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翻译研究:从文本、语境到文化建构
作者:
廖七一 著
定价:
49.80 元
页数:
297页
ISBN:
978-7-309-10442-4/I.824
字数:
244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是反映作者研究心得的自选论文集。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作者的学术重心从微观、中观发展到宏观研究;研究焦点从文本、研究视角和范式逐渐转向翻译的历史语境与文化建构。作者试图以描写研究的方法,聚焦于中国特有的翻译现象与翻译问题,探讨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翻译的特征、形态,以及与主流政治叙述的关系。翻译远非是语言转换,也不是简单的艺术品;翻译是积极的文化建构。我们对西方的译介、诠释和批评已成为改造固有国民性、形塑现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中国在了解西方、翻译西方的同时,自身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作者简介


       廖七一,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翻译研究所所长,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译协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副会长、重庆翻译学会会长及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或特聘研究员。出版《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当代英国翻译理论》、《胡适诗歌翻译研究》、《中国近代翻译思想的嬗变》等专著、编著和译著二十余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翻译》、《中国比较文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九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与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多次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书摘


       目录
      
       前言
      
       上编 研究范式、视角与方法
       文化观念与翻译
       MTI中的翻译理论教学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
       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
       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
       跨学科综合·文化回归·多元互补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走向试评
       研究范式与中国译学
       中国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
       翻译研究学科结构与体制外视角
      
       下编 翻译研究的历史语境化
       晚清公共叙述与翻译规范
       论马君武译《哀希腊歌》中的“讹”
       苏曼殊译诗中的“晦”与价值取向
       秘密的分享者
       ——论庞德与胡适的诗歌翻译
       从翻译规范看《域外小说集》
       《新青年》与现代翻译叙述
       “五四”文学翻译对“信”的重构
       抗战历史语境与文学翻译的解读
       文化典籍的外译与接受语境
       《哀希腊》的译介与符号化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