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曦园恋歌(上下册)
作者:
朱光甫 著
定价:
58 元
页数:
712页
ISBN:
978-7-309-10434-9/I.821
字数:
495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后 记
      
       曦园,是我的父亲朱光甫魂牵梦绕的地方。她有情,有意,有德,有才,有开阔的胸怀,是莘莘学子展示才华的圣地—浓浓恋情,依依不舍。父亲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虽然先后出版有《岁月之光》 《西部寻梦》 《漂流船》 《超越风景》和《妙悟山川》等多部诗歌、散文集,编选出版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等。诗歌作品曾获“萌芽文学奖”、“江西省第二届文学艺术奖”、第一届和第三届“江西谷雨文学奖”等十余项全国、省级文学创作奖。但能在母校出版一部诗集,却依然是他跨越世纪的梦景,这个梦一直环绕,到了今天,总算圆满。
       虽然我并没有经历,但在父亲生前的言语中也大约知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复旦有一批年轻的学生—诗人,他们叙写着梦中的乡原,抒发澎湃的激昂。当时父亲只是刚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第一次踏入大城市的校园—那对于他来说,想必是比以前宽广了多的世界。虽然我无法在现今去想象父亲当时的准确想法,但想必,这充满诱人气息的新环境,与思念故乡的乡愁水乳交融,进一步教会他用文字抒写心中的情感—这让我想到了远古时代人们的原始宗教仪式,或是劳动时发出的古老而有节律的呐喊,简单而单纯,但却蕴藏了无数无法轻易言喻的感情,而那也即是诗歌,这种最为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的起源。
       而当四年的时光结束,从最后的聚会中离开,各奔前程之时,不同的车船票上印着不同的归途。像是归巢的倦鸟,从夕阳映照下的曦园匆匆掠过,虽然留恋,却依然不可避免的遗失那些好时光……那是一九八五年之夏。
       大学毕业后父亲进入江西出版系统担任编辑工作29年,编辑出版的图书先后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金钥匙”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华学术与中国文学研究丛书》(8卷)、国家重点图书选题《中国美学范畴丛书》(30卷)、《21世纪长篇科幻小说丛书》(10卷)、《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化精神》(8卷)、《江西诗派研究丛书》(5卷)、江西省重点图书选题《中国历代文学论著丛书》(5卷)、《黑马长篇小说丛书》等并编辑出版 了《中国美学范畴丛书》(第二辑)和《纪伯伦全集》、《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等多部传世之作。父亲的辛勤耕耘,扎实工作得到江西乃至全国出版界的肯定,2001年10月破格晋升为编审。父亲无愧于文学、无愧于复旦、无愧于出版界。我将传承父亲的优良品德,完成他未尽的事业,圆他一个梦。
       有时候恍惚地觉得,父亲所写下的诗,成为了这样:仿佛是他的灵魂的一部分,镶嵌上那段时间的印记,与那个年代,那个校园,那代怀揣文学之梦的年轻人一起,永恒地凝固下来,如同那个属于诗歌的年代延续下来的残景。父亲的诗是真挚朴素的情感流露,《彩色的梦》是父亲描绘的美好的憧憬,也是父亲给予我美好的难以忘怀的童年。
       《曦园恋歌》收录了父亲在大学时写下的,发表或未发表的诗,包括附录所提到的《静静田园》《飞草集》的诗,加上大学时的八本日记里的部分内容,花费半年时间整理而得。绝大多数都写于大学时候,虽然并非是他最满意的,但确实是最珍贵的。
       最后,要感谢父亲的大学班主任周斌教授,不仅给予8111班活跃的创作、学习环境,还亲自为本书作序;感谢陈正宏教授为了本书的编著出版在百忙中花费许多宝贵时间,倾注了大量心血。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领导、编辑对本书的出版发行的辛勤付出和经济上的帮助。谢谢复旦中文系8111班全体同学—我的师长。
      
       朱毅帆
       2014年2月26日

作者简介


       朱光甫(1962-2013)江西南丰人。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从大学开始诗歌创作并发表作品。作品选入《中国当代校园诗歌选萃》《当代大学生散文诗选》《上海五十年文学创作丛书》等二十种文集。出版诗集《岁月之光》《西部寻梦》《漂流船》等。作品获《萌芽》文学奖、江西省文学艺术奖、江西谷雨文学奖等十余项文学创作奖。曾任中国散文诗学会江西分会理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经理、副总编。
      

书摘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