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大师
作者:
王开林 著
定价:
24 元
页数:
221页
ISBN:
978-7-309-09881-5/K.435
字数:
113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大师远去的时代(自序)
      
       中国内地的大学,但凡有“一把胡子”的,庆祝华诞时,普遍喜欢高调晾晒家底,将“我说我好”的节目推向极致。北大、清华均为“百年老店”,校史俱存,班班可考,真要显摆的话,这两所名校树艺的人才数量既多,成色也足,乃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百年老店”亦未能免俗,彼此较劲的方式尤其古怪,着实令世人大跌眼镜,完全看不明白。北大校方夸耀该校已为商界贡献出数十位亿万富翁,清华校方毫不示弱,宣称该校已为国家培养了数十位部级以上政要。表面看去,二者势均力敌,难分伯仲,实则在中国社会里,官本位远胜钱本位,清华不费吹灰之力就已完爆北大。
       旁观者并不傻,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试观今日之燕园和清华园,大师的踪影何在?这个问题才是扎瘪巨型气球的那根尖细的银针。
       高等学府围绕“富贵”二字鼎力竞争,固然能够在互联网上赚到廉价的吆喝,但这种做法充分暴露出当今大学教育正朝着极端浮躁浅薄的负面自由坠落。老教育家刘道玉为之痛心疾首,发表公开信,建议清华大学向百年名校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看齐,将“严肃的反思”放在首要位置,“选择一流的教育家当校长”,这位校长“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2008年,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女士在就职典礼上说:“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大学必须对永恒作出承诺。”她高屋建瓴,描画的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反抗功利,拒绝媚俗,拆除樊篱,崇尚创新。
       2012年4月22日,由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饭店举行,教育家们畅所欲言,普遍认为中国当代教育缺失理想,必须返璞归真,才能找到出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语惊四座:“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细味其言,当代中国教育已不再培养那些能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实现无缝对接的人才,大学再次堕落为“官僚养成所”,甚至变成了“狼族的渊薮”,这样的事实令人不寒而栗!
       九十多年前,蔡元培接手北京大学,主张“兼容并包”,提倡“学术自由”, 他认为,一家“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理应遵循“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自然法则。他打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譬喻,人的器官有左右,呼吸有出入,骨肉有刚柔,它们相反而相成。他主张以美育替代宗教,比这更靠谱的方案至今也没有找到。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教育界公认的精神领袖,他休休有容,以其雅量、鸿猷、远志成就了北大之大。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与蔡元培双峰并峙,他的传世名言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校长讷于言而敏于行,爱做实事,肯干难事,能办大事,正是由于他一向待人至诚,处事至公,左右兼顾,中西贯通,清华之华便得以发扬光大。
       民国时期,国事纷扰不宁,百业凋敝,唯独教育还算成功,而且始终不曾腐败,最优秀的人才,除了少量流入政坛和新闻界外,多数都有过在教育界履职的经历。当年,政治对教育的切割有限,尽管国势危在旦夕,学潮接踵而至,但大学校长仍然能够牢牢地掌控办学方向。蔡元培和梅贻琦是中国教育界的两面旗帜,他们的成功经验源于教育家的精神独立,学术争鸣,观念开放,思想自由,而教授治校将民主落到了实处。放眼今日国内之大学,教授对校政的发言权已经荡然无存。
       蒋梦麟、马寅初、罗家伦、傅斯年,这四位大学校长虽然不能与蔡元培、梅贻琦并驾齐驱,但他们对北大、清华、中央大学、台湾大学的贡献均有目共睹,我们称赞蔡校长、梅校长为中国教育的功臣,称赞蒋校长、马校长、罗校长、傅校长为中国教育的功狗,肯定不会有错。何况他们治校之外的表现颇为可观,这就不禁令人感叹:那时候,莘莘学子真的很幸运,他们与诸多大师频繁接触,亲聆其言笑,耳濡目染,日熏夜陶,想不成才,想不成器,也难啊!
       现如今大白天打灯笼满世界去寻找,也找不到像蔡元培、梅贻琦、蒋梦麟、马寅初、罗家伦、傅斯年那样好的大学校长了。在他们中间,有的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功臣,有的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功狗,这个评价源于蒋梦麟与傅斯年的一席笑谈,但它确实经得起推敲。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自 序 大师远去的时代
      
       蔡元培 是真虎乃有风
       梅贻琦 寡言君子
       蒋梦麟 书生有种最多情
       马寅初 中国计划生育教父
       傅斯年 国士无双
       罗家伦 儒将风流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