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城市生命体视角:现代城市和谐建设初探
作者:
刘玲 著
定价:
25 元
页数:
215页
ISBN:
978-7-309-08728-4/F.1801
字数:
198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2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方法,结合生态学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分析了现代城市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以城市生命体的崭新视角探讨城市和谐建设,阐述了城市生命体的内涵、特征、要素和功能,从城市生命体的视角论述城市建设的五种和谐关系,并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理论知识,围绕五种和谐关系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并以2010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的影响与带动进行了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刘玲,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科技进步与现代文明。在SCI刊物J.Chromatogr.A.、Chromatographia,核心期刊《教育评论》和《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上发表文章数篇。2007年起在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工作,2010年起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工作。

书摘


       目录
      
       序 徐宗良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20世纪城市建设理论概述
      
       第三节 研究的主题、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主题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现代城市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现代城市的历史渊源
       一、古代城市的产生
       二、中世纪城市的特点
       三、在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大城市
       四、全球化过程中的现代大城市
      
       第二节 现代城市面临的问题
       一、城市空间布局的畸形
       二、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三、城市社会问题
      
       第三节 现代城市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缺乏对城市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
       三、缺乏指导现代城市建设的新观念
      
       第二章 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城市生命体
      
       第一节 与城市生命体相关的理论
       一、社会有机体理论
       二、城市生态学
       三、城市有机体
       四、“新陈代谢”模式和共生理论
       五、现代城市“病”的研究
       六、生命城市
       七、复杂自适应系统(CAS)
      
       第二节 “城市生命体”的内涵和特征
      
       第三节 “城市生命体”的要素和功能
       一、“城市生命体”的要素
       二、“城市生命体”的功能
      
       第三章 城市和谐建设的五种关系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美感
      
       第二节 人与人的和谐
       一、自我和谐
       二、家庭和谐
       三、人际关系的和谐
      
       第三节 政府与社会的和谐
       一、规范政府管理行为
       二、鼓励市民参与
       三、关注弱势群体
       四、重视信访工作
      
       第四节 城市建设与生活的和谐
      
       第五节 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化的和谐
       一、保留物质文化
       二、传承城市精神文化
       三、培养城市主题文化
      
       第四章 城市和谐建设的具体构想
      
       第一节 亲近自然,还城市生命之原貌
      
       第二节 爱护资源,保城市生命之基础
      
       第三节 提升内涵,造城市宜人之空间
       一、土地开发的合理高效
       二、住宅建设的宜居与环保
       三、道路交通的畅通与便捷
       四、CBD的统一布局与内涵提升
       五、网络空间的规范管理与有效利用
      
       第四节 社会和谐,激城市生命之活力
       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家庭细胞的健康
       三、社区的安定和谐
      
       第五节 提升治理,促城市建设之合力
      
       第六节 继承更新,彰城市生命之魅力
       一、在建筑中延续城市文化
       二、在继承中创新
       三、缔造城市表情
      
       余论:上海世博会——城市生命体的生动展示
      
       第一节 世博会对上海的促进
      
       第二节 世博园对城市生命体的诠释
       一、城市生命馆
       二、德国馆——感受城市生命的韵律与动感
       三、日本馆——像生命一样呼吸
       四、中国馆——城市生命的智慧之光
      
       第三节 世博留给城市的思考
      
       第四节 城市生活前景展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