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千秋巨笔一代宗师——纪念陈望道先生诞辰120周年
作者:
陈立民 萧思健 主编
定价:
78 元
页数:
527页
ISBN:
978-7-309-09553-1/K.419
字数:
541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恰逢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诞辰120周年。望道先生的一生,和中国共产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党成立前的1920年4月,他把《共产党宣言》全文翻译成中文介绍来了中国。1920年8月,望道先生在上海与陈独秀、李达等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共“一大”后望道先生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地方委员会的首任书记。望道先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
       望道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组织发起大众语运动,抵制文言文复辟的逆流。他支持学生运动,多次冒着巨大的风险营救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望道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望道先生又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参与了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
       解放后,望道先生长期担任上海市政协和民盟中央和民盟上海市委的领导职务,历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望道先生更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从上世纪20年代初就开始在复旦大学从事教育工作,他不仅是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和实践者,同时还是我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望道先生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5年,为复旦大学在五十年代崛起,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为了学习和纪念望道先生一生为革命、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和先生在人文社会学科多个领域尤其是语法学、修辞学和中国语文现代化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在2011年这一年,复旦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义乌市委市政府、民盟上海市委、上海鲁迅纪念馆、中国修辞学会、上海市语文学会陈望道研究会、义乌市望道中学等单位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在这些纪念活动中,多方面多角度地彰显了望道先生在中国现代革命史、文化与学术史多个领域内作出的贡献。为了学习和进一步开展对先生的深入研究,也为了能为相关学科和学术史的研究积累史料,我们编辑出版了这部《千秋巨笔一代宗师——纪念陈望道先生诞辰120周年》文集。
       本文集由陈望道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图片和发言、回忆与纪念文章、学术研究文章、媒体视角、佚文以及附录几个部分组成。“系列纪念活动”部分收录了上述多次活动中的部分图片和有关领导及嘉宾的发言,“回忆与纪念”、“学术研究”、“媒体视角”部分由收录的20篇学术论文、28篇纪念文章和23篇媒体报导组成。学术论文、纪念文章的收录,以2011年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稿为主,少量收录前些年发表的文稿。“媒体视角”收录的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陈望道诞辰120周年,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和网页上发表的报导和专访。“佚文”部分由15篇望道先生的未刊文稿组成。“附录”部分收入了“陈望道研究资料目录索引(1928—2011)”一文。
       在编辑出版《千秋巨笔一代宗师——纪念陈望道先生诞辰120周年》一书的过程中,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收集文稿和图片资料的过程中,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和人文社科处余龙进教授、复旦大学《当代修辞学》编辑部、义乌市望道中学、复旦大学中文系也都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圣遂教授,常务副总编辑孙晶、责任编辑邵丹女士和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周晔、陆长玮、刘月等同志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指正。
      
       编者2013年5月
      

作者简介

书摘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