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点亮灵魂的灯
作者:
李汉荣 著 刘姝睿 编注
定价:
18 元
页数:
179页
ISBN:
978-7-309-10528-5/I.829
字数:
147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编注者说
      
       黄荣华
      
       为更好地满足全国中学生朋友的阅读需要,我们约请了北京、陕西、河南、山东、浙江、江西、广东、上海等十多个省市的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他们认为最有阅读价值的读本,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崭新的书系——“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这套崭新的书系体现了编注者的三大构想:
       让中学生朋友们共享同龄人的精神资源。每位中学语文尖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化阅读,这种个性化阅读在多数情况下应当是有普遍价值的,因为毕竟大家的年龄相当,阅历相似,文化背景相同。他们之所以成为语文尖子当然有诸多原因,但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一定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把那些语文尖子的个性化阅读且具有普遍意义的著作,让语文尖子们自己向同龄人推荐,说出自己阅读的意义或方法,应当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朋友是有益的。
       增加同学们的情感和思想积累。这就先要说到“应试”教育了——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诗词鉴赏,或是文言文理解,作文就更不用说了,没有真情分辨与把握,没有思想综合与揭示,考生最多只能拿到最基础的分数。因此,要想在语文考试中拿到高分,就必须注重情感与思想的积累……其实,一位真正的读书者,是永远把情感与思想历练放在第一位的。这样的读书者不仅可使自己成为有情味的人,有思辨力的人,而且永不会被迷惑,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就更不在话下。
       倡导一种语文观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协调学习者与社会的关系。就中学生而言,如何与同学、朋友交往,与家长交心,与老师交流,与陌生人相待,是一门重要的课业,但今天的教育基本忽略了这一课业。我们在这套丛书的编辑、评点中,也期待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应试能力也是一种与社会的协调能力。如果我们能把眼光放远点,我们就能看到,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无数次的大大小小的应试。一个没有应试能力的人是不能容于社会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把应试妖魔化了。这不能怪应试本身,而应责怪社会对应试的理解过于偏狭,对中学生应试的操作过于单一。我们衷心期待,阅读这套丛书的同学能获益,哪怕从最基本的应试上获益。
       上述三大构想正是我们编注这套崭新的“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的理由,但这套书系的编注还有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关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人的建设。
       大家都知道,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五四运动。随着“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到来,中国人逐步由近代走向现代。在走向现代的进程中,现代文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散文的创作、流传与阅读,则成为了人们走向现代的最轻便的精神武器。
       非常遗憾的是,当下中学生的阅读离现代经典作家的经典之作越来越远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现代中学生不需要这样的阅读?显然不是!事实是,21世纪的中国人依旧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问题。从整体上看,今天中国人的民主意识与科学意识依旧相当淡薄,不少人的头脑中甚至还有相当浓厚的传统痼疾。这也构成了中国人现实的生存环境。因此,中学生阅读那些体现强烈时代精神、引领民族走向现代世界的现当代经典散文,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从这一宏大的主题出发,我们期待这套“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在参与现代中国人的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鲁迅、胡适、林语堂、丰子恺、朱自清,当看到这一系列现代著名作家的名字时,我们的脑海中即刻浮现出一系列个性极其鲜明的现代中国人形象。鲁迅的沉重、深刻与灵魂拷问,胡适的轻巧、宽容与温情相待,林语堂的性灵、洒脱与幽默,丰子恺的从容、优雅与仁爱,朱自清的恬淡、醇厚与执著,每一位都有着极大的人格魅力,他们的思想与文采,他们的为人与为文,他们无论是作为现代作家,还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都值得21世纪的中国人去解读,并在解读中找到前进的最佳方式。我们更期待读者在这一系列作家作品的阅读中,集众人之“精气神”,把自己铸造成为崭新的现代人。
       王蒙、贾平凹、余光中、梁衡、夏坚勇、李元洛,当看到这一系列当代作家的名字时,我们的脑海中也即刻浮现出一系列个性极其鲜明的当代中国人形象。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人生、醇厚人生、诗性人生,都有着极大的感染力。他们作为当代散文创作的大家、名家,其作品都达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高度,因此值得人们去解读,并在解读中找到前行时必要的凭藉。
       本书系包括:《朝花夕拾——鲁迅散文精读》、《坟——鲁迅杂文精读》、《人生有何意义——胡适散文精读》、《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精读》、《艺术三昧——丰子恺散文精读》、《孤独地走向未来——贾平凹散文精读》、《湮没的辉煌》、《把栏杆拍遍》、《怅望千秋》、《宋词之旅》、《寂寞圣哲》、《古典幽梦》、《夹缝中的历史》、《寻找灵魂的栖息地——朱自清散文精读》、《我来过,我爱过——余光中诗文精读》、《遥远的村庄——刘亮程散文精读》、《穿越唐诗宋词》、《人人皆可为国王——梁衡散文精读》、《绝唱千秋——穿越元曲绝句》、《点亮灵魂的灯》等。

作者简介

书摘


       多么幸福的事儿
       ——读李汉荣散文集《点亮灵魂的灯》
       刘姝睿(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教师)
      
       诗意——诗画语言,流淌性灵
       李汉荣的散文很早便温暖着我们,其中《山中访友》、《外婆的手纹》分别入选上海市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初中的孩子的心早已被文中的淳朴真情抚育着,而这“真”离不了作者文笔的诗情画意——如诗一般蕴藏真情和哲理,如画一般写进造化与人心。朱世卿在《法性自然论》中说:“人为生最灵,膺自然之秀气。”诗画语言中渗透的何尝不是性灵之心。裴子野在《刘虬碑》中提及性灵者“受山川之英灵,有清明之淑性。”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作者说过:“我这半生里见过的各种生命,恐怕已经成千上万了。在这成千上万的生命里,留在记忆里的,或者说在记忆里藏得最深的,还是那些与我交换过目光的生命。”作者的文字里处处是作者敏锐的心,读他的文字便是听音,便是览画,更是读心,读一本封存在现代都市的美丽乡村童话。
       灵境——跨越时空,召唤温情
       都市的童话并不少见,但作者跨越时空的想象力并不多见。《唐朝的牛》、《鸟是懂得美感的》、《万物都是发明家》、《目光》等,使读者读着书中奇思妙想,心门会情不自禁地打开,只想着伸出双手赶紧去拥抱那灵动的智慧,这该是经历了多少次黑夜的沉淀才孕育出来的理趣和温情!作者说过:“每次写作,我总是打开窗子,眺望一会儿朦胧的远山,如果恰逢一声鸟叫,我的诗文便有了清脆生动的开头;如果在夜晚写作,我就先在空旷宁静的地方,仰望头顶的星空,聆听银河无声的波涛,宇宙无穷的黑暗和光芒滔滔地向我的内心倾泻,我静静地呼吸着那从无限里弥漫而来的浩大气息,然后,我开始诉说,向心灵诉说,向人群诉说,向时间和万物诉说。”如他所言,作者每次孕育文字与其说是从自然中汲取点燃灵魂的火焰,不如说是万物和宇宙借着作者的笔给众生讲述,是“造化钟神秀”借着作者的语言召唤苍生、传递温情;是我们头顶的苍穹将内心泻进作者的目光,叫他去看、叫他去想、叫他去说。不信,你凑近他的文字听一听:“语言被心中的激情和宇宙的浩气激活,语言行走和飞翔起来。语言有了只有在这个时刻才有的动人表情和语调,就这样,我的心,在语言的原野上走向远处和深处。每当这个时候,我感到,万物和宇宙都参与了语言的运动。”我想,作者这次心灵之旅该是美美的、幸福的吧!
       幸福——穷尽苍野,收回本心
       一本书,读懂了幸福不难,读出了幸福不易。而这本书,都给我们了。李汉荣先生坦言:“我们的一代代先人们,几千年就是过着这种低碳高质量、绿色、环保的慢生活,单纯而又非常丰富的生活,朴素生活,诗意生活,耕读生活,灵性生活,才创造了那样博大精深、高尚优美的文化,也才为我们保存了一片青山绿水、白云碧天的好国土,今天,我们还懂得那种有意境的生活吗?我们还会过那种生活吗?我们还有资格过那种生活吗?”“那种生活”便是幸福,“幸福”便是“有意境、有深度、有益于世道人心,也有益于自然万物,真正能够安妥人心”的生活状态。
       然而现实中,“满面尘灰烟火色”的劳苦大众无暇顾及;“歌台暖响,春光融融”的不可一世者无心顾及;更有扛着“快速发展”大旗的吆喝者蒙住自己和众人的眼削碎了过上幸福生活的资格证。我们,离幸福的故乡越来越远。远到,听不见母亲的善言,看不出母亲的苦恼。甚至,有朝一日,模糊了回乡的路。
       感谢这本散文集带着我们“转身”,在幸福的故乡消失的前夜去拜访“我们的祖先”,“沿着河流行走”,聆听河流的秘密,敞开雨后的大自然,登上雪山,抚摸明月,“点亮灵魂的灯”。
       因为,心只有回复灵性才得了命,人只有穷尽山野方寻着了根。当我跟着作者的笔在一条条河流边行走时,不由得幸福起来,原来这里有简,有苏童,有丰子恺,有袁枚,有“人为动物,唯物之灵”的心物感应。无论是河边、星空下、山巅,还是一根火柴、一头牛、一个垃圾堆旁,我们都能发现人的自然本性、生命意识激发出的灵妙的创造力!
       幸福着,心不再虚空;幸福着,心不再沉重;幸福着,心不再孤独;幸福着,心回来了!
       我们幸运着,在这本散文集里回到了生命的高处。更重要的是,我们当坦然于生命的回归是个过程,不必将“高贵”放在眼前去苦追,每颗灵魂都是独特的,有独特的灵动和独特的生存土壤,回归与否也当有个体差异性,只是,别忘掉“高贵”,更别漠视“高贵”,即便终身无法回归,也要做个会流泪而不是冷漠甚而只会呲笑生命的看客。
      
      
      
       目录
      
       第一单元 寻根
       目光
       转身
       停靠点
       品茶
       一个画家的画室
       槐树记
       不舍
      
       第二单元 我们的祖先
       一个古老村庄消失的前夜
       父亲的鞋子
       旧家具
       对中医的一知半解
       唐朝的牛
       感念祖先
      
       第三单元 你看见自然了吗
       梨树湾
       你看见自然了吗
       牛的写意
       万物都是发明家
       鸟是懂得美感的
       无雪的冬天是寂寞的
       雪天,有所思
       远山的雪
       雪界
      
       第四单元 沿河流行走
       慢速流淌的河
       绝密事件
       野河
       跳鱼潭
       嫩江
       洗衣石
       棒槌
       我身上的体温被谁带到哪里去了
       河床
      
       第五单元 点亮灵魂的灯
       生病
       对一个垃圾堆的观察
       对一张纸币的简单研究
       谁在审美
       点亮灵魂的灯
       心中的月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