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李泽厚学术年谱
作者:
杨斌 编著
定价:
35 元
页数:
315页
ISBN:
978-7-309-11900-8/K.552
字数:
161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6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言
      
       陈思和
      
       记得三十年以前,我刚入复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章培恒先生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洪昇年谱》,受到学界高度好评。直至今天,我在百度上搜索书名,还会跳出这样的评价:“该书不仅首次全面细致地胪列了谱主的家世背景、个人遭际、思想著述、亲友关系等,还就洪氏‘家难’、洪昇对清廷的态度以及演《长生殿》之祸等诸多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将洪昇生平及其剧作研究推进了一大步。”编制年谱,功在三个方面:一是详细考订谱主家世背景、个人遭际、思想著述、亲友关系等史料;二是对于谱主经历的历史事件的深入探究;三是对其人其书的整体研究的推进。那时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年谱编撰是最花时间最吃功夫,同时也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治学方法。研究者在学术上的真知灼见被不动声色地编织在资料的选择和铺陈中,而不像那些流行的学术明星,凭着胆子大就可以胡说八道。后来章先生指导研究生研究古代文学,也是先从研究作家着手,而研究作家先要从编撰年谱着手,于是就有了一套题为《新编明人年谱丛刊》的年谱系列,这套书至今仍是我最珍爱的藏书之一。
       章培恒先生的导师蒋天枢先生,曾在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受过陈寅恪、梁启超等名师指点,蒋先生晚年,放下自己的许多著述不做,集中精力整理恩师陈寅恪先生的遗著。一套书干干净净地出版了,最后一本是蒋先生编订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用年谱形式,把陈先生一生的著述活动都保存下来,没有一句花里胡哨的空洞之言。后来谬托陈先生知己的学人名流有的是,却没有一个在陈先生受到困厄之苦时候“独来南海吊残秋”的。这些流传在复旦校园里的故事,既告诉我们如何做学问,也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知识分子。
       倒也不是说,做年谱就是有学问,大谈理论就不是真学问。章先生后来也是从史料考辨走出来,偏重学理史识,成为一位被人敬重的文史大家。但是我们从蒋先生到章先生再到章门弟子的传承中可以看到,编制编年事辑(年谱)成为他们学术训练的一个基本方法。古代文学研究如此,现代文学研究也是如此。我早年追随贾植芳先生研究中外文学关系,先生首先就指示我从搜集的大量资料中编撰一份“外来思潮、流派和理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1900—1927)”的大事年表,罗列西方诸思潮流派在中国传播影响的编年记录;这份年表有六万多字,把这一时期中外文学交流关系的来龙去脉基本上都弄清楚了。后来我写作《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里使用的材料观点,基本上得益于这份大事年表。所以我一直坚持这样的想法,培养研究生治学研究,从作家研究,或者具体问题研究起步,收集资料,编撰年谱或者编年事辑,是最好的训练方法。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学术观点,都由此而生;为后来者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份绕不过去的研究成果。
       可惜这种扎实的学术风气,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在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中渐渐式微,一些似是而非、华而不实的流行理论、外来术语、教条形式都开始泛滥,搞乱了青年学子的求知心路,也破坏了良好求实的学风。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尤其严重。今林建法先生受聘于常熟理工学院,担纲校特聘教授与《东吴学术》执行主编。林先生从事文学编辑三十余年,对于学界时弊看得清清楚楚,他首倡编撰当代作家、学者年谱,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一份作家、学者的详细年谱,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信史。我赞成他的提倡,这个建议不仅有利于当代文学学科基础的夯实,也为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学风培养开拓了一条有效的道路。
       《东吴学术》年谱丛书(甲种:当代著名作家系列;乙种:当代著名学者系列)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希望这套丛书在林建法先生的主持下能够坚持若干年,不断开拓选题,为当代文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4年4月19日写于鱼焦了斋
      

作者简介


       杨斌,男,一九五六年出生于江苏灌南。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发表《教育美学的回归与重建》等研究论文多篇;出版《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李泽厚话语》(和邓德隆合编)、《教育美学十讲》、《发现语文之美》等著作多部。
      

书摘


       走进世界的李泽厚(代序)
      
       贾晋华 (澳门大学教授)
      
       (一)
       《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由诺顿出版公司出版(New York & London:W.W.Norton Company,2010),是甄选、介绍、评注从古典时期至现当代的世界各国批评理论、文学理论的权威性著作,入选的篇章皆出自公认的、有定评的、最有影响力的杰出哲学家、理论家和批评家。第一版由文森特·利奇(Vincent B.Leitch)主编,出版于2001年,出版后好评如潮,很快成为世界各地大学最流行、最重要的批评理论教材之一。2010年此书出第二版,文森特并有其他六位世界级教授参编。此版收入一百四十八位著者的一百八十五篇作品,始于古希腊的高尔吉亚、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终于美国女学者朱迪丝(Judith Halberstam),此书号称“最全面深广”“最丰富多彩”的选本,将成为理论和批评的“黄金标准”(gold standard)。
       编者在“前言”的开头自豪地宣称,第二版的最重要新特色之一是选入四位非西方学者的著作,包括中国的李泽厚,阿拉伯的Adūnīs,日本的柄谷行人,及印度的C.D. Narasimhaiah。在“前言”的结尾处,编者又指出:“虽然理论仍然保持欧洲中心,我们那些来自非洲、亚洲及中东地区的选篇开始敞开更广阔的境界。”诺顿出版公司为此书所写的简介也宣布:“来自非西方理论的新选篇及对20世纪选篇的彻底更新,使得此书甚至更为丰富多彩及更具权威性。”
       此书在卷首排列两个目录,其一按著者的生年排序,其二按理论和批评的类别排序。在第二个目录中,李泽厚的名字被分别列举于三种类别之下:美学、马克思主义及身体理论。其中美学一类最引人注目。此类仅收入十三位学者,几乎皆是声名赫赫的大哲学家,包括休谟、康德、莱辛、席勒、黑格尔等。李泽厚是其中唯一的非西方现当代哲学家。
       与其他条文一样,李泽厚的条文包括了著者评介、评注式书目及包含详细注释的选篇。在著者评介中,编者称:“李泽厚是当代中国学术界的一个奇观!……他所发展的精致复杂、范围宽广的美学理论持续地值得注意,特别是其中关于‘原始积淀’的独创性论述。”编者认为,李泽厚在融合东西方众多思想传统的基础上构建起他的哲学和美学体系,而其著作的最深根基则是康德、马克思及传统中国思想。他通过提出有关主体性、人文知识及美学的崭新论述,将马克思和康德联系在一起,并通过与传统中国思想的贯通而对这两位思想家做出独到的再阐释。李泽厚挑战康德先验认识论的形而上学理念,将眼光投向人类历史,从而发展出自己的一系列思想,其中最著名、最具独创性的是其“积淀”(或“文化—心理构成”)理论。他致力于为康德的先验主体性提供一个马克思式的物质基础,并以“天道即人道”的传统中国信仰加以融解。他从两个方向强调一种宇宙物力论的拓展:首先,人类人化了自然界,使之成为更适合生存的地方;其次,人类同时也人化了他们自己的身体和思维构成,从而日益拉大他们与动物的距离。通过融合中国和西方的视境,李泽厚以“人的自然化”弥补了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又以基于中华民族长期的经验和实践的、唯物论的“实用理性”弥补了康德的“超越理性”。
       编者接着指出,李泽厚对于美学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将实践引入关于美的本质的研究。他认为个体有能力对自然进行审美欣赏,是因为作为集体的人类实践已经改变了自然与人的关系,将原本的对立力量转换成服务于人的需求的事物。因此,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就不仅要考虑个体的感官、心理和文化反应,而且要注意集体创造性实践的物质和社会范畴,包括美感在时间中的发展。李泽厚对于宇宙和历史的双重强调引出一种内在的、基本的张力,他称之为“主体实践的哲学”,其中包含了积淀。在美学的领域,积淀指人类普遍化的艺术形式的历史形成。李泽厚描述了原本为其他目的而创造的物件和活动如何发展成为艺术。他指出古代工具展示出美的成分和模式,特别是对称、比例、均衡及韵律。人的能量(气)通过劳动(他们的产品)而呈现出美的形式。审美对象在其制造过程中激发起美感愉悦。诸如舞蹈者的动作和诗歌的诵读声的物质载体触发情感,早于批评的理解。每一种物件或作品,无论其实用因素如何随着时间而消退,也无论其具备多纯粹的美学意味,“人世的情感”总是积淀于其中。它保存了物质化的、劳动的及感知的遗产,也保存了社会历史、心理历史及形式。编者认为,李泽厚的积淀理论明确地将劳动理论添入凝结于构成艺术传统的美学形式中的社会心理和历史,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编者还注意到,李泽厚通过分析一些艺术形式,展示了这些原本从属于实际功用的形式结构随着其实际功用的消失而变成独立的审美对象。当此类艺术品形成后,它们影响了人的头脑。从哲学上看,它们历史性地影响了审美心理的构造,使得艺术技能的发展和审美遗产的存留成为可能。李泽厚质疑关于艺术统一欣赏者和物质载体、主体和客体的流行观点,认为审美经验中的原始成分是审美心理形成的前构。这种审美经验通过积淀而获得一种客观的性格。他将艺术品看成既是特定社会和特定时间的物质产品,也是人类头脑构成的相应产品。在这里他背离了将艺术品看成是社会力量和人的关系的反映的通常社会学观点。他通过分析古代中国历朝历代不同文学形式的出现,论证了上述历史主义和心理学的转换。
       编者进一步分析,李泽厚阐述了艺术品的三个层面:形式、形象及意义,并将之与三种积淀形式相联系:原始积淀、艺术积淀及生活积淀。虽然关于层面和积淀的完整理论是他新创的,但如同他自己所标明,这一理论受到西方思想家(诸如维柯、马克思、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启发。编者最赏重的是李泽厚关于原始积淀的论述。李泽厚将原始积淀与形式层和自然的人化相关联,认为正是通过形成于劳动过程的原始积淀,人们学会了认识美。他进一步注意到任何艺术品的魅力都依赖于其材料,并运用中国的“气”观念来探讨控制“材料”的特定方式所产生的艺术魅力。气既与人的生理有关,也与物质质料和结构有关。艺术作品的感知形式层的存在、发展和变迁,正好是人的自然生理性能与社会历史性能在五官感知中的交融会合。艺术作品的形式层与人的感知能力的人化相应,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一是创作者和欣赏者的身心向自然的节律接近、吻合和同构,李泽厚称之为“人的自然化”。它不仅表现为如中国的气功、养生术、太极拳之类的身体—精神活动,也呈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层。其二是朝向不断变迁的、反映不同时代和社会的事件、物体及关系的延伸。李泽厚总结说,原始积淀、自然的人化及个体感知能力的社会化在艺术品的生产和接受的过程中错综交织和相互作用。
       如同选集中的其他条文一样,编者本着批评的精神,对李泽厚的美学理论提出一些疑问。这一理论揭示了艺术家和时代、欣赏者和艺术品、身/心和社会等的和谐一致,但对不和谐、不一致和争论却未给予充分的注意。虽然它以历史为指向,却仍有将艺术普遍化及将之降低为反映力量的倾向。这一理论将身体、感知和情感置于思想、逻辑和想象之前,却未展开充分论证或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然而,编者最后以高度的肯定称赞作为总结:“通过将身体、劳动及气置于美学推论的核心,李泽厚提供了一种关于艺术生产和接受的独一无二的、宽广的、具有说服力的论述。由于强调历史变化,他避免了多数原型理论的永恒化特征,却又能够坚持将艺术植根于社会心理和历史。其原始积淀的理论伴随着一股强烈的民主化推力,作为均衡的力量运作于人和社会躯体的微观层面。在李泽厚的分析中,工艺和伟大作品始终都是艺术实践和艺术史的部分。”
       在书目部分,编者详细列举介绍李泽厚的著作及其被翻译为多种语言的情况,以及西方对李泽厚思想的研究,并准确全面地将其著述划分为三个领域:哲学和美学,中国思想史和艺术史研究,及中国文化和社会研究。编者选入此集的篇章,则出自李泽厚所著《美学四讲》英文版的第八章“形式层与原始积淀”(The Stratification of Form and Primitive Sedimentation)。英文版书名为Four Essays on Aesthetics:Toward a Global View,由李泽厚和Jane Cauvel共同翻译(Lanham,MD:Lexington Books,2006),与中文版有所不同。
       李泽厚曾经说,他希望中国理论不仅“走向世界”,而且真正“走进世界”。继1988年当选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之后,李泽厚又入选《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并获得与古今中外第一流哲学家、理论家、批评家相提并论的高度评价,这些代表了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及批评“走进世界”的重大业绩,成为华夏学人的骄傲。无独有偶,与诺顿选集的推出大致同时,刘再复出版了《李泽厚美学概论》,对李泽厚的美学体系进行全面深刻的总结、概述和评价,其中有不少看法与诺顿编者不谋而合,从而共同代表了中西学界的权威性评判。这两份有意无意之中献给李泽厚先生八十华诞的厚礼,或许可聊慰哲人的寂寞之心?
       (二)
       由著名哲学家 Constantin V.Boundas 主编的《哥伦比亚20世纪哲学指南》(Columbia Companion to TwentiethCentury Philosophy)于2007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面向哲学研究者和研究生的权威性著作。此书是第一部全面覆盖20世纪哲学的指南,各主题论文的撰写者皆为其领域的杰出专家,出版以来深受好评并产生重大影响,被称为“为一个极其重要的世纪的哲学史提供了珍贵无比的评述和全景视角”。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评述分析哲学(TwentiethCentury Analytic Philosophy),第二部分评述大陆哲学(TwentiethCentury Continental Philosophy),第三部分评述非西方哲学(NonWestern Philosophies in the TwentiethCentury),包括印度、中国、日本和非洲哲学。
       中国哲学的论文由著名汉学家安乐哲(Roger T. Ames)撰写。他在论文开端提出区分“在中国的哲学”(philosophy in China)和“中国哲学”(Chinese philosophy)两者的必要性。前者指的是英国和欧洲的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在中国的翻版,后者指的是中国本土的哲学思想传统。而在“中国哲学”中,又需要进一步区分中国哲学经典的阐释传统(the commentarial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和中国哲学本身两者。安乐哲认为,20世纪以来,一批重要的核心中国哲学家通过有意地吸收西方经典,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有关中国传统的思维和著作中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哲学思想。这些具有创新性的“比较”哲学家运用西方哲学作为资源,将中国传统本身哲学化。安乐哲所介绍评述的中国哲学,主要涵括的就是这一批中国哲学家。
       安乐哲将这一批核心中国哲学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新儒家”(the new Confucians),包括梁漱溟(1893—1988年)、熊十力(1885—1968年)、牟宗三(1909—1995年)、唐君毅(1909—1978年)、冯友兰(1889—1990年)、钱穆(1895—1991年)、徐复观(1904—1982年)共七人。第二类中国哲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的改革者”(the transformation of Marxism),先用一小段文字评介毛泽东,接着以整整两页文字评述李泽厚,在全文所介绍的九位中国哲学家中所用篇幅最长,可见作者对李泽厚的突出重视。
       安乐哲指出,自古至今的中国哲学家都强调天人合一,亦即人类存在和自然环境的持续不断的融合,但是这种融合经常被误解为对自然科学的削弱。李泽厚认为人类自由的前提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建立一种创造性的关系,既尊重人类群体创造性改造环境的能力,也承认自然界对人类改造的抵抗。在李泽厚看来,康德所面对的问题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是相似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决定论的”科学进步及其政治体现和极权社会主义如何能够与人类自由相调和?对于康德的世界,机械论的牛顿科学、教会信条及莱布尼兹的理性主义如何能够与卢梭的人文主义相调和?康德乐观地宣称科学的形式和范畴并非独立于人类而存在,而是构成人类思想的活跃结构。这一思想的先验结构综合我们的体验而构成我们的科学认知的世界。因此,科学认知不但远非与人类自由的可能性相矛盾,而且是人类自由的一种表达。李泽厚从康德那里汲取了这一人类认知范畴的观念,但通过将其历史化和特殊化而使之“中国化”。传统上中国已经强调心的活跃状态和知识的“本体”力量,李泽厚将这一观念扩展为“积淀”理论,说明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共时性、历时性和进化性。人类认识的构成不是先验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这一共享的人类体验的作用具有历史和文化的特定性。人类改造了各种环境,而被改造过的环境形成了他们认知的范畴。
       安乐哲进一步援引庄爱莲和 Jane Cauvel 的研究而评述李泽厚的积淀理论。积淀是社会记忆的积累,正是通过这种积累每一个体被社会化和文明化。积淀开始于人类对工具的设计和制造,逐渐发展于特定的地域和体验。李泽厚强调中国学者必须通过考察他们自己的传统资源而形成中国的远景,他的艺术哲学中描述了积淀的三个层次。
       安乐哲认为,与康德一样,李泽厚以其积淀理论调和科学和人类自由,但同时又从中国的视角反对康德的心灵形而上学。李泽厚早期对康德的研究后来促成他转向与儒家传统的潜在前提相一致的中国哲学,目标为释放中国龙,为它注入继续发展的新活力。在李泽厚那里,康德式的范畴并非提供一个发现普世原则的基础,而是成为阐发和尊重文化差异的动态过程。
       虽然安乐哲在此篇评介中国哲学的论文中为李泽厚提供了最长的篇幅,给予了最重要的位置,但两页的篇幅毕竟有限,李泽厚哲学思想中的许多重要命题在此文中仍然未能涉及。此外,由于此书的目标是20世纪哲学,李泽厚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思想高峰期中的大量重要哲学观念也未能进入此文的评述范围。其后出版于2010年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对李泽厚哲学思想有更为详细的评介,但侧重于他的美学思想,并同样主要涉及20世纪。我们期待更为全面细致地评述介绍李泽厚哲学思想的论著出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