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洪亮吉《左傳詁》研究
作者:
郭鵬飛 著
定价:
24 元
页数:
282页
ISBN:
978-7-309-10878-1/K.487
字数:
220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洪亮吉平生好学,穷究经史,与邵晋涵.王念孙.孙星衍等朴学大师过从甚密,砥砺学衡,於经尤深於《春秋左氏传》及小学音训。鹏飞能就亮言之力作《左传诂》提出九十三条与洪氏不同的合理见解,足见已具相当深厚的功力。
       洪亮吉性至孝,好善疾恶;鹏飞亦性至孝,於温文中善养其浩然之气。洪氏泉下有知,一定会因为有这样—位性情相近的学问上的诤友而感到高兴。

作者简介


       郭鹏飞.台湾大毕中国文学系学士,香港大学中文系哲学硕士,哲学博士,研究范围以经学与训诂学为主,著有《尔雅义训研究》与相关论文三十余篇。曾任香港岭南学院(今岭南大学,中文系讲师,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副教授。
      

书摘


       目録
      
       單周堯教授序
      
       緒言
      
       本論
       一隱公元年莊公寤生
       二隱公元年闕地及泉
       三隱公三年澗、谿、沼、沚之毛
       四隱公三年若以大夫之靈
       五隱公三年教之以義方
       六隱公六年猶懼不蔇
       七隱公九年先者見獲,必務進
       八隱公十年以王命討不庭
       九隱公十一年而使餬其口於四方
       十桓公五年始殺而嘗
       十一桓公九年冬,曹大子來朝。賓之以上卿,禮也。
       十二桓公十七年日官居卿以底日,禮也
       十三莊公元年不稱即位,文姜出故也
       十四莊公元年三月,夫人孫于齊。不稱姜氏,絕不爲親,禮也。
       十五莊公四年春王正月
       十六莊公八年公問不至
       十七莊公九年傳乘而歸
       十八莊公二十八年晉伐驪戎,驪戎男女以驪姬
       十九閔公元年因重固
       二十閔公二年尨涼、冬殺、金寒、玦離
       二十一僖公五年輔車相依
       二十二僖公五年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二十三僖公九年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
       二十四僖公十二年謂督不忘
       二十五僖公十三年冬,晉薦饑
       二十六僖公十五年一夫不可狃,況國乎?
       二十七僖公二十二年詩曰:“協比其鄰,昏姻孔云”
       二十八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質
       二十九僖公二十四年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
       三十僖公二十四年故糾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詩
       三十一僖公二十四年兄弟鬩于牆
       三十二僖公二十五年掖以赴外,殺之
       三十三僖公二十五年昔趙衰以壺飧從徑,餒而弗食
       三十四文公二年書曰:“及晉處父盟”,以厭之也
       三十五文公七年訓卒、厲兵、秣馬、蓐食
       三十六文公十二年裹糧坐甲
       三十七文公十二年兩君之士皆未憖也
       三十八文公十八年其人,則盜賊也;其器,則姦兆也
       三十九文公十八年貪于飲食,冒于貨賄
       四十宣公二年于思于思
       四十一宣公十一年不愆于素
       四十二宣公十二年卜臨于大宮
       四十三宣公十二年前茅慮無
       四十四宣公十二年耆昧也
       四十五宣公十二年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
       四十六宣公十三年我則爲政,而亢大國之討,將以誰任?
       四十七宣公十四年投袂而起
       四十八成公二年癸酉,將救于鞌
       四十九成公二年余姑翦滅此而朝食
       五十成公二年畏君之震
       五十一成公二年國將若之何?誰居?
       五十二成公二年侵敗王略
       五十三成公六年其惡易覯
       五十四成公九年又賦《綠衣》之卒章而入
       五十五成公十五年騁而從之,則決睢澨、閉門登陴矣
       五十六成公十六年鄭子罕宵軍之,宋、齊、衛皆失軍
       五十七襄公二年萊人使正輿子賂夙沙衛以索馬牛
       五十八襄公四年季孫曰:“略。”
       五十九襄公九年棄位而姣
       六十襄公十六年孟孺子速徼之
       六十一襄公十九年是專黜諸侯
       六十二襄公二十一年子盍詰盜
       六十三襄公二十三年夫石猶生我
       六十四襄公二十三年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弔
       六十五襄公二十六年而視之尤
       六十六襄公二十九年不尚取之
       六十七襄公三十一年而以隸人之垣以贏諸侯
       六十八襄公三十一年容止可觀
       六十九昭公元年民無謗讟
       七十昭公五年今君奮焉震電馮怒
       七十一昭公八年莫保其性
       七十二昭公十四年收介特
       七十三昭公十四年不爲末減
       七十四昭公十五年辱必求之
       七十五昭公十六年幾爲之笑
       七十六昭公十六年僑聞爲國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難
       七十七昭公二十一年窕則不咸
       七十八昭公二十一年子無我迋
       七十九昭公二十三年叔孫旦而立,期焉
       八十昭公二十六年帥羣不弔之人
       八十一昭公二十八年忿纇無期
       八十二昭公二十九年官宿其業
       八十三昭公三十一年不爲義疚
       八十四定公八年戒都車
       八十五定公十五年不克襄事
       八十六哀公元年使疆于江、汝之間而還
       八十七哀公元年在軍,熟食者分而後敢食
       八十八哀公四年承公孫翩逐而射之
       八十九哀公十三年佩玉繠兮
       九十哀公二十一年使我高蹈
       九十一哀公二十三年使肥與有職競焉
       九十二哀公二十五年請適城鉏,以鉤越
       九十三哀公二十七年故寡君使瑤察陳衷焉
      
       結論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