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包公文学研究
作者:
李建明 著
定价:
36 元
页数:
356页
ISBN:
978-7-309-09128-1/I.701
字数:
321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李建明,男,1964年生,江苏泰兴人,古代文学博土、副教授;发表诗歌散文近百篇,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二级。现为《江海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本科毕业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扬州大学。在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如《论宋朝清官文化的兴起》《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现实、戏谑与元包公戏<陈州粜米>的创新》《关汉卿与元杂剧中的包公戏》《魏晋风度与鲁迅》等15篇论文,并被多次摘引。先后主持或参加省市级课题6项。课题《民办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人文精神研究》获中国教育学会成果—等奖,3篇论文获省市科研成果三等奖。

书摘


       目录
      
       序言:关于清官文学的价值及争议(董国炎)
       绪论
      
       第一章 包公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论隋唐的贬贪文化
       第二节 论宋朝清官文化的兴起
       第三节 包拯与包公文学的产生
      
       第二章 宋朝包公文学研究
       第一节 宋朝包公文学的产生
       第二节 从文言小说到话本
      
       第三章 元朝包公文学研究
       第一节 元代包公文学的兴盛发展
       第二节 关汉卿与元杂剧中的包公戏
       第三节 元杂剧中的包公戏的成就
      
       第四章 明朝包公文学研究
       第一节 明朝包公文学概述
       第二节 展现罪人恣意妄为的欲望:明代包公小说的叙述意图
       第三节 拙劣的改编成功的采录
      
       第五章 清朝包公文学研究
       第一节 清朝包公文学概述
       第二节 侠义精神在《三侠五义》中的修正
       第三节 花部中的包公戏
      
       第六章 包公文本演变鸟瞰
       第一节 包公形象的演变
       第二节 情节 设置的丰富与发展
       第三节 伦理主旨的表述
      
       第七章 包公文学的意蕴
       第一节 包公文学的批判精神
       第二节 包公形象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包公文学中的大团圆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