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系列专著发布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9年4月9日


       4月7日,由我社出版的“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系列专著发布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举行。
       此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主办,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等单位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苏州博物馆等单位5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杨庆存主持开幕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复旦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王卫东分别致辞。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神话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叶舒宪教授作主旨演讲。
       顾锋表示,这套“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系列专著成果是文学人类学中心和神话学研究院进行学科交叉、视界融合研究的集中呈现,为中国文科学术进行范式转型、走向“创新主导”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是上海市首个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端智库——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被纳入新时代的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项目后,首批推出的重要成果。这一项目的推出,在全国人文学界发挥了学术创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建构出全新的中国版的文化理论体系与人文研究方法论。神话学研究院将在今后继续发挥多学科研究优势,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任小文认为,随着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和传播中华文化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推进,弘扬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成为学界和各界共同任务。这批成果的推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开拓,对于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推进,对于中华创世神话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王卫东表示,叶舒宪教授以玉石文化为突破口,通过分析史前的重要文物,以大传统新视野为探寻华夏文明独特性找到重要线索,率先提出“玉文化先统一中国”的说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创新。玉石神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的统一性,具有文明的奠基意义,是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符号。此次由叶舒宪先生主持、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文学人类学新论》《四重证据法研究》《希腊神话历史探赜》系列成果,对根植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要问题作出全新阐释,为中华文明的探源找到了“玉石信仰”的突破口,为中国学者探索出了一套归属文学人类学的、以“四重证据法”为核心方法论的中国本土文化理论体系。
      

       与会专家们围绕国家重大项目新成果的学科意义、学术视野、理论体系、治学理路与方法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这几部专著的价值与意义,并对文学人类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切实对策。
      
撰稿 宋启立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