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传染病学(第四版)
作者:
翁心华 张婴元 主编
定价:
53.00元
页数:
402页
ISBN:
978-7-309-06375-2/R.1058
字数:
627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9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该书配有ppt课件,详情请看我社教学服务网 http://edu.fudanpress.com
      
       本书系统介绍了我国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的基本知识。
       全书共分8章3个附录,分别为总论、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深部真菌病、寄生虫病和其他。其他部分包括发热、医院感染、感染性休克、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临床微生物学、传染病与生物恐怖。该部分内容多为综合性资料、综合征或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为多种感染性疾病所共有。此外,鉴于传染病学发展的新动态,一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也列入本书。附录包括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作者简介


       翁心华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传染病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内科学会及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感染病杂志》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科(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之一。从事感染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是国内著名感染病学家之一。曾参与国家“863”、“973”、“十一五”攻关等多项重大传染病研究项目,在国内以及国际重要杂志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作为“囊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课题研究成员获卫生部科学技术成果乙等奖,“对链球菌以及结核病的研究”也分获上海市科学进步二、三等奖。长期从事传染病学教学研究,主编或副主编多部《传染病学》教材,是第11、12、13版《实用内科学》副主编,《现代感染病学》主编,并参加编写其他大型专业书籍20余部。
      
      
       张婴元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至该校附一医院(现华山医院)传染病科,1972年至该院抗生素临床应用室继续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1984—1985年获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附属医院进修临床药理。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内科(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之一、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抗感染药临床评价及临床药理研究、细菌耐药性防治研究。擅长于感染性疾病诊治,包括疑难重危感染者的救治。承担并完成有关感染病诊治、抗感染药合理应用及细菌耐药性防治等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l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科研项目获奖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先后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感染化疗学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临床医学》编委。数十年来从事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等的教学工作,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近20名,编写大型参考书8本,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40余篇。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传染病的特征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第三节 传染病的诊断
       第四节 传染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章 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
       第二节 麻疹
       第三节 水痘
       第四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五节 病毒性肝炎
       第六节 脊髓灰质炎
       第七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八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九节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第十节 狂犬病
       第十一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十二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
       第十三节 艾滋病
       第十四节 天花
       第十五节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第三章 立克次体病
       第一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
       第二节 地方性斑疹伤寒
      
       第四章 细菌性疾病
       第一节 白喉
       第二节 百日咳
       第三节 猩红热
       第四节 伤寒与副伤寒
       第五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
       第七节 霍乱
       第八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九节 化脓性脑膜炎
       第十节 鼠疫
       第十一节 布鲁菌病
       第十二节 炭疽
       第十三节 结核病
       第十四节 厌氧菌感染
       第十五节 败血症
      
       第五章 螺旋体病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
       第二节 莱姆病
      
       第六章 真菌性疾病
       第一节 念珠菌病
       第二节 曲霉病
       第三节 隐球菌病
       第四节 肺孢菌病
      
       第七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阿米巴病
       第二节 疟疾
       第三节 弓形虫病
       第四节 日本血吸虫病
       第五节 并殖吸虫病
       第六节 华支睾吸虫病
       第七节 姜片虫病
       第八节 绦虫病与囊虫病
       第九节 包虫病
       第十节 类圆线虫病
       第十一节 丝虫病
       第十二节 旋毛虫病
       第十三节 钩虫病
       第十四节 蛔虫病
       第十五节 蛲虫病
      
       第八章 其他
       第一节 发热
       第二节 医院感染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六节 抗病毒药物
       第七节 抗寄生虫药物
       第八节 临床微生物学
       第九节 传染病与生物恐怖
      
       附录1 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附录2 小儿各种预防接种实施程序表
       附录3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书评       

加强传染病学教育,应对新老传染病挑战——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传染病学》

尹春燕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与各种疾病顽强地作斗争,其中最恐慌的是大范围的传染性疾病。历史上曾有多次灾难性的传染病流行,如天花、鼠疫、白喉,但最终都败在人类的智慧和勇气面前。尤其是抗生素和疫苗的问世,使伤寒等多种传染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传染病的危险似乎渐渐远离,然而人类与之的斗争是无止境的。近30年来,一些已被征服的传染病如结核、鼠疫、白喉等古老传染病卷土而来,重新向人类发起挑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与此同时,艾滋病、登革热、莱姆病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非典”)等新发传染病也接连不断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短短几年中,人们就目睹了一系列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病。2001年生物恐怖主义分子通过邮件寄送高品质的炭疽芽胞粉,在人群中散布炭疽,制造恐慌;2003年中国暴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非典”),造成数千人感染,数百人死亡;2004年以来禽流感仍在多个国家侵袭不断;2009年4月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墨西哥出现,并迅速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宣布将其警戒级别升至6级(即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最高级)。至今世界各国仍处于高度戒备和严密监控中。现实告诉我们,全球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可以独善其身,这需要全球共同面对。此外,各型病毒性肝炎、麻疹、伤寒、痢疾等经典传染病目前仍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多发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新、老传染病的挑战,越来越凸显出传染病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是培养合格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一环。
       《传染病学》(第四版)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医科大学6所院校的传染病学专家共同编写,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充分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宗旨。本书编写阵容强大,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主编翁心华教授,长期从事于传染病学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另一位主编张婴元教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重点学科内科(传染病)学科带头人之一。
       全体编撰人员在认真分析了前几版《传染病学》的特点及广大师生的反馈意见,充分比较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缺点,从而确定了本教材如下的特点。
       1、适应传染病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在保持前几版教材特点的基础上,树立精品意识,进一步强化教材编写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新颖性。
       2、本书章节设置既强调重点突出、以经典内容为主,又体现与时俱进的理念。对经典传染病的阐述系统、全面而重点突出。全书共分8章3个附录,分别为总论、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深部真菌病、寄生虫病和其他,内容涵盖了我国常见传染性疾病。尤其对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霍乱、血吸虫病等对我国人民健康威胁较大的重要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有较深的阐述。对再发以及新发传染病均有涉及。2003年新出现的“非典”已被国家列入乙类传染病,本教材有专门章节介绍;此外,由于近年来国际恐怖分子有利用炭疽、天花等病原体搞生物恐怖活动的可能性,因而把原已删除的“天花”重新列入,并在其他部分中增加了“传染病与生物恐怖”一节,有助于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最新动态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3、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对临床常见的感染病及其相关综合征专门进行介绍。结合临床实践,本教材增设了深部真菌病一章,包括隐球菌病、念珠菌病和肺孢菌病;此外,在其他部分对医院内感染、感染性休克、发热等疾病或临床情况均有系统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感染性疾病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了解传染病学发展的趋势。
       4、对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物进行系统介绍。本书主编单位是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抗生素监测中心之一,多位作者是该领域国内权威,因此在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原则以及常见药物特性的介绍上也颇为系统和深入,这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此外,对抗病毒药物治疗和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原则和常见药物都作了介绍。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