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世界经济研究报告.2010
作者:
华民 主编
定价:
28 元
页数:
208页
ISBN:
978-7-309-08525-9/F.1770
字数:
172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1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无疑是现代宏观经济研究的两个核心话题,它们不但决定了长期内人们可以达到的生活水准,而且决定了人们当前必须承受的失业和通胀水平。诚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所言,经济问题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一旦开始思考它们就再也不会对其他问题感兴趣。自从亚当·斯密的开拓性工作以来,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者在经济学土壤上深耕细作,使得人们对经济体系运行规律的认识有了重大的进展。面对周期性爆发的经济衰退,今天的政府可以在各种经济思想的武装下,采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予以反击,从而使人们再也无需承受大萧条期间曾经遭受过的那种苦难。经济研究以及经济发展的形势是如此令人振奋,以至于在1980年代开始的新经济期间,部分经济学家甚至宣称人类已经永远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
         正当人们沉浸在历史上最令人鼓舞的经济繁荣之中,并通过大规模的金融创新获取前所未有的丰厚利润时,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并迅速演变成冲击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金融危机。在危机逐步深化的过程中,我们目睹了曾经在金融市场上叱咤风云的金融机构轰然倒地,目睹了那些曾经颇为自豪的高福利国家濒临破产的边缘,目睹了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联盟出现了巨大的裂痕。直到今天,金融危机的阴霾仍然笼罩着全球主要的经济体,失业和通胀的幽灵仍然挥之不去。一幕幕残酷的现实再次警告我们,已有的经济思想远远算不上尽善尽美,以往的经济政策仍然不足以使人类彻底摆脱经济周期的困扰。不管是促进长期的经济增长,或者是抗击短期的经济衰退,不管是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或者是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睿智的经济学者提出更多富有洞察力的真知灼见,以增进我们对关系着人类福利的经济体系、金融体系、国际经济等问题的了解。
         值得庆幸的是,当金融危机横扫全球时,复旦大学有一批长期奋战在经济研究前沿的学者,他们针对人们当前最关心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提出了许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见解。他们的智慧光芒增进了人们对一系列经济问题的了解,以至于有必要一一介绍:郑辉教授从理论上探讨了目前主流宏观经济理论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有效性,并提出了宏观经济管理应有工程智慧;陆寒寅教授对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防范金融危机的观点;吴力波教授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对碳关税的理论机制和政策环境进行了研究;丁纯教授分析了希腊为首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刘军梅教授分析了中东欧国家银行业转型与开放过程的内在矛盾;陆前进副教授针对本轮金融危机,提出了我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系列设想;克里斯金对俄罗斯先后经历的两次金融危机进行了比较分析;华民教授不但研究了我国2010年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原因和应对方法,而且针对凯恩斯主义、自由主义和熊彼特主义究竟哪种经济思想可以引领世界经济重新走向繁荣进行了探讨;沈国兵教授研究了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现时格局和贸易效应;马晓科研究了俄罗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陷阱”现象;张金清教授基于VEC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田素华副教授针对中国FDI经济的结构变动进行了统计数据分析;林瑛研究了我国在金融抑制状况下的外资流入结构。研究成果如此丰富,使我们感到目不暇接。
         这些智慧光芒汇集到一起,便形成了这本字字珠玑的论文集。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世界经济
      
       凯恩斯主义、自由主义和熊彼特主义:谁能引领世界重新走向繁荣 华民
      
       希腊为首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因和求解 丁纯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视角下的中东欧银行业危机 刘军梅 张衡
      
       俄罗斯“资源陷阱”现象之实证研究
       ——基于最小二乘估计和向量自回归模型 马晓科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与应对的方法 华民
      
       碳关税的理论机制与经济影响初探 吴力波 汤维祺
      
       中国FDI经济的结构变动
       ——基于1979—2009年的统计数据分析 田素华
      
       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现时格局与贸易效应 沈国兵
      
       金融抑制下的我国外资流入结构分析 林瑛
      
       国际金融
      
       有关宏观经济的短期动态稳定性
       ——兼论宏观经济管理的工程智慧 郑辉
      
       危机后的金融监管反思:理论与经验 陆寒寅
      
       后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研究 陆前进
      
       基于VEC模型的我国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张金清 蒋水冰 陈卉时光
      
       俄罗斯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 〔俄〕克里斯金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