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幽默童诗100首
作者:
蒲华清 文;吴庆渝 图
定价:
30 元
页数:
139页
ISBN:
978-7-309-10392-2/I.818
字数:
167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4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蒲华清的幽默
       ——《幽默童诗100首》序
       金 波
       (一)
       记得几年前,华清先生即将退休的时候,我曾向他建议:把以前发表过的儿童诗整理一下,出版一本“诗选”。这样做,不仅是为方便读者阅读他的诗,还是为了小结一下自己三十多年来诗歌创作的经验与得失。
       他曾创作过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精品,如《看电视》《天气预报》等佳作刚一问世,就广受欢迎,在孩子们中间流布久远。特别是他的这些诗作被收入语文教材以后,通过语文教师的讲解,孩子们从诗中细致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华清的儿童诗能选入教材,并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共鸣,细致探究起来,我认为可以归纳出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是这些诗歌作为教材有着正面的、积极的价值观。一件作品有了“语文性”就必须具备正能量。有些深受孩子欢迎的作品,可以很畅销,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但不一定被教材收入。语文课要讲的教科书和自主阅读的文学选本,有时不一定能做到通用。这种差别,不是作品质量的差别,而是功能的差别。华清被选入语文教材的儿童诗,既有可读性,又有“语文性”,这就决定了他的儿童诗的高品位。
       华清的儿童诗是具有可读性的,孩子们爱读,读后又会有感悟。说到感悟,我认为应当首先要有感受,感受诗歌提供的形象、意境。儿童诗的意境,可以是自然,可以是气氛,可以是场景,也可以是情节,以及情节所含有的意蕴。
       华清的儿童诗之所以受欢迎,原因之一是他的儿童诗总是含有叙事的成分。但是,他绝不以叙述一个故事为满足。诗的特质是抒情,儿童诗也概莫能外。华清的诗总能让小读者在感受故事之后,还能感悟到什么,而且感悟到的常常是行为的一些规范,做人的一些情操信念,还能感悟到作者的那种推心置腹、掬诚相待的襟怀。为儿童写作的人应当如此。
       说起华清儿童诗的“语文性”,我觉得他从一开始创作儿童诗,就在这样一个轨道上前行,这就是他的儿童诗“有趣、有益、有用”的原则。所谓“有用”,就是作品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资源。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发掘出在阅读教学中所倡导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价值观。
       我期待着他所做的工作,就是整理出一本退休前创作的诗选,做一个阶段性的小结,于自己于读者都是有意义的。
       (二)
      
       然而,他没有编选这样一本属于旧作的“诗选”,而是推出了一本新作《幽默童诗100首》。这让我喜出望外。
       这100首诗,我是手不释卷地读完的。我仔仔细细地阅读,有一种新鲜感,新鲜感让我感受到读诗的愉悦。读着读着,我会突然勃发一阵笑声。我作为一个年过古稀的人,常常会感觉到岁月迢递而让我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实在是微乎其微了。但是,阅读这100首幽默诗,却是让我看到了童年的微明,进而又光照灿烂,随之而来的是孩子般的惬心快意。
       正如这本诗集的书名《幽默童诗100首》,幽默是这本书的表情。我在读书中的每一首诗的时候,常常情不自禁地会想到作者。华清是一位做事认真的人,为人真诚、敦厚,是一位可以信赖的人。他的为人处世十分严谨,但他的这本诗集却写得十分放逸,逸趣横生。
       他的幽默,不只是笔墨技巧,还有他对事物的静观和考量,是机敏,是智慧。他视野开阔,思考深刻。他可以把成人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换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如幻想,如谐趣,如辛辣,如戏谑。总之,他找到了孩子喜欢的艺术方式。
       全书分为两辑:第一辑我是当童话诗读的,第二辑我是当叙事诗读的。篇幅大多短小,但情节浑然完整,人物鲜活生动。特别是结尾处,看得出作者最为用力。我读诗和写诗极注意结尾处,好的结尾,无论是出人意料,还是戛然而止,还是点化入妙,重在引人回味。
       当然,这些诗的趣味主要还是源于他对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寻绎思考。当诗人把这点点滴滴纳入到社会的恢宏开阔时,那些孩童的趣味便有了新意,便有了重量。《老鼠的感谢信》直指社会的弊端。《新年爷爷遭遇狐狸小姐》是一首篇幅较长的童话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波澜起伏,有戏剧性。在第二辑的诗中,从现实取材,以信实为本,但又不失童趣童真,很好地把握住了儿童的审美心理。我喜欢《劳务费》的音韵流动,故事叠加;我喜欢《研究生》的用笔如针,轻轻一刺,意在警觉;我喜欢《公开课》的喜剧中的戏谑;我喜欢《校长又喊练鼓掌》的直言与辛辣。当然,我也喜欢《老爸戒烟》《球迷》《赔梦》的精短新巧。作者对儿童的一言一
       行,一笑一颦,总是有一种亲近、体贴、特异的感觉。正是这种理解和信赖,诗人才看到了蕴蓄在孩子身上的力量,这是一种新生的力量,成长的力量。这些诗,满足了孩子的想象力,也启迪了他们和我们一起思索这个世界的千头万绪,千姿百态。敏于感受、勤于思考的孩子,永远不会才索智竭。
       读华清的这些儿童诗,我欣喜地发现,诗人不仅是一直生活在孩子们中间,而且愈加热爱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和儿童生活在一起,才能生活在一个新的存在之中,一个新的时代之中,才能更真切地感受纯真健康的人性。要幽默,必先挣脱束缚,解放性灵。
       (三)
       华清的《幽默童诗100首》还让我联想到儿童诗的形式和技巧问题。我们似乎很久没谈这个问题了。作为儿童诗,其实应当更讲究形式和技巧。诗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为理解,为记忆,为诵读,为传播,等等。
       儿童诗和新诗一起诞生,经历了近百年的实践和实验,应当说在形式上已经初具规模。这里既有旧形式的继承,也有新形式的创建。旧形式,如押韵,如节奏(三言、五言、七言、多言等等)都是可以运用的。华清的诗讲究押韵,我很赞成。对于儿童来说,多写押韵的诗,多写节奏鲜明的诗是好的。因为,它可以训练儿童的听觉,体验语感。热爱母语,从小培养儿童有敏锐的听觉是绝对需要的。别小看押韵,读一首有韵律的诗,那声音的回环往复,就给人一种诗的完整的感觉:诗是精炼的,诗是有韵味的。写诗,我们不能放弃内心的乐感;写诗不是写话,不是写一堆散漫的句子,再一分行就是诗。
       华清写诗,是带着音乐的感觉写的。他的诗,每一首都讲究音乐性。韵律伴随着语感。声音加强了诗的严谨结构,增强了我们的记忆力,特别是诗的审美效果。
       华清的这本诗集,显示了他鲜明的诗体意识。他的诗,借鉴了民间童谣的一些手法,如《大黑猪》的顶针句式,《新邻居》的谐音,《小军军做作业》以三言句式贯穿整首诗,等等。我们可以发现,他对于民间童谣的形式和技巧已烂熟于心,遇到适宜的内容,他即刻便有相应的形式和技巧来运用。还有结构上的起承转合,结尾的简劲有力,都是诗歌,特别是短诗,更应当多多加以运用。
       诗的创作,是一种平静的抒写,就像在平坦的地面上,水缓流平,天然妥帖。但它是紧紧依附在大地上的,它流经的土地会长出繁花密草。那花朵中,有迎春花,有野菊花,有百合花……也有带刺的玫瑰。华清给我们奉献出了各种各样的诗的花朵。
      
       2013年12月于北京 
       (金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作者简介


       蒲华清,重庆市人,重庆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编审。中国作协会员。创作以童诗、童谣为主。有童诗集《校园朗诵诗》《天上的洒水车》《春天的朗涌诗》《注音童诗100首》,儿歌集《红雨伞》《太阳帽》,幼儿故事集《可怜的小花狗》等多种。其童诗《看电视》《天气预报》《真正的冠军》等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香港教育出版有限公司等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
      
       吴庆渝,女,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重庆出版社副编审。设计的《中国大足石刻》获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评奖会二等奖;《外国名剧故事丛书》获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评奖会三等奖;曾为中小学教材《体育与健康》《语文(一年级上·下)册》、《自然科学·上》及《三峡流浪儿》等几十种图书插图。创作的《西藏老人》获重庆市第四届水彩画展优秀奖。

书摘


       目录
      
       第一辑
       叔叔睡觉打呼噜
       臭鼬复仇记
       小猫咪见大灰鼠
       八戒训子
       老鼠的感谢信
       猫局长
       大黑猪
       长颈鹿
       狐狸考小鸡
       新邻居
       知了歌星
       月饼回来了
       狐狸小姐好得意
       老狐狸穿花袄
       老虎骂狐狸
       小胖猪
       狮大王
       小黑兔是个孤儿
       天上的学校
       天空
       百灵鸟的苦恼
       这个作家真可气
       谁说作家恨狐狸
       宠物犬和导盲犬
       新年爷爷和十二生肖
       新年爷爷遭遇狐狸小姐
      
       第二辑
       小军军上学
       小军军回家
       小军军做作业
       小军军看电视
       小军军出门
       报务员
       他可比你好得多
       虽说小强已十三
       满纸都是567
       “搬迁户”
       劳务费
       小华做作业
       强强也想患感冒
       表哥可没说谎话
       阿姨来清票
       跟着学
       吃包席
       株连
       当个小学生真可怜
       考和烤
       差点把我四等分
       公开课
       利滚利
       倒像教授去讲学
       校长来到五三班
       校长又喊练鼓掌
       爸爸打人真凶
       有个阿姨好特别
       小猴天天学爸爸
       拉链口袋多又多
       有个叔叔真好笑
       三峡猴
       老鼠药
       爸爸的玩具
       小小鸡
       老爸戒烟
       球迷
       吓得娃娃哇哇哭
       熊来了
       跟屁虫
       小小鸭
       小花狗爱撒娇
       瘦叔叔,胖阿姨
       阿姨抱狗去听戏
       强强背唐诗
       楼上住着大哥哥
       赔梦
       阿姨还没说“再见”
       任务没完成
       课桌下的战斗
       冲过战区
       研究生
       “每天一吵”
       星期天
       呼噜
       音乐课
       观音菩萨
       看恐龙
       我希望
       我很忙
       男生谈《红楼梦》
       女生谈《红楼梦》
       又见月亮
       考场奇想
       当个大人真好
       不是我爸爸
       车厢里有个叔叔
       他们不选我
       关于生病的思考
       踢球
       换气
       一串问号
       发火记
       送虎年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