是“成”部分的多得多!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