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作者:
黄勇明 主编
定价:
29.80 元
页数:
177页
ISBN:
978-7-309-09923-2/B.481
字数:
208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国家有关部委高度重视,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多个文件,并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心理健康已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影响因素,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高校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心理学家荣格就曾经提醒人们,要防止远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他认为,随着人们对外部空间的拓展,人们对心灵的提升却停止了;人们在智力方面收获过剩,心灵方面却沦丧殆尽。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纪性”的问题,抑郁症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纪病”。精神生活的深度不安折磨着现代社会中最敏感的人尤其是青年学生,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问题上,他们苦闷、孤独、焦虑、冷漠……甚至精神崩溃,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得不从质上入手,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措施,通过课程设置、普及知识、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方式,使大学生养成心理健康的科学观念,学会心理调节的基本技巧,最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课程有利于从根本上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开设课程让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及心理调节的基本技巧,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蔓延。为此,我们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一书,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操作性强,适合进行体验式教学。本书每章都包括了心理测试的指导、心理活动的指导、心理案例及评析三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性练习,从而获得体验,产生感悟,这种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比理论知识的传授效果更好。
         二是内容精炼。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时较少,而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太多,不太适应教学的实际情况。本书有针对性精选了7个主题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大学生情绪调节、大学生交往心理、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恋爱心理、大学生挫折心理、大学生生涯规划。
       三是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本书每章都安排了一节心理知识链接,在这部分内容中,编者通过心理故事、心灵美文、哲理短文等载体,收集了大量与情绪调控、自我成长、挫折应对、学习管理等有关的拓展性知识,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
         本书由东华理工大学黄勇明担任主编,参加编写工作的还有陈平辉、邓志军、张霞、王一定、许惠清、郑小琴、刘桂辉、王萍等同志,其中黄勇明具体负责编写了引论和第一章,邓志军具体负责编写了第二章,许惠清具体负责编写了第三章,张霞具体负责编写了第四章,王一定具体负责编写了第五章,郑小琴具体负责编写了第六章,刘桂辉具体负责编写了第七章,陈平辉教授对全书进行了审阅。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引用了一些同行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感谢!《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既可以用作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以用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助读物,适合大学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高校学生工作人员、高校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编者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引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
      
       第一节 理论知识
       第二节 心理测试
       第三节 心理活动
       第四节 心理案例及评析
       第五节 心理知识链接
      
       第二章 大学生情绪调节
      
       第一节 理论知识
       第二节 心理测试
       第三节 心理活动
       第四节 心理案例及评析
       第五节 心理知识链接
      
       第三章 大学生交往心理
      
       第一节 理论知识
       第二节 心理测试
       第三节 心理活动
       第四节 心理案例及评析
       第五节 心理知识链接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节 理论知识
       第二节 心理测试
       第三节 心理活动
       第四节 心理案例及评析
       第五节 心理知识链接
      
       第五章 大学生恋爱心理
      
       第一节 理论知识
       第二节 心理测试
       第三节 心理活动
       第四节 心理案例及评析
       第五节 心理知识链接
      
       第六章 大学生挫折心理
      
       第一节 理论知识
       第二节 心理测试
       第三节 心理活动
       第四节 心理案例及评析
       第五节 心理知识链接
      
       第七章 大学生生涯规划
      
       第一节 理论知识
       第二节 心理测试
       第三节 心理活动
       第四节 心理案例及评析
       第五节 心理知识链接
      
       参考书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