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汤钊猷影集(人生篇)》新书发布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7日


       10月24日晚上,“我一生做成两件半事”人生分享会暨《汤钊猷影集(人生篇)》新书发布会在复旦大学蔡冠深报告厅内举行, 93岁高龄的汤钊猷院士为复旦师生分享他妙手回春的“控癌三部曲”、从医七十载走过的人生之路,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一开始,言谈沉稳有度的汤钊猷便揭开“两件半事”的谜底:“我今天要讲我一生做成‘两件半事’,其实这些都是我和团队一起做的。第一件事是小肝癌研究,第二件事是不能切除的肝癌缩小后切除,做了一半的事是肝癌转移复发的研究。”
      

       74年前,与新中国成立同一年,19岁的汤钊猷考入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从此以“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做一名好医生”为信念。
       从事血管外科10年后,只因国家号召,汤钊猷毅然转向肝癌临床与研究。肝癌素有“不治之症”“癌王”之称,发现时多是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3%。“走进来,抬出去。曾经一个夜晚,5分钟之内,两个肝癌患者接连丧生。“这让汤钊猷终身难忘。
       汤钊猷迎难而上,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与验证,汤钊猷与团队成功实现单纯用验血中甲胎蛋白(AFP)诊断早期无症状小肝癌,证明局部切除代替肝叶切除既可切除小肝癌又风险较低,证实小肝癌切除后无症状复发的再切除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山医院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2.8%,而1998—2009年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44.0%。这是汤钊猷团队小肝癌研究带来的疗效大幅提高,使肝癌由“不治之症”变为“部分可治之症”。
       20世纪八十年代,汤钊猷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没有症状的肝癌,后被国际肝病学奠基人汉斯 •玻伯(Hans Popper)称为“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重大进展”。
       教科书上曾说,转移复发的肝癌病人不能再开刀。汤钊猷对此再次表示质疑,首次建成“高转移人肝癌模型系统”并用于肝癌转移研究。由于尚未大幅提高疗效,他谦逊地将其称为“半件事”。
       “需求出发,质疑先导,精细实践,中国特色。”这是汤钊猷55年研究肝癌,总结出的四大成功要素,“与年轻同道共勉”。
       讲座结束后,现场的同学向汤钊猷院士踊跃提出他们学术上的困惑,汤院士对每一个问题都给出了他的精彩见解,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汤钊猷是医生、科学家,也始终热衷于科普,撰写了近百篇科普文章和多本科普书。在生活方面,汤钊猷主张“两动两通、动静有度”的生活方式,即“动身体+动脑”,他 60岁开始游泳,80以后写过12本书”。 动脑又分为“紧张的动脑”,即出版关于癌症的著作;“轻松的动脑”是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15年间出版6本影集。
      

       活动的最后,汤钊猷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军、复旦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王卫东共同为新书《汤钊猷影集(人生篇)》揭幕。该册摄影集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为汤院士编选的又一本摄影力作,全书以“人生篇”命名,既是作者对自己90余年奋进历程的生动总结,也蕴藉了一位医学大家对国家、人民、事业、家庭的信念解读和践行记录。“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人生篇》用最有说服力的真实影像、用一位理想践行者的深邃、独到视角,呈现对生命的理解、实践。
       “感谢大家帮我出版了不值得出版的影集,”汤钊猷自谦说,“这部影集有助于茶余饭后消遣,加一点人生感悟,我的目的便已达到。”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