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拯救正义与平等
作者:
〔英〕G·A·科恩(Gerald Allan Cohen)著 陈伟 译
定价:
58 元
页数:
420页
ISBN:
978-7-309-10309-0/D.659
字数:
424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在这部令人兴奋的政治哲学著作中,著名哲学家G·A·科恩着手拯救下面这样一个平等主义命题:在一个分配正义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中,民众期望能够在物质方面大体上平等。为反驳罗尔斯式的公正社会,科恩证明了分配正义不能容忍罗尔斯所准备支持的“深层的不平等”。
       在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进行一种缜密而意义深远的批判过程中,科恩论证了分配正义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国家,更是为了日常生活中的民众。对宏观层面的公共制度和政策而言的正当规则,在经过适当的调整之后,也适用于微观层面的个体决策。
       科恩还对罗尔斯的建构主义把正义概念和其他概念系统地糅合在一起进行了批评。在罗尔斯式建构中,正义要么没有与其他德性区别开来,要么没有与最忧的社会调节规则区别开来。对这些混淆的消除使正义更接近于平等。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科恩(G.A.Cohen,1941-2009),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研究员、齐切利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开创者和旗手。代表作:《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1978年)、《历史、劳动和自由:来自马克思的论题》(1988年)、《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1995年)、《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为何如此富有?》(2000年)、《拯救正义与平等》(2008年)、《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2009年)等。
      
       译者简介
       陈伟,男,1973年生,河北邯郸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目前关注的研究方向为现代逻辑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作:《功能解释与唯物史观》、《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和分析哲学之间》等。

书摘


       目录
      
       前言
      
       导言
       1. 重大的议题
       2. 拯救平等与正义
       3. 方法论上的若干分歧
       4. 正义与公平
       5. 两种立场
       6. 约翰·罗尔斯的伟大之处
       7. 本书概要
      
       第一编 从……拯救平等
      
       第一章 激励论证
       一、激励论证、人际检验和共同体
       1. 激励、差别原则和平等
       2. 尼格尔·劳森的减税政策
       3. 在可变的人际环境中说出论证
       4. 绑匪的论证
       5. 共同体和人际检验
       6. 激励论证能通过人际检验吗?
       二、检验激励论证
       7. 什么使激励论证的小前提为真?
       8. 为什么激励论证通不过人际检验?
       9. 激励论证和欺诈
       10. 穷人应该拒斥激励论证吗?
       11. 第一人称复数和第三人称复数
       三、激励和差别原则
       12. 差别原则的严格解读与松散解读
       13. 为什么正义的人们必须实践严格的差别原则?
       14. 差别原则和“日常生活”
       15. 尊严、博爱和差别原则
       16. 差别原则和“相互不关心”
       17. 差别原则和不公正的社会
      
       第二章 帕累托论证
       1. 引言
       2. 阐述帕累托论证
       3. 挑战帕累托论证
       4. 驳斥帕累托论证
       5. 平等尺度中的劳动负担
       6. 不一致的尺度
       7. 提升起始点
       8. 不偏不倚与互惠互利
       9. 不平等:一个必要的恶?
       10. 结论
      
       第三章 基本结构异议
       1. “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2. 激励与差别原则:对激励论证的一个评论
       3. 基本结构异议
       4. 基本结构异议:一个初步的回应
       5. 基本结构异议:一个更根本的回应
       6. 谁应当被指责?
       7. 强制性社会结构和非强制性社会结构
       附录Ⅰ:关于强制和基本结构的补充说明(8年附加语)
       附录Ⅱ:基本结构是一种结构(8年附加语)
      
       第四章 差别原则
       1. 引言
       2. 重新考虑差别原则
       3. 差别原则的道德任意性情形与它的内容相矛盾
       4. 关于差别原则的一个新近论证
       5. 对于差别原则的一个契约主义论证
       6. 天资差异的道德任意性应该表明什么?
       7. 张伯伦和帕累托
       8. “不能”还是“不会”
       9. 人性和建构主义
      
       第五章 自由异议
       1. 引言
       2. 平等、帕累托和职业选择的自由
       3. 平等、帕累托和罗尔斯式自由
       4. 平等、帕累托和工作中的自由
       5. 不平等收入推理
       6. 血、肾和性
      
       第二编 从……拯救正义
      
       第六章 事实
       1. 陈述我的命题
       2. 事实和一些元伦理学问题
       3. 大多数哲学家关于事实和原则考虑哪些问题
       4. 我的命题:终极原则是不敏于事实的;以及心灵清晰性要求
       5. 该命题的一个例证
       6. 该命题的更多例证
       7. 对该命题的论证
       8. 对该命题更深层的例证和辩护
       9. 心灵清晰性要求
       10. 不敏于事实的原则具有纯粹逻辑上的优先性
       11. 该命题的条件特征
       12. 论“是”与“应当”
       13. 论“应当”与“能够”
       14. 对该命题的可能误解
       15. 该命题不是一个因果联系的命题
       16. 该命题不是一个心理学的命题
       17. 该命题对于最重要的元伦理学争议是中立的
       18. 一些拒绝我的命题的坏的罗尔斯式论证
       19. 功利主义,以及基本原则与调节规则之间的差异
       20. 我的命题的重要意义
       附录:上帝
      
       第七章 建构主义
       1. 导言和序要
       2. 正义的基本原则与建构主义
       3. 正义的基本原则与建构主义:新问题
       4.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吗?
       5. 两个例证:社会保险和财产税
       6. 正义和帕累托法则
       7. 正义和对选择最优调节规则的限制,后者即著名的公共性
       8. 正义和稳定性
       9. “正义的环境”
       10. 结论
       附录:两个原则的原初状态证明是契约主义的吗?
      
       第八章 公共性论证
       1. 安德鲁·威廉姆斯论公共性和平等主义风尚
       2. 对威廉姆斯论证的一个剖析
       3. 种族主义、正义和担保
       4. 担保要求威廉姆斯类型的确定性吗?
       5. 正义需要精确度吗?
       6. 家庭内、市场上和国家中的平等主义风尚
       7. 作为正义的一种想望之物的公共性
       8. 公共性和职业选择
      
       总附录:对批判的回应
       1. 公众行动和私人行动
       2. 正义的场所不在引起它的地方
       3. 先验原则、自尊和平等
       4. 激励和特权
       5. 博格的总体目标和超级目标
       6. 博格在处理标准情形上的失败
       7. 分配正义的通货和激励性不平等
       8. 罗尔斯关于激励的较早期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译者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