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
作者:
〔美〕莱文森 著 何道宽 译
定价:
35 元
页数:
284页
ISBN:
978-7-309-08053-7/G.974
字数:
302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1年5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莱文森中文版序
      
       《软利器》论一种轻盈、透明、无质无形连人手也难以把握的力量。它在我们使用的传播技术里流动,并使之激活。这个力量就是信息,信息是每一种刚性物质媒介流通和存在的理由,这样的媒介包括纸媒书、电视机和iPad平板电脑。凡是理解媒介属性、演化及其对生活各方面影响的人,无不胜人一筹,多一优势。凡是不如此了解媒介的人都身处危崖之边,难免坠入万丈深渊。
       这一强大而柔软的利器是在媒介里流通的信息,其主要特征是对我们产生影响,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一种媒介都像一个生物有机体,其运行功能和生存都由我们进行选择,而不是由自然来选择。我们选择媒介的依据是: 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延伸我们生物有机体传播的能力,在多大程度上维持我们面对面交流的能力或前技术传播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我在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中提出“人性化趋势”(anthropo[人]+tropic[趋势])理论。自此,我将其作为媒介研究的入门课和高级课的授课内容。
       媒介在形塑我们的生活中产生的影响,决定我们如何生活与工作,这可以称为“媒介决定论”(media determinism)。比如在《软利器》里,我考察印刷机如何使“发现的时代”(Age of Discovery)成为可能,即如何“决定”了“发现的时代”。
       大约在公元1000年,维京人就到了新世界。然而,等到哥伦布的儿子迭戈(Diego)发表他父亲1492年的航海探险后,新世界的发现才启动了探索的时代(Age of Exploration),并使世界各地为之一变。这是《软利器》探索的“媒介决定论”的诸多例证之一。请注意,“媒介决定论”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不是“a”产生“b”,不是在一个人的头上倒一杯水(“a”),结果使其头发打湿(“b”)。水与头发的那种决定关系是“硬”决定论,即“a”使“b”发生。相反,媒介决定论是“软”决定论,印刷机(“a”)使发现的时代(“b”)成为可能,但印刷机仅仅是发现的时代来临的因素之一,显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哥伦布使用的航船和指南针就在起作用。想一想电梯和摩天大厦的关系,你就能非常清楚地看到“软”决定论是何关系: 电梯(“a”)对摩天大厦(“b”)必不可少,但盖高楼的技术对摩天大厦也不可少。“软”决定论在形塑我们这个世界里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这正是本书命名为《软利器》另一个原因。
       《软利器》成书于1997年夏天,书中预测的大量趋势已然成为现实,尤为重要的预测是随时随地能获取世界一切信息的能力。实际上,我在博士论文《人类历程回放: 媒介进化理论》(Human Replay: 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里已经做了这一预测。当然,我无法预测实际使用的设备和系统是什么;智能手机、iPad平版电脑、推特网(Twitter)、脸谱网(Facebook)和优视网(Youtube)是近十年来才出现的至为重要的媒介。我在2009年问世的《新新媒介》(New New Media)里分析并描绘了这些媒介。《新新媒介》可以被认为是《软利器》的续篇,《软利器》可以被认为是《新新媒介》的前篇。这些新技术和新系统最重要的影响是: 它们正在把每一位消费者(读者、听者和观者)变为生产者。
       马歇尔·麦克卢汉使我和其他媒介学者认识到: 媒介并不是信息或内容的消极传输器。在这一点上,他的贡献超乎20世纪的任何思想家——实际上他胜过历史上的任何思想家。我们说印刷机促成探索的时代和宗教改革(因为印刷机把《圣经》送到人们的手里,使他们不必聆听教会的布道也能理解宗教)。我们研究这一类“软”决定论,就是在沿着麦克卢汉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
       麦克卢汉先知先觉,洞悉事物及其关系。他说大众媒介把世界变成“地球村”,就预见到今日世界由互联网连接起来的互动性。他指出复印术把作者变成出版人。他预见到今天的优视网和推特网使消费者成为生产者那种初露端倪的迹象。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麦克卢汉著书立说,完成了以上预测,但他的预见远不止于此。
       2011年,我们将纪念他的百年诞辰。2011年秋,我将在布鲁塞尔的纪念会上作主旨讲演,探讨麦克卢汉的思想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他用格言警句的“载体”表达思想,他的写作形式预示着推特网上微博的兴盛和脸谱网上简明的文风。
       请容我感谢何道宽先生,赞许他将《软利器》的译作奉献给中国人民。10年来,他呕心沥血,以如椽之笔将我的著作介绍给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人民。
      
       保罗·莱文森
       2010年11月于纽约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美国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大学教授、社会批评家、音乐人,在科幻文艺和媒介理论两方面卓尔不凡,在音乐上小有成就。
       以学海而论,他相当完美地实现了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
       以学术而论,他发表的论文数以百计,多半涉及传播和技术的历史和哲学;媒介理论著作9部: 《思想无羁》、《软利器》、《数字麦克卢汉》、《真实空间》、《手机》、《莱文森精粹》、《学习赛博空间》、《捍卫第一修正案》和《新新媒介》。他的理论著作,大部分已在国内翻译出版。
       以文艺成就而论,他创作了科幻作品20余种,其中长篇5部: 《丝绸密码》、《松鼠炸弹》、《记忆的丧失》、《出入银河系》和《拯救柏拉图》;出版音乐专辑《双重押韵》。
       以学术地位而论,他曾任美国科幻协会会长、现任媒介环境学会顾问,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其科幻作品屡获美国和世界级大奖或提名奖。
       莱文森继承和发扬了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和波斯曼(Neil Postman)的社会批评,他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上发表的访谈和文章数以百计。
       莱文森是媒介环境学派的新锐人物,是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他的学术地位还在上升。
       明年7月21日是麦克卢汉诞辰100周年,莱文森将是欧美多场纪念会上的明星,风头不逊麦克卢汉的儿子埃里克·麦克卢汉(Eric McLuhan)。
      
       译者介绍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资深翻译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30 年,著作和译作40余种,逾1200万字。著作有《中华文明颉要》( 汉英双语版) 、《创意导游》( 英文版) 。电视教学片有《实用英语语音》。译作逾40种,要者有: 《思维的训练》、《文化树》、《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精粹》、《数字麦克卢汉: 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交流的无奈: 传播思想史》、《麦克卢汉: 媒介及信使》、《思想无羁: 技术时代的认识论》、《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手机》、《真实空间》、《麦克卢汉书简》、《传播与社会影响》、《新政治文化》、《麦克卢汉如是说》、《媒介环境学》、《技术垄断》、《模仿律》、《莱文森精粹》、《游戏的人》、《与社会学同游》、《伊拉斯谟传》、《中世纪的秋天》、《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传播学批判研究》、《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重新思考文化政策》、《17 世纪的荷兰文明》、《裸猿》、《人类动物园》、《亲密行为》、《超越文化》、《无声的语言》、《传播学概论》( 施拉姆) 、《新新媒介》、《软利器》等。长期在学术报刊上发表一系列专业论文,要者有《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比较文化之我见》、《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崇“ 二” 的心理定势》、《试论中国人的隐私》、《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论非言语交际》、《比较文化的新局面》、《水向高处流》、《媒介即是文化——麦克卢汉媒介思想述评》、《麦克卢汉在中国》、《和而不同息纷争》、《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多伦多传播学派的双星: 伊尼斯与麦克卢汉》、《天书能读: 麦克卢汉的现代诠释》、《麦克卢汉的学术转向》、《我们为什么离不开纸媒体和深度阅读》、《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一》、《游戏、文化和文化史——〈游戏的人〉给当代学者的启示》、《破解史诗和口头传统之谜:〈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评析》等。

书摘


       目 录
      
       译者前言
       莱文森中文版序
       莱文森前言
      
       1 绪论
       1.1 信息技术之重要
       1.2 媒介决定论:硬决定论与软决定论
       1.3 人的选择走向
       1.4 无心插柳的革命
      
       2 第一种数字媒介:字母表与一神教的兴起
       2.1 知识垄断及其猜忌心重的监护人
       2.2 用作权杖的字母表
       2.3 信息革命的自我觉醒
      
       3 印刷媒介催生近代社会
       3.1 中国的发明对近代欧洲的贡献
       3.2 “号外!号外!快看!”——报纸发现美洲
       3.3 作为知识引擎的印刷术
       3.4 公共教育存在的缘由
       3.5 信息的资本化
      
       4 摄影的时代与永恒的影像
       4.1 摄影术的完美构图
       4.2 镜头中的污点
       4.3 影像不朽
       4.4 跨越时间的凝视
       4.5 主观性的迁移
      
       5 电报:可疑的信使
       5.1 赫耳墨斯的两面性
       5.2 对电报的怀疑:信鸽、电报与19世纪50年代的生物技术
       5.3 对媒介的不公批评
       6 电话:吵闹的玩具
       6.1 命途多舛
       6.2 私密场所里的公开化
       6.3 亲密空间的外表化
       6.4 电话精灵及其批评者
      
       7 电灯光:书籍的佳友
       7.1 延伸白昼的媒介
       7.2 平装书的回应
       7.3 文本的电子解放
      
       8 广播:大众收听的媒介
       8.1 线性的终结
       8.2 广泛的审查
       8.3 丘吉尔与罗斯福、希特勒与斯大林: 广播巨头
      
       9 媒介的适者生存:适应人类生境的广播、电影与电视
       9.1 脆弱的共生广播网
       9.2 蒙太奇之后,摇滚乐施以援手
       9.3 “偷听”媒介的自然生境
       9.4 第三个例证,在摄影术的两条道路中寻求圆满的生境
      
       10 补救性媒介:以录像机和窗户为例
       10.1 即时性的补救措施
       10.2 计算机之前的媒介演化:窗户的补救性媒介
      
       11 文字处理与写作高手
       11.1 媒介生产的革命
       11.2 去除准柏拉图式的滞后现象
       11.3 无限修改之可能及其后果
      
       12 在线作者:出版人和书店
       12.1 计算机:传播的引擎
       12.2 在线社区:思想的市场
       12.3 反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守门人陷入困境
      
       13 超文本与作者/读者的角色置换
       13.1 超文本:来往的路径
       13.2 作者:预设能力的减弱
       13.3 超文本:小说与非小说
      
       14 开放的网络及其敌人
       14.1 蒲公英的生命力
       14.2 《传播风化法》、“童锁”芯片和其他法律
       14.3 在线儿童
      
       15 20世纪的屏幕
       15.1 电脑屏幕不是电视
       15.2 新的在线面孔:交互性、友好性及其他
       15.3 召之即来的世界
      
       16 纸张的未来
       16.1 从传真得出的结论
       16.2 用于经验证书的纸张
       16.3 书籍、报纸和日益便利的媒介
       16.4 谁将拥有纸媒印刷品的版权
      
       17 电子水印:数字时代知识产权的高身段亮相
       17.1 知识产权简史:起源、体现及困难
       17.2 数字化的复杂问题
       17.3 免费信息的主张
       17.4 信息也许想要自由,但信息的创造者仍需要吃饭
       17.5 知识产权与匿名的终结
       17.6 什么产权不在保护之列
      
       18 真实生活里的人工智能
       18.1 蛋白质沙文主义的危险
       18.2 黑猩猩、程序及计算机
       18.3 人工智能与金科玉律
      
       19 你触摸不到赛博空间里的东西
       19.1 知识的感觉:人对地球、火星及深空的认识
       19.2 速溶咖啡与信息传递
       19.3 临别一杯,互道尊重
      
       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