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天生我材必有用——黄玉峰说李白
作者:
黄玉峰 著
定价:
22 元
页数:
252页
ISBN:
978-7-309-09374-2/K.391
字数:
173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3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天才诗人也有B面
      
       骆玉明
      
       李白是我最喜爱的中国诗人。倘若不谈个人好恶,我想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他也是位于中国最伟大诗人的行列。他的激情与想象力,他对一切美好事物——无论人情还是自然——的敏感,他的骄傲和孤独,透过他的美妙的诗歌语言,永远能够打动后人的心弦。如果我们同意陈寅恪先生的考论,认定他其实出身于汉化胡人的家庭,他的长相带有显著的西域胡人的特征,我们不禁会感慨:他以什么样的天才,将古老的汉语应用得如此奇妙!
       诗人看待世界的眼光和常人不同,而天才的精神活动更是有许多特异的地方。李白作为一个天才的诗人,以敏锐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在诗的世界里创造迷人的意境,同时,他也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经受着常人的一切烦苦。诗意的人生是一种渴望和期待,是对可能的自由舒展的生命状态的描述,现实的人生却是矛盾重重,你不可能没有实际利益的计较,也总要作出妥协和退让。在其他诗人那里,常常因为意识到现实力量的沉重,而淡化诗中的激情,降低讴歌自由与尊严的声调。李白却不愿如此。他和大多数诗人最大的不同,也许在于他的永不泯灭的天真与童心,哪怕理想其实是幻梦,他也宁可保持这种幻梦的完美性。正因如此,我们积满尘埃的内心也会因他的简单的诗句而发出欢快的应和之声——之后也许是叹息。
       但李白也因此使自己陷入尴尬。因为他所期待他所讴歌的生命状态是那样自由无羁、飞扬洒脱,倘使以此为对照,严格分析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行止(包括它在作品中留下的痕迹),会发现两者之间其实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由于前者,后者的庸俗与局促更为凸显;由于后者,前者会令人怀疑其中有太多的浮夸。李白被称为“谪仙人”,这本身就意味着矛盾的存在:“仙”应该是超世的,但既已“谪”,又必须顺合现世。
       以前从通行的文学史以及李白的传记与诗选中所看到的李白形象,是以经过选择的材料被呈现出来的,它并不能够充分体现更为复杂的李白的全貌。有几种因素造成了这一结果:其一,人们在介绍、评述李白时,主要着眼于他的贡献,着眼于他所创造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艺术成就;其二,李白作品中所描述的某些生活内容,在他的时代原是平常的、正当的(如携妓而游),但在新的时代却完全不能获得肯定,于是人们就会有意加以回避;其三,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人们不愿意他的形象受到损害,于是就会讳言某些对其“正面”形象不利的东西。当然,从事专业研究的人,大多不可能因此而误解李白,但对普通读者来说,他们所认识的李白多少已经被美化和“提纯”了。
       前些时黄玉峰先生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讲评李白,引起不少争议。他有一种“还原”李白的立意,因而较多地触及了过去认为属于“负面”的东西,如李白的功名欲望,他的“纵情声色”的生活,等等。这些讲演内容经过补充、修改编为一书,就是这本《天生我材必有用——黄玉峰说李白》。曾有人批评他“颠覆”李白,其实玉峰先生所言本身并不是新奇的发现,他只是清理了许多以前被忽略的史料,加以必要的阐释,以求全面地描绘出李白的原貌而已。虽然他对某些史料的理解、对李白若干诗文的解说,有可以再加斟酌的地方。但总体而言,这种做法是有价值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过去那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希望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而清除一切不必要的蔽障,还原史实,乃是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普通读者大众,也并不是只能接受被某专业工作者美化和“提纯”的结果,他们有权利知道全部事实。玉峰先生为人勤学多思,相信其新著《说李白》对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李白很有意义。至于喜爱李白的人,也不用担心因为有人揭示了他的毛病就会身价大减。因为天才的不平凡,也表现在其毛病多。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李白其人
       引子与素描
       强烈的功名欲
       追求的失落
       奔赴长安
       供奉翰林
       赐金放还
       入狱与流放
       任侠与豪气
       婚姻与儿女
       李白与女人们
       李白的朋友们
       双子星座
       李白与酒
       李白与道教
       李白的经济来源
       李白的读书生涯
       李白作品的艺术成就
       李白的矛盾与痛苦
       李白死亡之谜
       李白现象断想
      
       李白其诗
       蜀中修炼
       酒隐安陆
       长安放还
       漫游鲁豫
       江东受难
       浪迹天涯
      
       李白其文·评说
       李白文存
       李白评说
      
       李白名言
       李白生平扫描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