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与评估一体化研究
作者:
刘芹 编著
定价:
18 元
页数:
233页
ISBN:
978-7-309-10043-3/H.2163
字数:
215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3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
      
       语料库的建立和研究始于上世纪后期,随着比利时鲁汶大学开发的英语学习者国际语料库(ICLE)的建立,语料库已正式步入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在口语语料库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中的口语部分以及国际英语语料库(ICE)和LondonLund语料库。
         我国的语料库语言学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在学习者语料库领域的研究却在不断发展。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学习者口语语料库是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COLSEC);中国学习者英语口笔语语料库(SWECCL)1.0版及2.0版;和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口语语料库(SECOPETS)。但这些语料库建设的基本功能是基于转写文本来分析言语错误。本研究项目组站在国际前沿,综合考虑言语错误与非言语错误,构建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多模态语料库—理工科子库(MSECCLSEM),从不同维度分析中国理工科大学生的英语口语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系列衍生研究。
         本书展示了项目组在口语研究领域所进行的多方位研究成果。在起始部分对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单模态到多模态研究交际语言能力的大胆构想。然后详细介绍了MSECCLSEM的研究对象和建库方案。在主体部分,项目组从多个维度对中国理工科大学生的英语口语现状进行了剖析。除了对前人较少涉及的若干言语领域(如时态混用、连词使用、填充词使用、话轮转换等)进行了补充性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对非言语领域(如声调、体态语、手势、目光交流等)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项目组在口语评估体系、听说教学、口语教材评估等领域深入探讨,并最终探索性地提出了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本研究具有如下创新点。
         1.口语理论创新
         在理论层面,项目组首先在口语交际能力的定义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以Bachman(1990)提出的交际语言能力(CLA)模型为主要理论根基,提出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定义,即在交际语言能力模型下,通过对口语准确性、流利性及适体性的综合考查,学习者在英语口语交际过程中通过言语与非言语渠道所反映出的能力,及其对话管理策略和心理生理机制作用的全面表现。项目组以上述研究框架为基础,大胆尝试构建多模态口语语料标注体系,并运用国际通用软件加以实施,为其他研究者进行类似研究提供了范例。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与评估一体化研究序[][]2.语料库构建创新
         现有语料库只是把音频/视频转写为单模态的文本,即学习者的话语内容,以此为基础分析学习者的言语错误(如用词、语法等)。MSECCLSEM则将视频资料进行多模态转写与标注,不但涉及常见的言语方面诸因素,更涵盖鲜有涉足的非言语方面因素(如副语言、体态语等)。因此,这一语料库的建成使研究者可以从更多不同的维度分析学习者的英语口语特征。在MSECCLSEM的构建过程中,项目组一方面使用位于国际前沿的语料转写、标注和检索分析软件,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自主研发软件,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本项目的创新意义。
         3.研究角度创新
         项目组积极探讨从多维角度研究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的现状和常见问题,并反馈于教材编撰、评估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大胆拓展了口语研究角度,尤其是对前人鲜有涉及的非言语交际层面,从目光交流、手势及躯干移动、表情和头部移动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总而言之,本书是一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其理论基础翔实,研究角度新颖,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结果令人信服,对开展口语能力深入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应用参考价值。
      
       邹申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英语专业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3年8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研究基础
       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需求调查研究
       从单模态到多模态:交际能力研究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第二章 MSECCL-SEM建设
       研究对象
       建库方案
      
       第三章 MSECCL-SEM实证应用
       多模态环境下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非言语交际能力研究初探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句子声调运用之初探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理工科大学生体态语使用研究初探
       基于语料库的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话轮转换策略研究初探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语音错误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连词使用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时态混用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中填充词使用研究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的口语化程度分析
       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中非言语模态之探究
       ——以手势为例
       多模态视角下的策略能力研究
       ——以目光交流为例
      
       第四章 教学与评估反馈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档案袋评价可行性研究
       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形成性评估体系构建与验证
       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途径研究
       ——基于影视英语教学的尝试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教材:现状、评价与展望
       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