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精神中国:1976年以后的文学求索
作者:
吴耀宗 编
定价:
38 元
页数:
272页
ISBN:
978-7-309-10053-2/I.798
字数:
275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1976年,“文革”结束,中国社会转型,文学界反思过去单一的主流表述,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语境中寻找新方向,在书写上进行多元的求索。本书收录王德威、陈思和、陈晓明、程光炜等十六位具代表性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专家的论文,文中或捭阖综述后“文革”文学价值的建构过程,或思索作家、文类何去何从,或回溯当代文学起源,或追记书写传统、审视历史记忆,或彰显理论上的传承联系,或端详作品的内在叙述机制,品第话语的精粗优劣,或临摹被商品化的历史图景,智慧的火花四下闪烁,照亮了文学精彩缤纷的求索印记。借助于这些深入肯切的思辨文字,本书的编辑实际上也完成了“精神中国”这个新概念的酝酿过程,让1976年以后文学求索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拥有一个既可大幅涵盖又能精确描述的阐释平台。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吴耀宗 “精神中国”的生成:论述1976年以后文学的新概念(代序)
      
       上编: 通体的图景
      
       陈晓明 去历史化的大叙事
       ——90年代以来的“精神中国”的文学建构
       程光炜 新时期文学的“起源性”问题
       陈思和 低谷的一代
       ——关于“70后”作家的断想
       吴耀宗 空间反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苦旅小说
       林春城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话语和他者化
       佐藤普美子 呈现风景——新诗的“公共性”
       孙郁 近三十年的散文
       林少阳 80年代的李泽厚与“史”:一个观察近年文学走向的视角
       王宣人 “美丽世界的孤儿”
       ——从韩寒、郭敬明小说看当代中国青年精神存在
      
       下编: 个体的审视
      
       王德威 信仰与爱的辩证: 阮庆岳的小说
       许子东 “文革故事”与“后文革故事”
       ——读莫言的长篇小说《蛙》
       陈丽芬 野性的姿势:《狼图腾》与中国想象
       南帆 后革命时代的诗意:韩少功的散文
       黄文倩 生活在他方
       ——重读高加林与路遥的《人生》
       金理 “小说的文革史”及现实焦虑的移置
       ——《古炉》读札
       邹宇欣 少数民族历史书写,宗教的抑或是政治的
       ——以回族作家霍达之《穆斯林的葬礼》为例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