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刑法学(第二版)
作者:
陈兴良 主编
定价:
59.00元
页数:
772页
ISBN:
978-7-309-06352-3/D.392
字数:
910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9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对犯罪和刑罚问题作了全面论述,除吸收了最近几年刑法学主要领域中成熟的理论成果外,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有所突破和创新。本书在犯罪论体系问题上首次直接采用了大陆法系的递进式犯罪成立理论,并以此阐释分则条文。在排列各论罪名顺序时突破了按分则条文顺序排列的传统,根据现代国家对个人权利优先保护的法制原则,改依理论研究的价值和案发频率来排列(个人-社会-国家)。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刑法总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犯罪概念、犯罪成立条件、犯罪的特殊形态(共犯、未完成罪、罪数形态)、刑罚的概念及其目的、刑罚种类、量刑、行刑等问题。考虑到我国刑法学教育的实际状况,在理论探讨已趋成熟的某些问题上着墨较多并有所加深。下篇“刑法各论”部分则按照对个人法益的犯罪(侵犯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对社会法益的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对国家法益的犯罪(侵犯国家存立的犯罪、侵犯国家作用的犯罪)的次序对刑法分则所规定的400余种罪名作了细致分析。全书体系完整,论述周详,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新型刑法学教材,适合政法院校法律、公安等专业使用,也是公、检、法、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研习刑法学的理想读本。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陈兴良,男,汉族,1957年生,浙江义乌人。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84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84~199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狱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和刑法哲学,主要科研成果包括:出版《刑法哲学》、《刑法的人性基础》、《刑法的价值构造》、《本体刑法学》等个人专著11部,主编或参编刑法学著作3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0篇。有七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997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0年获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4年经人事部等八部委批准,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入选教育部文科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副主编简介
      
       周光权,男,汉族,1968年1月出生,重庆市人。199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1996年至1999年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从陈兴良教授学习刑法学,1999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师(1999年)、副教授(2000年)、教授(2005年)。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务;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制度等。出版《注意义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刑法诸问题的新表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刑法各论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刑法学的向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个人专著8部;合著、参编《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与陈兴良教授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刑法学著作近2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2002年获第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第三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04年获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清华大学青年学术成果最高奖);2005年获第一届中国青年法律学术奖(法鼎奖)银奖;2006年获司法部优秀法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书摘


       目录
      
       上编 刑法总论
      
       第一章 刑法的基础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刑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 犯罪论体系
       第一节 犯罪的观念
       第二节 犯罪论体系的历史
       第三节 犯罪论体系的比较
       第四节 本书的犯罪论体系
       第五节 犯罪构成的分类
      
       第三章 该当性
       第一节 该当性概述
       第二节 行为理论
       第三节 实行行为
       第四节 危害结果
       第五节 因果关系
       第六节 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第四章 违法性
       第一节 违法性概述
       第二节 正当防卫
       第三节 紧急避险
       第四节 其他阻却违法事由
      
       第五章 有责性
       第一节 有责性概述
       第二节 责任能力
       第三节 故意与过失
       第四节 期待可能性
      
       第六章 未完成罪
       第一节 未完成罪概说
       第二节 犯罪预备
       第三节 犯罪未遂
       第四节 犯罪中止
      
       第七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定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处罚
      
       第八章 单位犯罪
       第一节 单位犯罪概述
       第二节 单位犯罪的定罪
       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处罚
      
       第九章 罪数形态
       第一节 罪数形态概述
       第二节 单纯一罪
       第三节 法定一罪
       第四节 处断一罪
       第五节 数罪的类型
      
       第十章 刑罚概说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
       第二节 刑罚的体系
       第三节 非刑罚处理方法
      
       第十一章 刑罚裁量
       第一节 刑罚裁量概述
       第二节 累犯
       第三节 自首
       第四节 立功
       第五节 数罪并罚
      
       第十二章 刑罚执行
       第一节 刑罚执行概述
       第二节 缓刑
       第三节 减刑
       第四节 假释
      
       第十三章 刑罚消灭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
       第二节 时效
       第三节 赦免
      
       下编 刑法各论
      
       第十四章 刑法各论概说
       第一节 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第二节 刑法各论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法条竞合
       第四节 刑法各罪的分类
      
       第十五章 对个人法益的犯罪Ⅰ: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一节 侵犯生命、健康权利的犯罪
       第二节 侵害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
       第三节 侵害行动自由的犯罪
       第四节 侵犯名誉、人格的犯罪
       第五节 侵犯民主权利的犯罪
       第六节 破坏婚姻家庭的犯罪
      
       第十六章 对个人法益的犯罪Ⅱ: 侵犯财产罪
       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
       第二节 夺取型犯罪
       第三节 交付型犯罪
       第四节 侵占型犯罪
       第五节 挪用型犯罪
       第六节 毁损型犯罪
      
       第十七章 对社会法益的犯罪Ⅰ: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第二节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三节 破坏公用工具、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四节 实施恐怖、危险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五节 涉及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犯罪
       第六节 责任事故型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十八章 对社会法益的犯罪Ⅱ: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十九章 对社会法益的犯罪Ⅲ: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节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第四节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六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八节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第九节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第二十章 对国家法益的犯罪Ⅰ: 侵犯国家作用的犯罪
       第一节 贪污贿赂罪
       第二节 渎职罪
      
       第二十一章 对国家法益的犯罪Ⅱ: 侵犯国家存立的犯罪
       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节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三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