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理想之光——“我与巴金”征文(2008年)获奖作品集
作者:
陈思和 华金标 主编
定价:
25.00元
页数:
387页
ISBN:
978-7-309-06672-2/H.1340
字数:
367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9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 言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一代文学巨匠巴金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小说、散文、随想,他以诸多的文学样式、广阔的生活题材和真诚的思想情感,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一个世纪的历史画卷和生活图景。他笔下,无论是精彩的故事情节,还是丰富的人物形象,无不饱蘸着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也渗透着作者本人对生活、对生命意义的体悟。他用自己的思想艺术魅力,发自肺腑的真情和对人类深沉的爱,点燃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心,唤醒了他们的良知、人性和爱,他的文学作品感染和影响了几代青年的人生。
       巴金先生的《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和《随想录》等文学作品,曾给过我许多人生的感悟和启迪,时时激励着我,努力去做一个真诚、坦率、爱憎分明、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人。
       我喜欢巴金的文学作品,更敬仰巴金如蓝天一般透明的性格和为人。他特别喜欢和青年读者交谈,而且谈得是那么的亲切、坦率,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爱憎、所思所想,他在给一个青年学生的信中说过“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是啊,23年前,巴金老人在给无锡钱桥中心小学10位“寻找理想”孩子的回信就是那么情深意切、心灵坦诚:“任何时候在我的前面或远或近,或明或暗,总有一道亮光。不管它是一团火、一盏灯,只要我一心向前,它会永远给我指路。……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上的尘垢,我的心里又燃起了热爱生活、热爱光明的火。火不灭,我也不会感到‘内部干枯’……”这是一位世纪老人对百年人生的感悟。在娓娓道来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老人对孩子们的挚爱之情和热切的期望,至今读来,我们仍能触摸到老人那颗金子般的心和力透纸背的人格力量。它时时激励着孩子们在不断完善自我中,走向人生的辉煌。
       如今,巴金老人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的文学著作、人格品质以及对理想执著追求的精神却永存于世,活在人们的心中。
       为了怀念巴金先生,倡导为理想献身的时代精神,上海巴金研究会和无锡钱桥中心小学联合举办“理想之光——我与巴金的一本书(一篇文章、一句话)”征文活动。该活动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大量的征文来稿,从不同的侧面,与世纪老人展开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有倾诉缅怀之情的,有畅谈人生理想的,有叙述读书感悟的,有抒发生命体悟的……在时空的对接中,在心灵的交互中,孩子们敞开思想,倾诉情感,其童心是那么的纯净,其感情是那么的真诚,其理想是那么的多彩,令人动容、忘我、欣慰。
       从这本获奖征文的结集中,我读着孩子们的真情告白,感知着孩子们的思想情愫,想了很多很多……
       面对当今改革开放的大潮,学校的德育工作为何如此苍白无力?孩子们的行为为什么总合不上教师告知的节拍?细细想来,其关键还在于我们的教师没有真正读懂孩子们的心,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和需要。如果,我们都能像巴金那样深情地关注我们的孩子,真正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我想你定会发现,那是一片多么蔚蓝、纯净、透明的天空。摒弃简单告知的道德说教,搭建平等、民主、真诚对话的平台,让孩子们在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感知、体悟为人之道,确立公德之心,融时代精神和历史使命于人生的理想之中,最终走向人格完美的境界,这不仅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也是现代学校德育工作值得认真关注和思考的现实命题。
       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永不放弃对人生理想的追寻,这也许是巴金文学给青年人心中所燃起的那把不灭的火;以情燃情,真诚相待,永远怀有一颗期待之心去面对我们的青年一代,这也许是巴金老人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路的那“一盏灯”吧!
      
       杨新伟(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局长)
       2008年4月22日
      

作者简介

书摘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