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全三卷)
作者:
蒋建国 许高勇 著
定价:
584 元
页数:
2196页
ISBN:
978-7-309-17592-9/G.2622
字数:
2029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近现代报刊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时代的镜像,报刊阅读则是新闻消费和意义生产的主要方式。读者在读报时分的所思、所言、所记,就是在观察自我、想象他者、阅读社会。
       阅读史特别强调读者“读什么”。本书广泛采用报刊、日记、书信、回忆录、年谱、文集等多类型史料,尤其注重稿本、抄本珍稀史料的运用,以读者留下的“零碎”文本为基本线索,呈现不同时空中的阅读个案;通过文本的聚合、连接与穿插,结合特定历史语境和社会情境,在时空变奏中多角度呈现具体的阅读场景和社会话语,探究读者的新闻解读、知识获取、家国情怀与心路历程。
       读者的报刊阅读本身便是事件,存在多元的复调,报刊对读者的影响可谓“月映万川”。读者的意愿、想象、观念与主义,在阅读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意义的节点,编织成纵横交错的意义网络,展现了近现代社会的复杂面相。
      
      
       卷一 内容提要
      
       阅读产生知识,知识催生信仰。晚清的报刊阅读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本卷以晚清社会变革为背景,以报刊发展为线索,以读者阅读为中心,在时空交织中建构报刊、读者和社会变迁的多元图景。
       晚清时势对读者的报刊阅读有着直接影响。从早期少数开明士绅通过宗教报刊对世界知识的理解,到甲午之后新学新政的蔓延,乃至清末学生阅读革命报刊的热潮,报刊是社会的风向标。读者在日记中再现阅读的场景,记录他们的阅读经历和心理体验,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不少情趣。他们的阅读实践在日常叙事中得以展现,充满了丰富的情感经历和文化想象。
       晚清社会“书—刊—报”形态的演变,意味着报刊作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其“毛细血管”作用逐步得以显现。报刊内容从早期的宗教知识、科技知识到新学新政的变化,决定了读者的阅读来源,影响了读者的认知水平,反映了晚清社会新陈代谢的进程。
       晚清读者阅读报刊,接受新闻信息,是“我读故我思”的呈现方式。他们所书写的阅读文本,则是“我在故我写”的意义延伸,为后人的阅读史书写留下“旁白”。
      
       卷二 内容提要
      
       时局波谲云诡,读报人在大变局中呈现何种面相?作为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的报刊是意义呈现的窗口。
       本卷以北洋政府时期报刊阅读为研究对象,以新闻事件史为线索,通过深描政治阅读、文化阅读、社会阅读的联动机制,勾勒政党性报刊、思想类报刊与商业报刊阅读的阶段特征。
       大变局催生复杂的阅读景观,在具体文本中得以展现。本卷提供了五个观察视角:从报刊媒介与思想的角度,探讨“报战”与“思想战”之间的因果关联;从报刊“政治纸”“文化纸”的角度,探讨大变局中读者阅读的政治思想文化意涵;从新文化运动与阅读革命的角度,研究新思潮对阅读观念的深刻影响;从阅报组织和阅报教育的角度,探讨公共阅读发展和大众阅读推广;从读者阅读机缘和交往网络的角度,探讨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
       报刊是观点与思想的汇集地,冲击着读者的头脑。从分裂到和平,从主义到问题,从合群到分群,读报人的所思、所念揭橥了传统与现代、进步与保守、开放与封闭的激烈冲突,他们被席卷其中,又呈现多重风华。
      
       卷三 内容提要
      
       如果说报刊是时代与社会的镜像,读报人的记录是镜像投出的光影,那么,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报刊阅读呈现出何种图景呢?
       纷乱时局折射了蓬勃且多元的阅读景象。青年学生的读报活动与思想转变、报刊舆论与学生运动、抗日宣传与读者反响、民主观念传播与知识分子读报活动、社会思潮与报刊多元化、都市报刊与读者文化生活、政党报刊与群众运动、地方报刊与基层言说、学术刊物与知识分享等,都在本卷中得到了细致深入的展现。
       翻腾的社会声浪从未脱离时代命运。政治主题与家国情怀在每一位读报人的记录中回响、共振,汇成高昂激越的主旋律。从读者群体到党派群体,从党报的影响力到意识形态斗争,从统一战线到抗日烽火,从国共分裂到三年内战,报刊阅读史贯穿着一条主线:救亡图存。
       本卷通过对内战、抗日、第三条道路在报刊传播中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大量个案为依托,描绘出“报刊地理”“接受政治”与读报活动的复杂网络。
      

作者简介


       蒋建国,1970年出生,湖南东安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曾任教于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史和媒介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新闻与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主要代表作有《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独著第一、三卷,合著第二卷)、《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1800—1911)》、《网络消费、社交与文化变奏》等。
      
       许高勇,1987年出生,湖北应城人,文学(新闻学)博士,现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新闻史研究,在《新闻记者》《编辑之友》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新青年>阅读与社会影响研究》。
      

书摘


       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 第一卷 晚清时期(1815-1911)
       目录
      
       导论
       一、读者本位意识与报刊阅读的时空延展
       二、社会记忆与读者阅读的时代变迁
       三、读者阅读实践与意义之网的建构
      
       第一章 早期报刊传播与读者阅读(1815—1879)
       第一节 早期传教士中文刊物的传播、阅读及影响
       一、海外传教士中文刊物的传布与阅读
       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与世界知识的阅读及想象
       三、宗教刊物发展与口岸城市的读“刊”活动
       四、宗教刊物的大众化与社会启蒙进程
       五、《上海新报》与读报内容的转向
       六、《中外新闻七日录》与地方性阅读
       第二节 洋务派官绅的报刊阅读与新闻认知
       一、新闻纸的引入与洋务派官绅的读报活动
       二、新闻纸与李鸿章的对外交涉
       第三节 早期商业报刊的多元呈现与读者阅读
       一、19世纪70年代的《申报》与读者阅读
       二、19世纪70年代其他报刊的发行与阅读
       小结
      
       第二章 1880年至甲午前后的报刊阅读
       第一节 19世纪80年代的报刊发行与阅读
       一、19世纪80年代的宗教报刊与读者阅读
       二、19世纪80年代广州、天津的商业报刊与读者阅读
       三、19世纪80年代的《申报》传播空间、阅读地理与读者反响
       四、《点石斋画报》与读者阅读
       五、乡绅的资讯获取与《申报》新闻传播:以《咸丰同治光绪兵事日记》为例
       第二节 甲午时局、新闻呈现与读者阅读
       一、甲午之前报刊发行、传播与阅读
       二、报刊地理、甲午时局与士绅的读报活动
       三、抄报活动:《鸡林记事》与甲午时局的新闻呈现
       小结
      
       第三章 维新时期的报刊阅读与社会影响
       第一节 《时务报》的发行与“阅读共同体”的建构
       一、官方发行与“制度化阅读”
       二、发行网络、人脉资源与阅读群体的扩展
       三、互动与互进:阅读共同体的形成
       第二节 维新时期商业报刊的传播与读者阅读
       一、维新前后报刊的发行与影响
       二、维新时期商业报刊的时政报道与读者阅读
       第三节 维新时期湖南的学会、报刊与读者阅读
       一、维新时期湖南的学会、学校与读报风气
       二、南学会的公共读报活动与湖南维新报刊的影响
       第四节 维新时期其他报刊的传播与阅读
       一、《知新报》的“依附性阅读”与延展
       二、《国闻报》的发行与阅读
       三、维新时期一些地域性、专业性报刊的发行与阅读
       四、19世纪末《万国公报》发行与读者反响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初报刊发行与读者阅读
       第一节 报刊的大众化与发行网络的延伸
       一、报刊的多元化、大众化态势
       二、报刊发行网络与辐射范围的拓展
       三、各地报刊销量与读者阅读的延伸
       第二节 士绅的报刊阅读与观念世界
       一、传统士绅获取新闻资讯的途径
       二、新思潮与士绅读报的复杂心态
       三、乡绅们的报刊阅读与社会心态
       四、《文明小史》中的报刊阅读现象
       五、清末的抄报人与抄报活动
       第三节 学生社会的报刊阅读活动与观念变革
       一、清末学堂发展与学生读报活动的推广
       二、《新民丛报》的阅读冲击与学生世界观的变化
       三、留学生报刊阅读与学生民主革命思想的涌动
       四、《民报》等海外革命报刊的阅读与影响
       五、国内革命报刊阅读与学生革命思潮的发展
       六、学生读报与思想历程:周作人的早期读报活动(1898—1905)
       七、南洋公学学生庄文亚的读报抄报活动(1902—1903)
       小结
      
       第五章 辛亥时局与报刊读者的阅读心态
       第一节 辛亥革命、报刊造势与社会心理影响
       第二节 革命形势、社会恐慌与官绅的读报心态
       第三节 革命报刊、革命想象与革命运动
       小结
      
       第六章 劝民读报与公共读报活动的发展
       第一节 办报与读报:报刊大众化的探索与困惑
       一、维新之前报人办报与下层社会的读报问题
       二、下层社会的阅报困境与劝民读报
       三、白话报刊与下层社会的阅读面向
       四、白话启蒙与现实阅读困境
       第二节 早期阅报组织与公共读报活动的发展
       一、报馆集报与报人读报
       二、晚清书院与公共读报活动的发展
       三、甲午之前阅报场所发展与公共读报方式的演进
       四、维新前后的阅报组织与读报活动
       第三节 阅报社与公共阅读的推广
       一、官办阅报社与读报活动的推广
       二、民办阅报社与读报风气的拓展
       三、阅报社规章 与公共阅读的制度化
       四、讲报活动与报刊知识的传播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 第二卷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报刊时空分布、阅读推广与社会影响
       第一节 民国初期报刊的时空格局
       第二节 综合性大报的传播与阅读
       第三节 小报与读者的阅读
       第四节 杂志的发行、传播与阅读
       第五节 读者读报、读报方法与读报运动
       小结
      
       第二章 民国初期时局变动、新闻报道与读者观感
       第一节 民国肇始与读者反响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读者反响
       第三节 袁世凯称帝与读者反响
       小结
      
       第三章 政党政争与报刊读者的心路历程
       第一节 国民党系报刊的舆论政治与读者阅读反响
       第二节 《甲寅》与报刊读者的阅读偏向
       第三节 进步党系报刊与读者阅读取向
       第四节 保守党报刊的守旧与阅读传统
       第五节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的传播与阅读
       第六节 袁世凯御用报刊与可读性缺失
       小结
      
       第四章 五四运动前各类杂志的传播与阅读
       第一节 消闲性刊物的传播与阅读
       第二节 商务系刊物的传播与阅读
       第三节 中华系刊物的传播与阅读
       小结
      
       第五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呈现、时政阅读与时事追踪
       第一节 中国参战、张勋复辟、南北纷争与读者感受
       第二节 五四运动与读者反响
       第三节 直皖战争与读者反响
       第四节 第一次直奉战争与读者反响
       小结
      
       第六章 五四时期读者的报刊阅读与思想世界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与报刊阅读
       第二节 《新青年》的阅读与思想变革
       第三节 商务系报刊和中华系报刊的阅读与读者的知识世界
       第四节 知识人的报刊阅读与思想轨迹
       小结
      
       第七章 学生的报刊阅读与社会互动
       第一节 民国初期新式学校发展与学生读报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为他日国人之导师——胡适
       第三节 以办报为职志——吴宓
       第四节 以报刊为思想工具——恽代英
       第五节 以报刊为人生指导——杨贤江
       小结
      
       第八章 大革命时期的时局变动、报刊阅读与读者心态
       第一节 第二次直奉战争与读者观感
       第二节 军阀混战、浙奉战争与读者因应
       第三节 五卅运动与读者观感
       第四节 国民革命军北伐与读者因应
       小结
      
       第九章 读者、报刊与政治的联动:《向导》的阅读史
       第一节 《向导》的问世、出版与发行
       第二节 《读者之声》的设置及其评价
       第三节 《读者之声》的讨论话题与编读之间的互动
       第四节 《向导》的政治宣传与读者的联动
       第五节 《向导》的社会动员与读者阅读反响
       小结
      
       第十章 学术性刊物与知识人的学术性阅读
       第一节 知识人的学术阅读概述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商务系刊物阅读
       第三节 《学衡》《甲寅》的传播与阅读
       小结
      
       第十一章 阅报组织与公共读报活动的拓展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阅报组织与读报活动的推广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阅报组织与读报活动的延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 第三卷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十年内战时期报刊发行与阅读的推广
       第一节 十年内战时期报刊的发行与传播
       一、报业发展与地理分布
       二、杂志业的发展
       三、报刊发行与传播
       第二节 教育发展与阅读理念的强化
       一、教育发展与民众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报刊新闻价值与阅读理念的强化
       三、读、剪、存:剪报活动的兴起及技术史考察
       第三节 阅报教育与儿童读报活动的开展
       小结
      
       第二章 十年内战时期阅报组织与公共阅读的发展
       第一节 官方对公共阅读的推动
       第二节 民众阅报处与公共阅读的推广
       第三节 民众阅报牌的发展
       第四节 民众阅报处的运行与日常管理
       第五节 公共阅读规模及社会影响
       第六节 图书馆的报刊阅读状况
       小结
      
       第三章 十年内战时期时局变动、新闻呈现与读者观感
       第一节 重大新闻叙事与读者的阅读心理
       一、“九一八”事变的新闻叙事与读者观感
       二、“一·二八”事变与读者反响
       三、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与读者读报感想
       四、西安事变相关报道对读者的心理影响
       第二节 学生报刊阅读际遇与心路历程
       第三节 传统士绅的报刊阅读活动
       第四节 学者的报刊阅读
       一、本土学者的报刊阅读
       二、海归学者的报刊阅读
       第五节 作家、艺术家的文艺报刊阅读与感想
       第六节 小学教师的读报活动与思想历程
       第七节 党政官员的报刊阅读与时局观察
       第八节 建构历史场景:胡适的剪报活动与意义呈现
       小结
      
       第四章 报刊采编、读者阅读与交往网络
       第一节 编者与读者的互动
       第二节 《东方杂志》与读者和作者的沟通
       第三节 邹韬奋与读者的交往活动
       第四节 胡适的办刊活动、阅读实践与交往网络
       第五节 作者投稿与思想历程
       第六节 书信、报刊与读者交往网络
       小结
      
       第五章 十年内战时期中共报刊发行、阅读及影响
       第一节 党报党刊的发行与推广
       第二节 公共读报活动与报刊宣教作用的提升
       第三节 个人读报活动与时局述评
       小结
      
       第六章 抗战时期报刊的空间分布、发行范围与时代特色
       第一节 抗战时期报刊内迁与格局变化
       第二节 国统区报刊的发行与影响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报刊的发行与影响
       第四节 沦陷区及上海“孤岛”时期的报刊发行情况
       小结
      
       第七章 抗战时期读者的报刊阅读活动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与读者读报的反响
       一、卢沟桥事变与官场的复杂阅读心态
       二、传统士绅的阅报记录与悲恨情绪
       三、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读报感想与家国情怀
       第二节 淞沪会战报道与读者阅读心境
       第三节 抗战时期读者群体的报刊阅读、时局观察与精神世界
       一、党政官员、军官的读报活动与时局评析
       二、学者的报刊阅读与家国情怀
       三、文艺界人士的报刊阅读与精神寄托
       四、学生的报刊阅读与社会焦虑
       第四节 抗日根据地的报刊阅读
       第五节 《新华日报》的读者本位意识及其影响
       一、以读者为中心的办报精神
       二、突破封锁与推广发行
       三、读者阅读与社会影响
       小结
      
       第八章 中共延安时期读报组的知识共享、群体互动与社会影响
       第一节 读报组的发展轨迹与地理分布
       第二节 读与听:读报组的知识共享与群体互动
       第三节 读报组对乡村文化教育的推动及社会影响
       小结
      
       第九章 解放战争时期报刊的发行与阅读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报刊的发行与传播
       一、国统区报刊及其发行状况
       二、解放区报刊及其发行状况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报刊政治、读者阅读与价值选择
       一、国统区读者的读报活动与时局观察
       二、解放区的报刊阅读与革命话语
       三、进步作家的读报活动与革命情怀
       第三节 《观察》的发行、阅读与社会影响
       一、扩大作者队伍与提升刊物品质
       二、吸纳直接订户与夯实发行基础
       三、扩大发行与注重影响
       四、公共讨论与阅读反响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