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放慢·放松·放下
作者:
郑存琪 著
定价:
35 元
页数:
185页
ISBN:
978-7-309-10009-9/B.485
字数:
104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自己就是最好的治疗师
       ◎ 陈登义
      
       对我而言,郑存琪医师是年轻一代精神科医师里很特殊的一位。从他在担任住院医师的期间,我就感受到他的不同:讲话轻柔,不疾不徐,做起事来简洁明快,待人处世温文有礼,喜欢心理治疗,甚至本身也修习藏传佛法,对荣格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都有兴趣,听他说要出书了,我很荣幸得以先睹为快!
       这本书从压力调适谈到自我探索,不需要什么理论,而是直接的实务操作与亲身体验;有图画物料作为工具,又有如诗般隽永短句轻声叮咛;出入内外、动静之间,随手拈来,都是美妙心灵、巧妙心思的呈现,让人看了爱不释手。
       在现代文明的催促下,人们已很少有时间去欣赏生命的历程与生活的本质,随着步伐的加快,更难得有停下来的机会去看看周遭大自然的欢喜自在。其实我们是可以活得更简单的!尤其当我们体悟了生灭无常的现象后,心更放松了、平静了,还有什么不能放下呢!我尤其喜欢第六章透过书写及艺术治疗所进行的自我探索与全然接纳,谁说压力的调适一定要透过旁人的引导或者治疗呢?原来自己就可以是自己最好的治疗师,只要你愿意来一趟自我探索,你就可以和真实自我相遇,让光照亮了你,让阴影逐渐消散。你──要不要试试看?
      
       (本文作者为台湾台中静和医院院长)

作者简介


       郑存琪 医师
       一个在幻梦中,体验生命的旅人。
       以佛法鼓舞自己,喜欢荣格心理学、坎伯神话及隐喻,运用书写、画曼陀罗、禅修、参加工作坊等方式来舒压与了解自己。
       在高雄长庚医院与中国医药大学(台湾)附设医院精神医学部完成精神科住院医师训练,曾于花莲慈济医院与彰化敦仁医院担任主治医师,目前为台中慈济医院精神利主治医师。
      

书摘


       目录
      
       ﹝专文推荐一﹞自己就是最好的治疗师
       ﹝专文推荐二﹞以曼陀罗迎接新的一天
       ﹝缘 起﹞找回放松的本能
       ﹝自序﹞回归自然放松、平衡的天性
      
       概念篇
      
       Part 1 祈愿祝福
       静下心来,为自己祝福。
      
       Part 2 压力与调适
       压力是生命中的常态,
       让压力转化为丰富生命、
       成长的动力。
      
       Part 3 生命旅途
       因为无所得,所以我可以创造。
       因为下一瞬间的生命情境,
       源自于当下的这一瞬间,所以我需要选择。
      
       Part 4 平衡与取舍
       在感受不同力量的冲击时,学习看穿表象,
       了解它们不同的价值与意义,
       依着自己的需求,在有限的现实生活中选择。
      
       实作篇
      
       Part 5 压力调适
       壹·回到当下与放松
       方法一·在呼气中放松
       方法二·觉察身体的感受
       方法三·看看天空,让心开阔
       方法四·想象轻松的意象,感受放松
       方法五·在音乐中静心
      
       贰·增进身体觉察、渐进式肌肉放松与
       引导式冥想
       方法一·增进身体觉察
       方法二·渐进式肌肉放松
       方法三·光的冥想
       方法四·自我暗示
       应用一·帮助睡眠
       应用二·面对压力
       应用三·解开苦难的束缚
      
       Part 6 自我探索与全然接纳
       壹·书写
       目的一·增加了解
       目的二·接纳自己的特质
       目的三·看见自己的心理运作模式,
       摆脱重复的困扰
       目的四·面具:做别人期待的我,
       或成为自己渴望的我
       目的五·阴影:我所无法接纳的自己
       目的六·觉察自己的力量所在:回忆过去相
       似的经验,或力量藏在过去的阴影中
      
       贰·艺术治疗
       方法一·绘画
       方法二·画曼陀罗
       方法三·沙画
      
       叁·当自己的观众
       我是观察者!观察者是谁?/静观
       内心/内在空间与活在当下/看见
       一切都在变化/练习放下:行走/
       放下与提起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