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从.2010年研究生专刊
作者: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主编
定价:
25.00元
页数:
195页
ISBN:
978-7-309-07271-6/H.1475
字数:
419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0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外国文学及文化研究
      
       《伊坦·弗洛美》中的异化主题 徐晓林
       一个南方女郎的冰宫雪国之旅:小析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冰雪宫殿》 黄少婷
       菲茨杰拉德对美国富裕阶层的批判 江艳妍
       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的颠覆性发展 邬璟璟
       《蝴蝶君》
       ——对性别和种族固有模式的颠覆 张建
       陌生的蝴蝶夫人: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在《蝴蝶君》中的实践 王 习
       宗教嘲讽的意图
       ——探究《帕克的后背》 江吉娜
       知识认知方式的变革
       ——以福柯与贝克特为例 胡怡君
       从《诺桑觉寺》看奥斯丁的小说观念 任远
       艾德娜和肖邦的进步与困境 袁仑
       身为艺术家的批评家
       ——奥斯卡·王尔德其论、其文、其人 包慧怡
       “恶之花”:浅议两位法国作家笔下的上海 尉晓娟
       色彩蕴含的矛盾
       ——论小说《红与黑》书名的象征意义 朱媛
       诗也?真也?
       ——论格拉斯自传作品《盒式相机》 张梦霞
       从童话要素和两面性角度分析《第672夜的童话》 赵沛然
       《万叶集》七夕和歌中的中国思想
       ——以牛郎织女会面的交通工具“船”为中心 朱一飞
       也谈藤屋市兵卫的理性主义
       ——《日本永代藏》中的藤市 袁 圆
      
       语言学与教学研究
      
       论完成式的形与义 徐贝贝
       汉语“给”字双宾句式的扩展
       ——兼谈其对无指代词双宾句式形成的影响 湛朝虎
       作格与完成体助动词的选用 王萌
       理想认知模式与人类社会关系刍议 刘莉
       “heart”的认知模型构建 赵学德
       隐喻的关联性与认知分析 宋旸
       “丫叉法”探究 王世钰
       从认知角度看词汇法对教学的启示 杜方圆
       从语义角度考察《韩国语教程》中助格助词的使用情况 孙宇琼
       中国学生学习韩语的优势
       ——韩语汉字词漫谈 王程敏
       浅议俄语形容词长、短尾的运用 吕 中
       从俄汉语“死亡”委婉语的表达探究俄汉民族死亡观异同 吕豪爽
       俄汉语常用脏话的文化色彩对比 徐幔
      
       辞典及翻译研究
      
       含英吐华
       ——论双重文化视阈中的张爱玲的翻译 蔡健
       浅谈林纾与口译者的合作翻译模式 高攀
       种子移植
       ——论中国古诗英译 胡 静
       咀英嚼华
       ——李清照《如梦令》五个英译版本的比较 吴嘉茜
       不忠之美
       ——浅议林译书名的翻译 熊茜超
       文字的艺术
       ——试论释义派翻译理论的“忠实”标准在文学翻译中的困境 谈珩
       韩汉语法成分和语序的比较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战敏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