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社会心理学导论
作者:
孙时进 编著
定价:
36 元
页数:
420页
ISBN:
978-7-309-07407-9/C.149
字数:
409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1年5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整合社会心理学的体系,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历程的评析,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心理学的一些最基本的范畴与理论,介绍了该领域及相关领域的许多有代表性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分析了介入人类社会生活的诸多心理因素或现象,力图从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从而对人类的种种社会活动的影响,揭示出心理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书适合作为大专院校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多媒体电子课件,相关专业的教师可以登录复旦大学出版社网址(http://www.fudanpress.com.cn),点击进入教学服务网下载该电子课件。

作者简介


       孙时进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理事长(法人代表),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出版《社会心理学》、《心理学概论》、《管理心理学》等著作;发表论文多篇。教学领域: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研究兴趣:人本主义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以及超个人心理学;掌握技术:团体心理咨询、催眠和内观疗法的理论与技术等。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度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二、心理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三、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四、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况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二、具体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第五节 社会心理学的叙事方式
       一、传统的分类逻辑
       二、学科还是学派
       三、社会心理学的价值和使命
       四、社会心理学应该如何叙事
      
       第六节 整合社会心理学的途径
       一、对研究目的与范式的反思
       二、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可能途径
       三、进化论的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三、社会化的作用
      
       第二节 基因、文化与社会化
       一、基因、进化与社会化
       二、社会文化与社会化
      
       第三节 人的社会化历程
       一、社会化的终身性
       二、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
      
       第四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理论概述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体现
      
       第五节 社会化的主体
       一、家庭
       二、学校
       三、同龄群体
       四、大众传播工具
      
       第六节 社会化与个性化
      
       第三章 社会认知
      
       第一节 认知的主体——情绪、经验等对认知过程的贡献
       一、主体的价值观念对认知过程的影响
       二、主体的原有经验对认知的影响
       三、主体情感状态对认知的影响
      
       第二节 认知的客体与对象
       一、面孔
       二、体态
       三、语言——大脑进化的副产品?
      
       第三节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一、印象形成的过程
       二、认知情境对认知的影响
       三、社会判断
      
       第四节 对另一个他者——自我的认知
       一、自我认知的客体与对象
       二、自我
      
       第五节 人脑的“死机”还是进化——偏差与偏见
      
       第四章 态度与态度变化
      
       第一节 什么是态度
       一、态度的概念
       二、态度的主要特征
       三、态度是如何形成的
       四、生活中的态度
      
       第二节 态度的测量
       一、量表法
       二、其他方法
      
       第三节 态度和行为
       一、能否通过态度预测行为
       二、行为是否影响态度
      
       第四节 态度的改变
       一、相关理论研究
       二、态度改变的方法
       三、态度转变的伦理问题
      
       第五节 偏见
       一、偏见及其特征
       二、偏见产生的原因
       三、偏见持续的原因
       四、偏见的消除
      
       第五章 归因理论
      
       第一节 什么是归因
       一、海德的常识心理学理论
       二、维纳的归因理论
       三、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四、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第二节 传统的归因研究
       一、对他人和自我的归因
       二、归因偏差
       三、归因偏差的共同根源
      
       第三节 传统归因理论应用与局限
       一、归因理论的实际应用
       二、归因理论的局限
      
       第四节 进化与归因
       一、归因——最初的经验获得机制
       二、部分理性——归因偏差的一种解释
      
       第六章 人类的攻击性
      
       第一节 什么是攻击
      
       第二节 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一、关于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二、关于攻击行为的本能理论
       三、关于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
       四、关于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五、攻击行为与进化心理学
      
       第三节 减少攻击性行为的途径
       一、惩罚
       二、宣泄
       三、榜样的力量
       四、感情净化
       五、转化
      
       第七章 利他行为
      
       第一节 利他行为概述
      
       第二节 关于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进化理论:本能与基因
       二、社会规范理论:责任与公平
       三、社会交换理论:成本与报酬
       四、学习理论:强化和观察学习
       五、决策理论
      
       第三节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情境因素
       二、个体因素
      
       第八章 人际吸引与亲和
      
       第一节 我们为何彼此走近
       一、生存论:亲近以求生存
       二、本能论:人类生而相互亲近
       三、社会交换理论:亲近以图社会酬赏
       四、社会比较理论:亲近以评估自我
       五、实验发现:恐惧引发了亲近需求
      
       第二节 人际吸引的规律
       一、我们被怎样的人吸引
       二、我们寻求怎样的关系
      
       第三节 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
       一、从零点接触到单相识阶段
       二、从单相识到表面性接触阶段
       三、从表面性接触到亲密阶段
      
       第九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什么是群体
      
       第二节 群体行为的进化
       一、群体现象
       二、群体选择与利他行为
       三、内群体效应
       四、群体合作与竞争
      
       第三节 群体压力与规范
      
       第四节 群体凝聚力
       一、凝聚力的性质
       二、群体凝聚力的测量
       三、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四、群体凝聚力的后果与表现
       五、群体凝聚力的负功能
      
       第五节 群体决策与问题的解决
       一、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
       二、群体决策的类型及意义
       三、群体决策的局限性
       四、极端性转移
      
       第十章 社会影响和相符行为
      
       第一节 社会影响概述
       一、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二、社会影响的反应机理
      
       第二节 从众
       一、从众的概念与实验研究
       二、人们为什么从众
       三、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第三节 顺从和服从
       一、顺从
       二、服从
      
       第四节 模仿、暗示和感染
       一、模仿
       二、暗示
       三、感染
      
       第五节 时尚、流言和舆论
       一、时尚
       二、流言
       三、舆论
      
       第十一章 环境与都市心理
      
       第一节 个人空间和领域性
       一、距离与个人空间
       二、个人空间的影响因素
       三、什么是领域性
      
       第二节 拥挤
       一、什么是拥挤
       二、有关拥挤的理论
       三、拥挤和动物
       四、拥挤和人类
      
       第三节 噪音
       一、什么是噪音
       二、短期噪音与长期噪音
       三、对噪音的预见
      
       第四节 城市生活
       一、生活环境
       二、住宅环境
      
       第五节 进化的视角
       一、领域性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
      
       第十二章 广告与消费者心理
      
       第一节 充斥生活的商业广告
       一、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
       二、商业广告怎样影响消费者
      
       第二节 谁把广告灌输给我们
       一、百家争鸣的广告媒介
       二、选择合适的广告媒介
      
       第三节 吸引力的最大化
       一、如何利用消费者心理
       二、广告界的新宠——情感广告
       三、广告的效度测定
      
       第四节 别让广告蒙住了双眼
       一、生态理性指导的消费行为
       二、可预期的非理性
      
       第十三章 爱情与婚姻心理
      
       第一节 爱情是什么
       一、爱情的定义
       二、爱情的心理结构
      
       第二节 婚姻中的爱情观
       一、从恋爱到婚姻
       二、婚姻中爱情的误区
      
       第三节 择偶心理
       一、择偶的心理机制
       二、选择怎样的配偶
       三、进化视角的择偶机制
      
       第四节 夫妻关系
       一、美满婚姻的条件
       二、婚姻类型
       三、夫妻心理与行为冲突的原因
      
       第五节 怎样调适不理想的婚姻
       一、婚姻审视的必要性
       二、不理想婚姻的调适
       三、走向和谐的最后斗争
      
       第十四章 团体心理辅导
      
       第一节 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
      
       第二节 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简史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探索期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期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现状
      
       第三节 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
       一、团体心理辅导过程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一般方法
       三、小组活动中的常用游戏
       四、小组活动实例
      
       第十五章 身心健康
      
       第一节 健康:生理与心理的指标
       一、疾病的种类
       二、完整的健康概念
      
       第二节 不同心理学流派关于健康的视角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行为主义观点
       三、人本主义观点
      
       第三节 压力与身心疾病
       一、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
       二、知觉压力与归因理论
      
       第四节 几种疾病的社会心理分析
       一、身心疾病的社会心理分析
       二、神经症的社会心理分析和治疗
      
       第五节 改善健康之道
       一、身心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人生态度与身心健康
       三、健全人格与身心健康
       四、人际交往与身心健康
       五、社会支持
      
       第十六章 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化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与人的现代化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人的现代化
      
       第三节 全球化及其应对
       一、全球化的定义与表现
       二、全球化与赢者通吃
       三、心理学角度的全球化应对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