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符号学与跨文化研究
作者:
丁尔苏 著
定价:
30 元
页数:
180页
ISBN:
978-7-309-07320-1/H.1492
字数:
170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1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上编专门论述索绪尔、皮尔士、叶姆斯列夫、巴尔特等现代符号学史上应该提及的重量级人物。除了理论探索之外,收入上编的还有几篇应用性文章,它们是“皮尔士符号理论与汉字分类”、“论诗性逻辑”、“重建隐喻与文化的联系”和“神话制作及其社会/心理功用”。
       下编所含的论文同样可以归入“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这两大类。前面四篇文章分别讨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化相对论、审美判断标准和文学经典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学术立场或倾向,余下的是对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的具体分析。两类文章加在一起,构成所谓“跨文化研究”,或者叫“中、西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


       丁尔苏,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曾执教于苏州大学和北京大学,现任香港岭南大学英文系教授。学术成果包括:《超越本体》、《语言的符号性》、《现代悲剧》(译著)、Parallels, Interactions, Illuminations: Traversing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ies of the Sign,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文学理论、符号学。曾担任加拿大《符号学书评》杂志编委和副主编(1997-2000)、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理事(2000-2004),在欧美多家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英文论文数十篇。

书摘

目录
      
       序言
      
       上编 符号研究:理论与实践
      
       符号学研究:中国与西方
       符号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
       解构理论之症结谈
       皮尔士的三元符号模式
       皮尔士符号理论与汉字分类
       论“诗性逻辑”
       重建隐喻与文化的联系
       弗莱“象征理论”的符号学解读
       神话制作及其社会—心理功用
      
       下编 文化沟通:中国与西方
      
       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无法沟通”的神话:文化相对论的符号学批判
       康德的幽灵:哈贝马斯美学思想述评
       经典形成的跨文化研究
       对“他者”的挪用:英国文学中关于中国的相反观念
       悲情与炫耀:华人移民文学中相反的叙事策略
       前现代—现代转型的文学再现
       文学市场与叙事策略:高行健个例分析
       英文教育东渐之动因种种
       作为符号资本的“人文精神”
      
       甜蜜的暴力——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译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