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在常识层面还原真实的我们的国家——上海中学生报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召开《我们的国家》阅读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1年4月26日


       “这套书不是吹捧我们的国家,而是说她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是以一种科学的、冷静的、明亮的和积极的价值观来看待我们的国家。”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在 “最好的时光,我们读什么书——《我们的国家》阅读研讨会”上如是说。
       4月22日,针对中学生阅读状况不佳的现状,上海中学生报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了本次研讨会,共话中学生阅读。丛书作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系教授葛剑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复旦附中黄玉峰、华师附中陆继椿等七名中学特级教师参加研讨会。
      
       “大家写小书”的普及读物
       会上,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编辑贺圣遂介绍说,出版社之所以要策划这套书,是我们看到在当今时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显得特别有必要向广大读者尤其是中学生朋友予以普及和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民众在物质方面享受的福祉明显提升,但同时,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核心价值没有得到很好地彰显,一个民族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选择优秀的、进步的部分予以保留和发扬,同时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批判地吸取和借鉴其他文化。
       于是出版社试图做一套丛书,既不同于过去根据时间经度将中国史面面俱到进行按部就班阐释而令广大读者望而生畏的“鸿篇巨制”,也摒弃当下很多所谓过分追求生动、有趣而丧失了知识准确性的戏说文本的做法,我们将时间的经度和区域的维度结合起来,将中国历史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民族由何而来、疆域如何形成、人口如何分布、有怎样的思想观念、有哪些风俗习惯、独特的文学表现内容及其体现出的国人的情感世界等等,以一个个专题的形式,将民族的历史和性格有趣味地展现给读者,让读者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而去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进步的脉络。
       丛书在挑选作者时遵循每一专题由各领域一流专家撰写的原则,力求知识阐述的精准。在这个谁都敢讲历史谈文化的时代,在这个不确、想象的东西过多的时代,这套丛书坚持以可靠的材料、清晰的逻辑、生动有趣的文笔来叙述中国历史文化,是一套浅而精的“大家写小书”的普及读物。
      
       在提供精准知识的基础上力求讲得好听、写得好看
       丛书作者都是长期在各自的专门领域做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各自领域中所有的大问题都亲自努力去探察过,因此本书有很深厚的延伸基础,作者每说一句话都会思考到它背后的问题,站在这样的基础上,丛书作者都试图提供各自领域中比较系统和健全,评价也较为稳妥客观,并且表达清晰的常识体系,并且在这个体系中传达健康明朗的价值观。希望在这个信息混杂的年代能够为中学生提供一个比较基础和靠得住的知识系统。
       葛剑雄认为,从阅读的现状看,出版适合中学生的中国文化读本非常重要,“书太多了,无目的性的读书,反而耽误人生,而且开卷未必有益,有些书给人造成的错误印象可能一辈子都转不过来,或者建立的概念是毫无用处的,例如‘自古以来’的‘古’就是一个模糊因而无用的概念。因此对于中学生阅读,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引导,以给他们建立正确的基本概念。媒体的推荐,有时是夸大其词的。从这个角度讲,没有引导是不行的。” 葛剑雄还认为,另一方面,中学生是有阅读渴望的,但要给中学生适合的读物,现在的中学生有几个心理特点,首先对说教有抵触心理,其次是喜欢读图,其实任何东西要学好总是不轻松的。这套书篇幅不大,既有可读性,但基本概念该有的必须有,不能有错误,可以使中学生对我们的国家有正确的认识。
       骆玉明提出《我们的国家》注重的是常识层面的阅读。他认为中学阶段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阶段,是建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健全的知识系统和清晰的思维能力的阶段,这些方面在中学没有发展好,到大学就会遇到困难。他表示在写作这套丛书时预设的读者对象非常清晰,其中就有中学生这个群体。“现代社会信息量庞大,信息来源复杂,商业操纵力量过去强大,造成了阅读上的混乱现象,如何使中学生从这套书获得真正的收益,是复旦出版社和我们这些作者所考虑的问题。” 骆玉明将阅读分为三大块面,一是经典,经典是人类知识思想文化最坚实的基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坐标和里程碑,例如马克思、佛洛依德等等,经典有它的特定性,比如是专门领域的,或在某一个特定时代产生的,具有时代特性。一是泛览,就是什么东西都读,荒诞不经的东西可以读,地上的一块纸片也可以读,对任何内容都可以触发一点感想,获得一点认识。但是中间还有一块,就是常识,常识确立了一个人基本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的价值观,常识看起来比较浅,但其实并不是一个浅薄的东西,它是一个知识系统,并且它要体现出比较稳定、明朗和积极的价值观。对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常识,不一定有力量去吃透经典,而在泛览过程中也会造成很多问题,对错误的信息、怪诞浅薄的人生意识和态度甚至是有害的东西没有辨别能力。
       樊树志表示,他的目标是尽量把历史讲得好听、写得好看,使读者喜欢看,看了以后还能将书留在身边,经常翻翻,但同时决不能把历史简单化,把人的头脑简单化,历史的东西,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给人误导,假作真时真亦假,就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这套丛书就首先要求“真”,但同时是用明白流畅的白话文写作,用容易接受的行文格式写作,既准确又使读者爱看。
      
       通俗而不媚俗的优秀读本
       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在阅读了这套丛书后也认为,这是一套通俗而不媚俗的优秀读本,它独特动人,趣味盎然,同时又有对历史和文化的追问与反思,能够把正确的思想观念介绍给大家,承担了出版的社会责任。原格致中学校长柳泽泉老师认为这是一套有趣、准确、真实的书,而且作者以平视的视角将复杂的问题讲得流畅易懂。育才中学李强老师认为,快乐阅读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这套丛书中还是会有中学生看不懂的地方,但阅读首先可能是平淡乏味的,只有经历平淡才能得到快乐的体验。
       诚如骆玉明所说,还原真实的国家是本套丛书的理念,“不能将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建立在任何虚假之上。”“把正确的东西给大家看并没有削弱对祖国的爱。”黄玉峰老师则饱含深情地引用了丛书中的几句话表达他对本书理念的赞扬。而金志浩、陆继椿、乐燎原等多位中学教师在阅读丛书后都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惊讶,即丛书在客观呈现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传统和不凡成就的同时,并没有一味地吹捧我们的国家有怎样辉煌的历史,如何渊博伟大的文明,而是试图给读者展现一个真实的国家,以一种健康诚实、冷静客观的价值观来讲述国家和民族。例如江晓原《技术与发明》一书中对四大发明的讲述与传统教科书中的讲述就有很大不同。
      
       据贺圣遂董事长介绍,《我们的国家》是复旦社推出的一套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历史与文化》、《疆域与人口》、《技术与发明》、《文学与情感》4种已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今年该丛书还将陆续推出傅 杰著《语言与文字》、高蒙河著《文物与文明》、李公明著《艺术与自然》、麻天祥著《思想与观念》、汪涌豪著《儒学与道教》、仲富兰著《风俗与信仰》等6种著作。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