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动物学
作者:
谢桂林 杜东书 主编
定价:
49.80 元
页数:
335页
ISBN:
978-7-309-10721-0/Q.88
字数:
576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本教材是在参考其他同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长期奋战在动物学教学一线教师的教案和教学实践编写而成。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在各综合性大学和农业、林业、师范等专业院校,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动物学的课时总量一再被压缩,而全国大多数院校采用的仍是内容非常详细的教材。内容广博、容易理解是动物学教材应有的特点,但是,在较少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却是不太现实的。为了适应各综合性大学和农业、林业、师范等专业院校教学的实际需求,本教材尽可能减少教学大纲要求以外知识点的收录,仅收录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未加入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也未包括半索动物、动物的生态、动物的地理分布及动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起源等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材的篇幅。
       在编写过程中,首先,我们注重分类学知识的应用。因为动物学学习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对动物学有基本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会辨认不同的动物类群。例如,在野外,要让学生能够大概知道某种动物所属的类群,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分类学知识,这些知识不能太多,需要言简意赅。用昆虫来举例,学生只要知道有3对足且身体分头、胸、腹3部分的无脊椎动物就是昆虫,这样就可以将昆虫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由于课时的限制,分类学的知识必须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其次,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对动物学要有大概的了解,因而要求教材重点突出,将教材的重点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上来。所以,对于每一个类群,我们都着重介绍该类群的主要特征及该类群特殊的方面。最后,动物学由于知识点相对比较分散,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应用是培养兴趣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每章之后,我们都介绍该类群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常识来理解动物学的内容。
       本教材共有16个章节,其中东北农业大学的仇有文负责编写第一章和第七章;东北农业大学的张明辉负责编写第三章、第八章和第十六章;东北农业大学的赫福霞和遵义师范学院的曾燕玲负责编写第十章;东北农业大学的矫洪涛和杨宇姝负责编写第十一章;塔里木大学的王智超负责编写第八章和第十四章;塔里木大学的宋勇和任道全负责编写第十二章;上海大学的陈付学、杜东书负责编写第四章;南开大学的谢桐音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孙超负责编第十五章;谢桐品负责编写第二章和第五章;齐齐哈尔大学的徐兴军负责编写第六章;菏泽学院的张贵生、朱道玉、谢桂伟负责编写第十三章;谢德舜、马俊红、张青负责编写第九章。山东师范大学的付荣恕教授担任本教材的主审。另外,本教材的附图主要由王汉男、林青战、付颖、姜吉刚、李江和韩娜娜完成。
       本教材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和农业、林业、师范等专业院校开设动物学课程的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各个院校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教学改革需要在教材编写方面进行更新,我们尝试着做些工作,希望能为教学改革尽一点微薄之力。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经验不足,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肯定有不足之处,敬请使用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7月于哈尔滨

作者简介


       谢桂林,男,1973年生。山东定陶县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现在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研室工作,主要从事动物学教学和弹尾目系统分类学、动物仿生学、土壤动物生态学等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100余项。
      
       杜东书,男,1982年生。山东东明县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会员。201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获博士学位。现在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动物学/生理学教学,以及动物疾病(心血管疾病、胃黏膜损伤)发生机制与神经信号网络调控方面的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0篇,申请专利近10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含1项主持)。

书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第二节 动物学及其分科
       第三节 动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四节 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
       第三节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章 多细胞动物(Metazoan)的起源及多孔动物门(Porifera)
      
       第一节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第二节 多孔动物门
      
       第三章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代表动物——水螅
       第三节 腔肠动物门的分类
       第四节 腔肠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五节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四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第四节 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五章 原腔动物(Protocoelomata)
      
       第一节 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原腔动物的分类
       第三节 原腔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四节 原腔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六章 环节 动物门(Annelida)
      
       第一节 环节 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代表动物——环毛蚓
       第三节 环节 动物门的分类
       第四节 环节 动物的系统演化
       第五节 环节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第一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第三节 软体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四节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八章 节 肢动物门(Arthropoda)
      
       第一节 节 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节 肢动物门的分类
       第三节 昆虫纲
       第四节 节 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九章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第一节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代表动物——海参
       第三节 棘皮动物门的分类
       第四节 棘皮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十章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第一节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脊索动物门的分类概述
       第三节 尾索动物亚门
       第四节 头索动物亚门
       第五节 脊椎动物亚门
      
       第十一章 圆口纲(Cyclostomata)
      
       第一节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圆口纲的分类
       第三节 圆口纲动物的生态特征
      
       第十二章 鱼纲(Pisces)
      
       第一节 鱼类对水环境的适应特征
       第二节 鱼纲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鱼纲的分类
       第四节 鱼类的生态特征概述
       第五节 鱼类的经济意义
      
       第十三章 两栖纲(Amphibia)
      
       第一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两栖动物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及其不完善性
       第三节 两栖纲的分类
       第四节 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十四章 爬行纲(Reptilia)
      
       第一节 羊膜卵的出现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第二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
       第四节 爬行纲的分类
       第五节 爬行动物的起源与适应辐射
       第六节 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十五章 鸟纲(Aves)
      
       第一节 鸟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鸟类的形态结构
       第三节 鸟纲的分类
       第四节 鸟类的起源与适应辐射
       第五节 鸟类的生物学特性——繁殖与迁徙
       第六节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第十六章 哺乳纲(Mammalia)
      
       第一节 哺乳纲的进步特征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概述
       第三节 哺乳纲的分类
       第四节 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