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重塑中国和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
作者:
[芬兰]保利·基杜伦 [挪威]斯坦恩·库恩勒 [中国]任远 主编
定价:
38 元
页数:
245页
ISBN:
978-7-309-10661-9/D.679
字数:
268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中国和北欧福利研究网络(简称SNoW)在上海(2011年10月)和赫尔辛基(2012年6月)两地分别主办了两次研讨会。本书主要是以这两次会议上的论文为基础汇集完成的。
       中国和北欧福利研究网络(SNoW)是北欧卓越中心(简称NCoE)中NordWel(北欧福利国家:历史基础和未来挑战)项目的一个分支计划。NordWel项目由赫尔辛基大学主办,并在2007—2013年期间得到北欧应用研究合作中心(简称NordForsk)资助。北欧应用研究合作中心是隶属于北欧部长理事会下政府间研究的基金组织。中国和北欧福利研究网络(SNoW)在2013—2015年间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北欧部长理事会的额外资助。中国和北欧福利研究网络中的一些成员还积极参与北欧卓越中心的其他福利研究项目,北欧应用研究合作中心于2007—2013年还资助了北欧福利模型评估(简称REASSESS)项目,该项目依托位于奥斯陆的挪威社会研究所(简称NOVA)。
       编者在此感谢NordWel项目,感谢卑尔根大学和复旦大学依托北欧中心的长期合作。2010年,我们出版了《北欧福利国家》著作,该书的编者是斯坦恩·库恩勒(Stein Kuhnle,卑尔根大学)、陈寅章(复旦大学)、克劳斯·彼得森(Klaus Petersen,南丹麦大学)和保利·基杜伦(Pauli Kettunen,赫尔辛基大学)。同时,自2013年2月以来,在复旦大学和北欧中心共同努力下,SNoW也定期出版了中国和北欧福利研究网络的电子学术通讯。
       在上海和赫尔辛基的研讨会中,我们邀请了来自北欧和中国在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论文,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论文主要讨论了普遍关注的话题,或是北欧国家和中国正共同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专题:
       (1) 社会规范和制度;
       (2) 劳动力市场、移民和社会权利;
       (3) 老龄化和社会保障体系。
       从历史中可以发现,不同的时段和地区有不同的获得福利和幸福感的途径,同时政府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也各不相同。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许多关于西方福利国家的类型或福利模型的相关研究,后来这一研究领域不仅比较不同类型的西方福利国家,还就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比较。一些学者提出了“东亚福利模式”(East Asia welfare model)以及“儒家福利模式”(Confucian welfare model)的概念,来强调福利体制建设应该嵌入传统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不同,才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公共政策、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或许,东亚应该学习欧洲将不同的地区进行区分来使用不同的“福利模型”。
       本书的英文版是一本同名的出版文集,而这本中文版本相对于英文版本另外增加了一些关于中国发展的章节。在本书第一部分,主要讨论的是社会规范和制度,其中熊跃根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讨论了中国的社会政策;潘屹提出了中国福利体系的基本要素;保利·基杜伦探讨了北欧模式下社会规范的冲突和妥协;南纳·基达尔(Nanna Kildal)和斯坦恩·库恩勒分析了挪威福利国家观念改变的趋势;皮尔约·马尔科拉(Pirjo Markkola)分析了在芬兰的贫困救济中的家庭责任和社会立法。
       针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的讨论,中国和北欧国家都强调和突出外来移民和流动人口,尽管中国和北欧国家之间有着明显的结构上的差别(例如国内流动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差别;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差异等),但是许多问题是相似的,例如共同关注流动人口的基本社会权利和劳务标准,移民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成本及其社会融入,还有与移民问题相关的政策上的挑战等。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和农民工的福利保障和社会权利问题尤其吸引了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本书中的论文将重点关注这些学者对当前挑战的理解以及如何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应对挑战。
       本书中五个章节涵盖了该领域的研究:艾斯蒙德·阿鲁普·塞普(Asmund Arup Seip)专注于研究北欧国家的工作迁移以及劳动力市场制度;萨拉·裴兰德(Saara Pellander)从事研究北欧福利国家的家庭迁移以及性别平等;林卡、 易龙飞和吴双针对国内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住房政策和城镇“新市民”进行了研究;王志凯讨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出现“民工荒”的关系;关信平从社会权利的角度分析流动人口的生活和发展,并对相关的社会政策进行了讨论。
       本书也涉及了关于养老政策方面的研究。中国和北欧国家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这对老年人的养老金和养老照顾方面的公共政策服务存在一定的影响。约尔根·格尔·安德森(Jrgen Goul Andersen)和埃克塞尔·哈特兰德(Aksel Hatland)两位学者谈到了北欧国家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傅华和罗尔夫·朗宁(Rolf Rnning)谈到了中国和北欧国家的养老照顾的现状和应对方法;封进通过对城镇化过程中社会保障改革的具体问题和最新探索进行了介绍;胡湛和彭希哲则对在不断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重视家庭责任和实施发展型的福利体制提出了看法。
       在此基础上,本书的三位编者撰写了第一章总论,概括性地讨论了北欧国家的福利体制和福利政策的发展和扩展,以及对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的福利制度改革和未来发展的借鉴。
       本书得以付梓出版,感谢北欧应用研究合作中心以及北欧部长理事会对于中北欧福利研究网络的慷慨支持,并感谢复旦大学北欧中心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更感谢索菲·伯根海姆(Sophy Bergenheim)为书本编辑提供的帮助,以及利兹·布鲁姆菲尔德(Liz Broomfield)对本书的英文版各章节表述的修改和完善。我们也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常务副总编孙晶、本书的责任编辑马晓俊对这本中文著作出版提供的帮助,并感谢李含伟、汪萍萍、周艳、徐婧、徐杨和周艳对相关章节的翻译校对工作。
      
       赫尔辛基/卑尔根/上海, 2014年4月
       保利·基杜伦斯坦恩·库恩勒任远

作者简介

书摘


       前言
      
       1北欧国家福利体制和福利政策的发展、扩散与中国发展 斯坦恩·库恩勒保利·基杜伦 任远
      
       第一部分 社会规范和制度
       2福利的不能承受之重和中国社会政策的限制:历史制度主义的观察 熊跃根
       3中国社会福利体系的基本要素 潘屹
       4北欧国家社会规则模式的冲突和妥协 保利·基杜伦
       5普惠原则面临挑战:挪威的福利国家体制正在发生观念的改变? 南纳·基达尔斯坦恩·库恩勒
       6芬兰历史上贫民救济的家庭责任和社会立法 皮尔约·马尔科拉
      
       第二部分 劳动力市场、移民和社会权利
       7北欧国家的工作迁移和劳动力市场规定 艾斯蒙德·阿鲁普·赛普
       8家庭迁移、性别平等和北欧福利国家——政策过程的对立性 萨拉·裴兰德
       9住房政策与中国城市的“新市民”——关于农民工住房保障权利的探讨 林卡 易龙飞 吴霜
       10从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看中国的“民工荒”现象 王志凯
       11当前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权利保障及相关福利政策 关信平
      
       第三部分 老龄化和社会保障体系
       12应对人口变动的挑战:从欧洲视角观察北欧国家的老龄化和养老金体系 约尔根·格尔·安德森 埃克塞尔·哈特兰德
       13中国和北欧国家老年服务的现状、挑战和创新性的应对策略 傅华罗尔夫·朗宁
       14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封进
       15发展型福利与中国养老制度安排 胡湛 彭希哲
      
       作者介绍
       译名对照表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