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俄罗斯国情简明教程
作者:
赵世锋 编著
定价:
50 元
页数:
321页
ISBN:
978-7-309-07701-8/K.307
字数:
354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1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在俄语教学和研究领域,大家似乎正在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即仅仅掌握好俄语及相应的语言知识并不能保证与俄罗斯人有效的沟通和理解。因为此时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社会、历史、风俗、文化等多种因素造成了不同民族间沟通的障碍。此时仅靠字面上的意思,已经没办法理解其代表的实际意义。
       中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应成为俄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而有关俄罗斯文化及中俄文化间的关系则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俄罗斯文化类课程(主要是俄罗斯概况、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在国内众多俄语院系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课程的开设逐渐多样化,教材的编撰也越来越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由各个兄弟俄语院系教师编著的俄罗斯国情概况类、艺术类和地理历史类等教材已有近10部。
       至此,笔者自投罗网式的论述似乎在证明本书已全然无编著的必要,而实际上,编著本书的动力正是源于越来越多此类教材的阅读,以及复旦大学俄语专业俄罗斯概况实践教学中油然而生的理念和想法,正是这些教材激发了笔者重新编著一本相关教材的想法。
       实际上,每一本教材都有自己的编写理念与思路,而那些优秀教材更有着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好的理论作指导。具体来说,本教材的编写思路如下:
       1. 简史的方法、文化学的视角。对俄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俄罗斯概况课程既要求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又要求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而教学时间却相对有限。很多学校的俄罗斯概况类课程只有一个学期的授课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俄罗斯的历史、地理、社会与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认知,始终是此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和一条能贯穿所有这些知识的主线。
       关键性材料(如典型名词、事件)的选取能够帮助学生以点带面,清晰地认知俄罗斯。早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科斯托马罗夫(В.Г. Костомаров)在其著作《语言与文化》(Язык и культура)中提出的例子能够为理解这一点提供帮助。作者指出,在对外俄语教学过程中,为理解苏联3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只要指出并理解当时诸如集体化、工业化、五年计划等一些典型词汇和现象,人们就能够了解苏联30年代的全新的、社会主义原则下的日常生活。
       同样,俄罗斯国情类教材的编写也应选取各种情况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深入理解来认识俄罗斯。
       材料选取好了,采取什么样的描述方法才能让学生简洁明了地认知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笔者认为,简史的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弄清事件的过程及变迁。
       对于俄罗斯概况的教材来说,仅仅解决了材料和编写方法问题显然不够。作为一门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它涵盖了俄罗斯地理、历史、社会文化以及语言国情等内容,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如串糖葫芦般能将其贯穿起来的线索。
       文化学的视角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俄罗斯地理方面地广人稀、气候寒冷的特点,处于东西方文明交汇下的历史与社会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语言、文化的影响都可以从俄罗斯的民族性这一点来加以解读。如果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俄罗斯的地理、历史进行解读,则能看出其大部分地区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因而各类经济活动成本相对较高,喜欢喝酒等特征;以平原为重要特征的地理特点在历史上使其较易受到外来民族的侵袭,欧亚地理方位则使其受到东西两方面文化的影响,历史上曾出现斯拉夫派与西欧派之争,政治体制中兼有东方专制和西方民主等特征。而这些民族特征又在其社会文化、语言习俗、交际礼仪中得以体现。
       2. 较强的针对性。国内很多俄语院系的俄罗斯概况课安排在低年级进行(复旦大学的俄罗斯概况课安排在大二上半学期),这一阶段的本科生,虽已有一定的俄语基础,但用俄文自由阅读仍有很大的难度(大多数同学的俄语学习为零起点),全俄文编写的教材必然会影响他们对俄罗斯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内容的理解,这显然与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相悖。不过,这门课的教学对象又是来自俄语专业的同学,单纯的中文文本也不合适。
       关键词用俄文注出,关键性事件的俄文延伸阅读的方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不但有助于俄语专业学生俄罗斯文化国情知识的理解掌握,对于其中相应的俄文关键词、知识背景,甚至俄文能力的提升亦有帮助。
       3. 图文并茂,力求简练。区别于其他俄罗斯概况类教材,本教材在文本中大量使用了图片作为其文字材料的佐证,试图以此种形式展现给读者以具体形象,从而加深其理解,帮助其记忆。在行文方式上,以不影响文本内容为前提,抛繁就简,力求简练易懂且重点突出。
       最后,笔者对曾为本教材提出宝贵意见,并推荐申请复旦大学出版基金的郑体武教授、阎国栋教授等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本教材的编撰过程中,部分引用了俄罗斯联邦统计局的相关统计数据、辅仁大学俄罗斯文化课程的观点、维基百科和俄联邦驻华大使馆网站上的材料。在复旦俄文系任教的俄罗斯专家季亚科娃(И.А.Дьякова)女士为本书的最终成稿提供了宝贵意见,并对俄文部分做了认真审订,在这里一并致谢!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导论 俄罗斯简况
       一、国家名称的来源
       二、国旗、国徽、国花和国歌
       (一)国旗及其来源、象征和演变
       (二)国徽
       (三)国花
       (四)国歌及其历史演变
       三、俄罗斯的货币
       四、人口、民族、语言与宗教
       (一)人口
       (二)民族
       (三)宗教
       (四)语言
       五、工农业概况
      
       第一部分 俄罗斯地理
      
       第一章 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理特征:面积大、横跨欧亚
       二、气候特征:严寒、干燥
       三、环境特征:广阔的平原、茂密的森林
       (一)平原
       (二)山地、山脉和高原
       (三)河流
       (四)湖泊
       (五)海洋
       (六)岛屿
       四、俄罗斯的地理特点与其民族性格
      
       第二章 自然资源
       一、燃料
       二、金属矿物
       三、森林资源
       四、水力、水产资源
       五、土地资源
      
       第三章 地理区划
       一、自然地理区划
       二、行政区划
       三、经济区划
       四、接壤的国家(附:中俄口岸名称)
       五、主要城市
       (一)莫斯科
       (二)圣彼得堡
       (三)新西伯利亚
       (四)下诺夫哥罗德
       (五)叶卡捷琳堡
       (六)伏尔加格勒
       (七)摩尔曼斯克
       (八)索契
       (九)加里宁格勒
      
       第二部分 俄罗斯历史
      
       第一章 俄罗斯国家的起源
       一、东斯拉夫人
       二、基辅罗斯
       三、蒙古入侵
       四、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五、统一国家的形成
       六、伊凡四世的统治
       七、混乱时代
      
       第二章 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1613—1917)
       一、王朝初建时的状况
       二、18世纪的罗曼诺夫王朝
       (一)彼得一世统治时期
       (二)宫廷政变时期
       (三)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
       三、19世纪的罗曼诺夫王朝
       (一)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期
       (二)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
       (三)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
       (四)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
       四、20世纪初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
      
       第三章 苏联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17—1991)
       一、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
       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
       三、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
       四、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
       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六、附录
       (一)苏联共产党名称的演变
       (二)苏联国家机构构成
       (三)俄罗斯历史上的重大变迁
      
       第四章 当代俄罗斯
       一、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
       (一)叶利钦简介
       (二)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经济
       (三)叶利钦时代的政治
       二、普京时代的俄罗斯
       (一)普京时期的俄罗斯政治
       (二)普京的经济改革
       (三)库尔斯克核潜艇事件
       三、梅德韦杰夫时代的俄罗斯
      
       第三部分 中俄关系简史
      
       第一章 十月革命前的中俄关系
      
       第二章 十月革命后的中苏关系
      
       第三章 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
      
       第四章 延伸阅读: 《中俄商贸结构及动态分析》
      
       第四部分 俄罗斯文化
      
       第一章 俄罗斯文学概览
       一、18世纪之前的俄罗斯文学
       二、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三、苏联文学
       四、当代俄罗斯文学
      
       第二章 俄罗斯艺术概览
       一、俄罗斯绘画艺术简史
       二、俄罗斯音乐简史
       三、俄罗斯舞蹈简史
       四、俄罗斯电影简史
       五、俄罗斯戏剧简史
      
       第三章 俄罗斯的教育与科技概览
       一、俄罗斯教育
       (一)俄罗斯教育发展简史
       (二)俄罗斯教育体系
       (三)俄罗斯教育改革
       二、俄罗斯科技的发展
       (一)古代俄罗斯科技状况
       (二)近代俄罗斯科技的发轫
       (三)苏联科技的发展
       (四)当代俄罗斯科技状况
      
       第四章 俄罗斯新闻媒体概览
       一、当代俄罗斯新闻出版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二、当代俄罗斯主要报刊、电台和电视台
       (一)主要报刊
       (二)主要通讯社
       (三)主要电台和电视台
      
       第五章 俄罗斯体育
      
       第五部分 俄罗斯民俗概览
      
       第一章俄罗斯的主要节日
      
       第二章俄罗斯的风俗习惯
       一、交际礼仪
       二、饮食礼仪
      
       第三章 具有象征意义的民族词汇
       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词汇
       二、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词汇
       三、具有象征意义的颜色词汇
      
       第四章 俄罗斯的特色工艺品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俄罗斯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
       二、获诺贝尔奖的俄罗斯科学家
       三、俄罗斯的诺贝尔和平奖、经济学奖获得者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