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珍本古籍丛刊》(第一辑)
新书发布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9日


       12月14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珍本古籍丛刊》(第一辑)新书发布会暨座谈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隆重举行。上海中医药大学陈红专副校长、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黄显功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姚捷馆长、复旦大学出版社王卫东总编辑,《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珍本古籍丛刊》主编段逸山教授、提要撰写者陈腾馆员,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李其忠、张如青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姚捷馆长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珍本古籍丛刊》的编纂工作做了全面介绍,并就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情况做了简要的汇报。据悉《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珍本古籍丛刊》(第一辑)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段逸山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青年馆员陈腾撰写提要,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辑收录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珍本古籍五种,共五函十六册,包括:《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明嘉靖间歙县汪氏主一斋刻本;《素问钞补正》•附《滑氏诊家枢要》,明刻本;《新刻全补医方便懦》,明万历乔山堂刻本;《丹溪心法类集》,明正德卢翊刻本;《局方发挥》,明初刻本。在装帧上呈现了古籍的原装原貌,用纸为泾县手工单宣,板框大小悉准原书,栏线字体不作描润,前后各两张护叶,钤印朱批处套红,瓷青蓝绫书衣,白绫包角,印书根字,蓝绫函套。
       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在会上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表示肯定,对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珍本古籍丛刊》这样一种影印古籍的形式对馆藏古籍开展再生性保护,予以高度认可。同时,进一步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2019年的古籍保护工作提出建议,对《丛刊》(第二辑)的出版工作表示关心和期待。
       段逸山主编就《丛刊》编纂的缘起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来源做了详细介绍。段逸山教授指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古籍藏书在全国中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校建立60多年来,图书馆在各高校、社会贤达的帮助下,获赠大量馆藏,同时,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开展了大规模的访书、购书工作,达到如今的藏书规模。为了更好地发扬传统中医文化,满足广大研究者需要,同时也会更好地保存馆藏珍本,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有意识地陆陆续续选择其中的一些珍藏本,予以出版,以利于我们中医文化的发扬,也有利于广大读者的需要。第一辑五种珍本即是根据“版刻年代较早、存世数量比较稀少、医学内容比较珍贵、具有校勘价值”的原则遴选的。
       陈腾馆员就提要的撰写情况、体例做了扼要的介绍,并就此次影印的五种古籍的版本情况做了详细的梳理,着重对以往著录中对上述古籍版本认定的失误予以分析探讨。
       王卫东总编辑表示,中医药文化,尤其是中医药中的思想,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谈中华文化走出去,保护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传统,保护中医中药走出去也是很重要的方面。王卫东进一步指出: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能将这些馆藏珍本、孤本,影印出版,公之于众,而不是藏之深闺,秘而不宣,是真正的仁心独具,公心独具。
       张如青、李其忠教授对《丛刊》(第一辑)的出版表示热切的祝贺,同时进一步对《丛刊》的装帧、印制工艺提出建议,并就上海中医药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及开发利用建言献策。
       《丛刊》(第一辑)责任编辑贺琦在会上就发行情况做了简要汇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陈红专校长在总结中对《丛刊》(第一辑)的出版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就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开发和利用作出指示,并进一步指出“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展,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长期以来的追求。传承与创新,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创新的本质是为了更好的传承。”
      

       胡欣轩 撰文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