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九卷
作者:
南怀瑾 著述
定价:
78 元
页数:
699页
ISBN:
978-7-309-09446-6/C.259
字数:
552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3年3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出版缘起
      
       南怀瑾先生,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以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泛览旧学,又勤于习武。抗战伊始,先生甫冠,乃投笔从戎,跃马西南,尔后执教于当时的中央军校及金陵大学。先生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闲暇,芒鞋竹杖,遍历山川,访求大德,遭逢奇人异士甚夥,转益多师,皆助道行。曾闭关峨眉山大坪寺三载,绝顶风雪,覃思赜奥,遍窥佛藏。旋走康藏,谒密教高僧,于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均有精深研究。既离藏,转赴昆明,初讲学于云南大学,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抗战胜利后返乡,不久归隐杭州天竺和江西庐山,潜心治学。后至台湾,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研究所,又传学日本、美国和中美洲诸国。2006年创建太湖大学堂于江苏吴江的太湖之滨,绛帐传薪,弦歌不辍。
       中国传统文化千门万户,郁郁璨璨,而儒道释为其纲要,先生会通三教,群机都摄,尤擅讲论佛法,拈花一脉,绍流如绪,浩浩乎卮言日出,妙义宛然,等身著作,千言万语,一一从智慧海中称性流出,而皆为众人讲说,读其书,想其人,山高水长,人所唱叹。
       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梓行《论语别裁》,此先生文字首现于中国大陆,此后又有二十三种重要作品陆续推出,泽被读者,甲于书业。2003年7月,经先生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二十四种著述编成十卷,精装刊印,风行宇内。
       辛卯之秋,值复旦大学出版社创业30周年,而中国大陆有先生之书亦二十余载矣,遂排印《论语别裁》线装限量本,古雅可宝,贡献书林。次年,经台湾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增入《庄子諵譁》、《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南怀瑾讲演录》、《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五书,与原十卷本合并,都为十二卷,重加校订,善为装帧,名之为典藏版以行世。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各卷收录情况如下:
       第一卷: 《论语别裁》
       第二卷: 《老子他说》、《孟子旁通》
       第三卷: 《庄子諵譁》
       第四卷: 《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
       第五卷: 《禅宗与道家》、《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第六卷: 《禅海蠡测》、《禅话》、《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第七卷: 《历史的经验》、《亦新亦旧的一代》、《中国文化泛言》
       第八卷: 《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九卷: 《金刚经说什么》、《楞严大义今释》
       第十卷: 《圆觉经略说》、《定慧初修》、《楞伽大义今释》
       第十一卷: 《原本大学微言》
       第十二卷: 《南怀瑾讲演录》、《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复旦大学出版社谨识
       2012年9月29日
      
      
       《南怀瑾选集》 典藏版 第九卷
       《金刚经说什么》《楞严大义今释》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中的“蜜”,一作“密”),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六年(404)译出。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纂要、注解、夹颂、宣演、义记、采微、集解、科释、宗通、决疑、大意、直说等各种注疏达一百多种。经中主要论述了“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物理的和心理的)“性空幻有”的理论。《金刚经说什么》为南怀瑾先生有关《金刚经》的讲记。作者依据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相当于章),然后逐品作了讲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颂作总结,以阐发自己的研究心得。《金刚经》中的疑难之处,于中剖析得淋漓尽致。
       《楞严经》是我国禅宗、净土宗依奉的一部重要经典。自唐以来,光是它的注疏就有一百多种,至于寺院内外的诵持讲习则更为普遍,有名的“楞严法会”就是据此建立的。《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由唐代般剌密帝译出。经中主要论述了“根尘同源,缚脱无二”的理论,以及“二十五圆通法门”。明末高僧智旭评价说:“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阅藏知津》卷十一)《楞严大义今释》为南怀瑾先生撰著的《楞严经》全本的大义今释,内容包括:原文、注释、今译和串讲(用括号的方式标出)。译文力求信雅达,推陈出新,化古为今。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金刚经说什么·
       出版说明
       前言
       再版说明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实相般若
       境界般若
       文字般若
       方便般若
       眷属般若
       无坚不摧
       鸠摩罗什和武则天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佛这样说
       那个时候
       舍卫国的讲堂
       千二百五十人
       世间与大千世界
       吃饭穿衣
       乞士生活威仪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善现须菩提
       如来菩萨
       六祖和《金刚经》
       善护念
       寻愁觅恨
       金刚眼和发心
       无权威无主宰
       此心如何住
       止住的持名念佛
       百千三昧的定境
       三步曲
       如何住和无所住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一切众生
       谭子《化书》
       有色无色的众生
       有想无想的众生
       鸿福清福
       罗汉的涅槃
       佛的涅槃
       四相和我的观念
       三轮体空布施
       快乐痛苦皆无住
       转化十二类生
       说三十二品偈颂
       第一品偈颂
       第二品偈颂
       第三品偈颂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第一等和次等
       无所住
       不住色
       不住声香味
       内触妙乐的菩萨
       雁过长空
       功德和福德
       东方佛西方佛
       阿育王的沙子
       周利盘陀伽的扫帚
       第四品偈颂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非相和空
       法报化体相用
       莲花生
       身相的执著
       第五品偈颂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文喜和文殊
       烧佛像的和尚
       五百年后
       善行功德智慧
       净信和无所住
       真非真
       何处是岸
       第六品偈颂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得什么说什么
       程度的差别
       入世出世平等
       圣贤之别
       第七品偈颂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一切佛与《金刚经》
       佛法非佛法
       第八品偈颂
       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见思惑
       谁不谁不痴慢疑
       话说再来人
       不来行吗
       三界的天人
       解结去惑
       初果的罗汉
       迦叶起舞毕陵慢心
       二果三果作什么
       罗汉的前途
       世上的第一名
       第九品偈颂
       小偷与越狱的人
       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心空及第归
       庄严佛土在哪里
       打火机
       因师而瞎的眼
       第十品偈颂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
       不可数的福
       受持四句偈
       资粮
       第十一品偈颂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放《金刚经》的地方
       《金刚经》放在何处
       第十二品偈颂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再说大智慧
       黄山谷与晦堂
       黄山谷与黄龙死心悟新
       微尘外色尘内色尘
       你我的三十二相
       夹山大师
       夹山见船子
       大的功德
       第十三品偈颂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
       解悟喜极而泣
       信心清净
       希有的功德
       谁是五百年后希有人
       为什么我不是我
       如何见佛
       难得的人
       什么是忍辱
       忍辱的榜样
       达摩与苏格拉底
       忍辱的功夫
       无所住的心
       如何布施
       佛怎么说话
       无实亦无虚
       无量无边的功德
       第十四品偈颂
       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分
       最难的布施
       老人的救生圈
       信心不逆的福报
       如来说给谁
       你喜欢小法吗
       第十五品偈颂
       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
       被轻贱的前因后果
       诚敬努力的人
       不可思议的果报
       第十六品偈颂
       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
       发什么愿
       然灯佛所得什么
       然灯佛为什么授记
       一切都是佛法
       什么都没有的菩萨
       无我的菩萨
       第十七品偈颂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眼者心之机
       天眼是什么
       慧眼法眼佛眼
       无量数的宇宙世界
       无数量的心
       你的心
       永远得不到的心
       第十八品偈颂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福德不可得
       无人希罕的福
       第十九品偈颂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大丈夫相
       世上的肉身菩萨
       第二十品偈颂
       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
       什么都没说
       迦叶笑了
       须菩提与佛对答
       顽石点头为什么
       众生与佛
       第二十一品偈颂
       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一指禅
       第二十二品偈颂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修一切善法
       南山高北山低
       第二十三品偈颂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修资粮
       受持读诵
       真教化的功德
       第二十四品偈颂
       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有教无类
       自己的解脱
       无我以后
       第二十五品偈颂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见佛与观佛
       声色与邪道
       转轮圣王
       十地菩萨与转轮圣王
       第二十六品偈颂
       悬崖撒手
       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
       三界六道之外
       断灭见
       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七品偈颂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
       爱布施的菩萨
       一切法无我
       定与忍
       张拙的故事
       有求就有住吗
       第二十八品偈颂
       第二十九品威仪寂静分
       无来亦无去
       如来的境界
       第二十九品偈颂
       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
       碎为微尘之后
       什么是合相
       第八识和种性
       心念如暴流
       真空如何生妙有
       第三十品偈颂
       第三十一品知见不生分
       见不是见
       知即无明本
       如是知见
       我们自己的法相
       我要过去你过来
       第三十一品偈颂
       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
       应化非真
       内圣外王菩提心
       学佛的懒人
       离经的四句偈
       梦幻中如如不动
       第三十二品偈颂
       总结论
      
       后记
      
       ·楞严大义今释·
       出版说明
      
       叙言
       凡例
      
       楞严大义指要
       第一章心性本体论
       问题的开始
       心灵存在七点认识的辨别
       真心与妄心体性的辨认
       心性自体的指认
       第二章宇宙心物认识论
       宇宙万有自性本体的认识
       自性和物理现象界的八种分析
       客观的物理世界与自性能见的主观无二无别
       自性本体超越自然与因缘和合
       个别际遇与共同遭遇的原因
       第三章心理与生理现状为自性功能发生的互变
       心理与生理的五阴作用经验的分析
       心理与生理的六根作用(五官与意识)经验的分析
       身心与外界作用(十二处)经验的分析
       身心与外界之间(十八界)经验的分析
       第四章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同为自性功能的显现
       地水火风空五大种性的剖视
       心意识精神领域的透视
       物理世间物质的形成
       众生世界生命的成因
       第五章修习佛法实验的原理
       个人解脱成佛与群体的关系
       自性真心证悟的法则与原理
       解脱宇宙时空与物理世间束缚的法则与原理
       修证自性的法则与原理
       修证自性解脱的总纲
       二十五位实地修持实验方法的自述
       第六章修习佛法的程序与方法
       学佛修行入门的基本戒行
       修学佛法进度程序的指示
       五十五位修行的圣位和境界的含义
       地狱天堂的有无与人生精神心理的因果关系
       十种仙道与天人间精神心理的关系
       第七章修习佛法定慧中的错误和歧路
       性空正觉的基本认识
       色阴区宇——生理与心理互变范畴的魔境
       受阴区宇——感觉变幻范畴的魔境
       想阴区宇——想念中精神幻觉范畴的魔境
       行阴区宇——心理生理的本能活动与对宇宙心物认识的
       偏差
       识阴区宇——唯识境界中所生的偏差
       解脱五阴和直指明心见性的结论
      
       楞严法要串珠
       增补楞严法要串珠修证次第
       跋楞严大义今释
       后记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